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 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 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 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 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 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 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 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 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 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的 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 劳动密集型产业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 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现在我国还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所谓新 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 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在全面分析自己 的基本国情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 训的总结,顺应世界科技和技进步以及先进科 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 环节,特别是工业经济活动,从投入到产出,从 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 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 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 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二是经济效益好,是指各个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 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 需求,同时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较低,以提高经济 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并通过技术创新、管 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这一比值;
三是资源消耗低,是指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四是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 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 长对环境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而又山川秀美; 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广大劳 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 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发挥比较优势与 增加就业,一举二得。
目录
工业化定义 新型工业化概念 新型工业化特点 新型工业化——新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 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 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 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 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 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 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 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 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 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 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