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学简答题优选稿

公共行政学简答题优选稿

公共行政学简答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公共行政学1.公共行政学和公共行政的区别,各自的特点Ⅰ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⑴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⑵公共行政的政治性;⑶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⑷公共行政的民主性;⑸公共行政的公平性;⑹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Ⅱ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⑴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⑵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⑶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⑷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⑸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2.行政环境的作用(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形态,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

(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

(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

(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3.政府职能(=行政职能)的特点答:⑴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⑵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⑶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⑷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⑸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4.公共行政的作用(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5.行政体制的作用(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6.政府决策目标产生有哪8种⑴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⑵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⑶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⑷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⑸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7.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8.法制监督的特征答:⑴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⑵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⑶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⑷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⑸以权力制约权力。

9.如何理解行政体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体制:(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案例分析谁来牵走这条破船?一、背景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长久以来,我国存在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归属不清、定位模糊的公共问题,经常出现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造成公共问题难解决,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的局面。

二、内容编辑同志:环岛路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太阳湾海滨浴场的潮间带却长期搁置着一条废弃的渔船,实在有碍观瞻。

在媒体曝光后,这条破船仍“巍然不动”。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这一瑕疵,恢复环岛路的美丽风光。

——读者王某哪个部门对清理这条木船负有责任?一条破旧不堪的渔船,却让几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皱起了眉头。

因为“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我们没有办法解决。

”某管理办:工作人员态度还算温和,询问了渔船的停放地,然后说他们管的是海上,沙滩上的事情他们会和执法部门联系。

记者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部门管,他回答说,环岛路有很多部门管辖,“职责有交叉”。

“有没有直接主管的部门呢?”对记者这一问题,他没有回答,只是记下了记者的联系电话,表示“处理后会给一个反馈”。

城监某大队:工作人员听到记者的陈述后,回答说:“可以去看一下”。

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主管部门,他回答说:“如果是侵占沙滩、影响市容就可以管。

如果是在水上,我们就管不了。

”“这艘船是停在海边的沙滩上,你们能管吗?”“如果是沙滩公共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管。

如果是营利性的,应该别的部门管。

”并说该片沙滩属于“太阳湾”的卫生管理范围,应该由“太阳湾”管理处找到船主,视情况清理。

“如果找不到呢?”“这个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也解决不了。

”某监督局:记者问:“渔船上一般都应该有船牌号,渔船的报废归哪里管?”“归我们。

渔船报废后,由我们就地拆解”。

“如果是停在海滩上的报废的渔船呢你们会管吗”“那要请示领导。

”“为什么要请示领导?”“我们现在没有接到通知要管这件事情。

”他还说:“这件事情比较复杂,我是值班的,不太清楚该事的具体过程”。

同时,他还对记者的游客身份表示质疑。

后来,他还是记录下记者所说的情况,表示要调查一下这艘船的船主。

某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船可能是当地渔民的,要记者与那里的相关部门联系。

记者问,这种情况究竟有没有部门管,他回答说:“目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

”“最好能找到船主,事情会比较好办,在没有找到船主之前,各个部门都不好贸然处理。

”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要市里统一协调,我们没有办法管。

”记者说:“一条破旧的渔船停在那儿,跟周围环境很不协调。

”这位工作人员很快打断了记者的话:“那种船停在环岛路的沙滩上有几百条,有的还停了好几年呢。

”她还说,她们已经接到不少类似的反映,因为没有统一规定,所以“没有办法解决”。

讨论题:政府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三、分析本案例中,海滩上的破船影响风景,影响到沙滩的环境,但在处理过程中体现了我国存在的行政职能的问题。

我国存在的行政职能的问题:(1)各主管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

(2)多头管理、出现缺位。

(3)缺少协调机制或机制。

(4)主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互相推诿,缺少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针对本案例可以采取的措施:(1)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2)进行必要的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3)对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意识教育。

四、结论行政机构是行政职能执行的主体,行政职能是行政机构设立的基础。

职能界定不清必然造成公共问题解决的多头管理或者互相推诿的状况。

因此,行政改革重要的内容就是重新界定行政职能、理清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

本案例,应该采用“大部制”的改革思路,整合机构统一管理沙滩。

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是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大部制改革的优点及负面效应优点:有利于整合资源,克服部门本位主义;化解职能交叉,“九龙治水“等矛盾;加强行政协调,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加强宏观调控,较为有效地应对现实的社会问题。

负面效应:部门行政首长与其下属之间存在张力,部内协调的负荷和难度增加;机构重叠、盲目合并等问题是的大部制改革的阻力大,可能使改革流于形式。

实施大部制改革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求理论意义: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行政组织理论。

行政机关是执行行政职能的主要载体,行政机关内部的组织关系是否协调,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对行政职能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实需求:完善组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因为,我国的行政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化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未能处理好日益分化林立的行政部门与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之间的矛盾。

A县非常设机构的建立与撤销讨论题:1.在政府机构中是否有必要设置非常设机构?2. A县非常设机构为何撤销而复增?3.应如何解决非常设机构膨胀的问题?必要性:1.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行统一安排和调度,随时解决部门之间的矛盾。

2.对于一些新的或临时性的任务,或者突发事件,政府常设机构难以承担。

设置原则:1.科学化、合理化原则;2.机动性、灵活性原则;3.程序化、法制化原则。

四、结论行政职能是行政机构设置的基础,非常设机构作为行政机构的辅助机构,其存在具有临时性、辅助性的特点。

但是非常设机构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法制和机动性、灵活性原则。

土地违法的“成就”一、背景1. 地方党委和政府承担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经济增长和财税收入是显着的政绩。

2. 土地是最容易变现的资产。

3. 牺牲土地的极端做法换取短期内经济发展的“成就”。

4. 有些地方政府在合法征占土地受限时,便选择了违法。

二、内容违法的具体表现形式:1. “变相圈地”违法。

2. 租赁土地违法。

3. 强行征地违法。

4. 土地审批违法。

三、分析针对案例,建议采取的措施:1. 树立科学政绩观。

2.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3.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

4.建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四、结论约束地方政府土地违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

1.取决于整个社会法治观念的建立和完善。

2.取决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完善。

3.取决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政府雇员制的优点(1)弹性化的任用方式有利于解决政府部分一些技术性岗位的任职空缺。

(2)由于引进竞争机制,容易在公务员与政府雇员之间、政府雇员之间形成工作压力,从而克服惰性,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解决人事制度短缺问题。

(4)有利于消减“官本位”思想。

(5)恰当运用政府雇员制度有利于减少政府人工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