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应用情况及探讨
刘立民阚新宇肇丽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剂科沈阳110004)
摘要
目的:在住院药局引进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提高调剂效率,保证患者安全用药,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
方法:介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应用,客观评价优缺点。
结果: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应用是符合医院发展趋势的。
关键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住院药局;药学服务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医院内建立起的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与成熟医院信息系统相联系,使医疗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
我院于2007年7月引进了由日本汤山公司生产的YS-TR-500FDS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本文将对摆药机的使用情况做介绍和评价。
1 全自动摆药系统的介绍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1 操作台: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计算机、打印机
1.2 摆药机主体:由四部分组:①控制面板②双重滚筒式旋转药柜(内含药品装载盒)
③DTA单元:用于机器中未存储药品及非整片药的摆药④封装设备:内有包装纸、墨盒、传送带、自动封口机等,通过内置传送带将包装好的药袋送至输出口,药袋上印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如科室,病房号、病床号、住院号、姓名、用药日期、用药时间、药品名称、规格、剂量
2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现状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是通过医院计算机系统传送医嘱信息,将一次药量的药片或胶囊自动包入同一药袋内的设备。
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提高药品分发速率,减少发药差错的先进设备。
但在我国还未得到普及,首先是由于设备安装的网络环境要求高,必须与医院HIS网络为基础,做到处方电子化,其次由于设备的技术含量高,多是进口,价格昂贵。
但是一些大中型医院,特别是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医院尝试着引进该设备,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药房工作重点的转变。
3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我院的使用
目前我院由3名药师负责摆药机的使用,最初由于技术不是很熟练,只为心内科一个科室尝试性地摆药,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才广泛性地应用,完成全院所有病区的口服药摆药工作。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根据医嘱按病区、病房、病床、和患者的用药时间进行摆药,提高了摆药准确率,加强了药品的管理,避免了药品污染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污染,增加了药品应用的安全性。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收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较好的效益。
3.1 录入医嘱:各病房医嘱由医师开立,护士分解、确认,然后通过网络传至药局。
3.2 摆药机准备:打开摆药机电源, 预热至100℃,启动摆药机控制微机系统。
3.3 摆药:登录院H IS 系统,进入住院药房窗口,选择需摆药单元,药师审查摆药单,确认之后机器自动摆药。
对于需服用非完整药片的药品以及药盒中未储存的药品,可通过手工添加药品于DTA中,添加的药品可与同时服用的其它药品包于同一个药袋当中,该过程称之为DTA投药。
摆药机可自动打印出DTA 投药信息,根据显示的药品名称、数量、D TA 投药号码等,摆药人员可准确地按顺序装填。
打印出该患者在选择的时间段内的用药明细,作为护士发药时的参考依据。
3.4 核对摆药:摆药人员按照HIS打印的摆药单对已摆药品逐袋逐个进行核对,以确信无
误.
3.5 护士领药(或由送药工人送去,由护士审核):护士领药时按医嘱单核对患者的姓名、用药时间和用药品种,确信无误后,在摆药单上签字并将药领回。
4 评价
4.1 工作模式的转变
4.2
摆药机的使用对药师产生的影响
摆药模式的转变使摆药速度大幅提高,摆药机的摆药速度约为60包/分,排除摆药前需做准备工作的因素。
以前完成一个复杂科室的摆药工作需要30-60分钟,现在只需5-10分钟,调剂效率明显提高,对药剂师而言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摆药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药剂师的工作重点从重复型转移到临床和药理研究成为可能,为临床提供了高效的服务。
4.3 摆药机的使用对护士产生的影响
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将核对的工作由护士转给药师,对护士而言,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而且领药时间缩短,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发药形式由传统药杯改为密封药袋,护士发药时,按照医嘱单核对药袋上的姓名、服药时间和药品名称,然后发给病人。
以往用药杯发药,由于药杯上没有任何信息,因此极易出错,新的发药模式,减少了出错率。
4.4 摆药机的使用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如前所述,摆药机的使用提高了摆药速度,缩短了护士领药时间,保证患者用药及时,而密封药袋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发药出错率,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而且提供了完备的用药信息,使患者对自己所服药品有所了解,获得了知情同意权。
4.5 摆药机的使用对药品管理的影响
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各级医院都存在药品的非正常损耗,损耗程度多少不一,大约在千分之三左右,损耗金额达到每月几十万元!应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时,将每次的加药数量输入到计算机当中,调出药品时计算机能自动消帐,方便了药品的各种统计,有助于药品的清点,减少了药品的非正常损耗。
4.6 摆药机的使用在减少医疗差错及提高医疗质量上的作用
通过摆药机摆药,将患者的一次用药量装在一个密封药袋中,并将患者的用药信息打印在包装袋上,
使药师检药时更容易发现不合理医嘱,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这种单剂量摆药模式同样也会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Event,ADE)是全世界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文献报道,我国不合理用药的比率约为12至32%,每年5000余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例ADE,这其中死亡人数约为19万。
在实现计算机医嘱录入的基础上,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作为一种单剂量分包机大大减少ADE的发生,使医院各项工作模式均得到改进。
4.7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不足
4.7.1 机器的价格昂贵,加大了医院的成本支出。
4.7.2 药品包装袋存在空袋浪费,药袋的成本较高。
4.7.2 由于储备药需要拆去原包装,造成摆药前的准备工作量大。
4.7.3 对某些科室,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弊大于利,譬如儿科病房,由于儿童用药量相对于成人需要酌减,经常出现1/4,1/10的药量,手动切取容易造成计量不准确和药品的浪费。
4.7.4 对患者退药的处理比较麻烦。
原则上已经发出去的口服摆药不予退还,造成很多患者不理解,产生不满情绪。
4.7.5 需要摆药人员正确识别药品的外观,如果无法区分几种药物,一旦混淆,只能丢弃,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
5 讨论
在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调剂工作的模式也正在由传统的配方发药向全面的药学服务转变,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应用优化了药品调剂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差错,确实保证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升了服务水平。
促进了药房工作重点的转变。
体现了现代高科技设备和信息网络技术对药品调剂工作改革的推动作用,符合医疗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