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
行,节省了氯气的使用量。另外这个试验也可以推广到验证
氯气的氧化性试验(图 4)
作 者 简 介 :江 菊 琼 (1983- ), 中 学 二 级 教 师 ,现 就 职 于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集 美 区 灌 口 中 学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学 化 学 教 学 。 148
总第 234 期 2013 年 2 月(下)
放置一团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对尾气进行处理。
2.2 试验改进说明
试验中用长胶头滴管代替注射器是为了避免在滴加稀
盐酸的过程中由于盐酸的飞溅对红色布条造成不利影响,
特别是避免使干燥的布条喷到液滴而湿润。相对于教材中
展示的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装有干燥布条和湿润布条的广
口瓶,改进实验中简化了实验,合并为在一个具支试管中进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34 February 2013(C)
3 氯气与铁、铜反应:
3.1 实验的改进 如图 5,将一团疏松的细铁丝(细铜丝)置于 Y 形管的
底部,小烧杯中放置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对铁 丝进行加热,待铁丝红热后撤去酒精灯,同时通过稀盐酸与 漂白精片制取氯气。反应后用胶头滴管(注射器)加入蒸馏 水,观察溶液颜色,后再用胶头滴管(注射器)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观察生成物的形态及颜色。
氯气及其氯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种物 质,在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的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就涉及到 了氯气性质学习,在授课中用实验来演示氯气的性质是必 要的教学环节,鲁科版化学必修二中涉及氯气的制取是采 用二氧化锰及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在大量的高考试题中 也涉及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代替二氧化锰来制取。但笔者 认为这些实验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量的制取氯气;残存的 盐酸处理;实验进程难以随叫随停;实验需要在通风橱中进 行,条件受到限制,没有采用封闭的体系,这些都没有体现 绿色化学的理念。
酸、氢氧化钠等药品的用量。在制取气体的过程中随时可以
根据需要停止滴加稀盐酸,可控制生成气体的量,需要再次
反应时只需再注射稀盐酸即可。另外由于漂白精片是片状
固体,在操作过程中更易于控制,大大简化了气体制取的装
置。利用该原理还可以采用启普发生器进行反应,类似启普
发生器的装置都可以用来进行试验。
2 氯气及次氯酸的漂白性验证实验
基础教育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江菊琼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福建·厦门 361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894(2013)06- 0148- 02
摘 要 氯气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 实验,对于实验的改良应受到关注。笔者就绿色化学角度进 行实验方案的改进,利用有效氯含量高的漂白精片与稀盐 酸制取氯气,并进行性质实验的改进,简化了装置,同时便 于试验操作。 关键词 氯气制取 氯气的性质 改进 Improvement of Chlorine for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Experiment // Jiang Juqiong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experiment of chorine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 in chemist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whose improvement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angle of green chemistry, the author not only improved the exper- imental scheme, preparing chorine by using bleach tablets high in effective chorine and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but improved the properties experiment, making the device simplified and con- venient for the test operation. Key words the preparation of chlorine;the properties of chlorine; improvement
液处理。 ③观察并记录具支试管内的现象。 ④实验结束后将氢氧化钠溶液用注射器注入具支试管
中,充分反应后再倒入废液缸。
(图 1 改进装置)
(图 2 常用装置)
1.2 试验改进优点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用稀盐酸代替了浓盐酸,有效地减
少了氯化氢气体的产生。由于具支试管的体积小于圆底烧
瓶的体积,更有效地减少了氯气的残存量,同时也减少了盐
在氯气和次氯酸的漂白性对比实验中,教材中展示的
实验为将氯气依次通过装有干燥布条和湿润布条的广口
瓶。虽然在两个广口瓶中便于观察,但是用到的氯气量较
多,尾气的处理较为麻烦,可做如下改进。
2.1 实验改进
如图 3 装置,在同一个具支试管同时放置干燥有色
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在具支试管中放入所需要的漂白精
片,用长胶头滴管滴加的稀盐酸制取氯气,在具支试管上端
今天就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谈谈改进的想法。结合 实验装置和实验药品的改进,从实际效果看来达到了耗酸 量减少,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符合绿色化学及微型实验的 要求。
所以笔者对实验进行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氯气的制取:原理:Ca (ClO)2+4HCl===2Cl2↑ +Ca- Cl2+2H2O 1.1 实验改进 试验药品:漂白精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试验仪器:铁架台、注射器、具支试管、集气瓶、小烧杯、 导管 试验步骤:①实验装置如图 1,在具支试管中放入所需 要的漂白精片(成分为次氯酸钙,每片中有效氯含量为 500 毫克,根据需要可事先计算所需要的数量),利用注射器滴 加稀盐酸(只需浓度大于 1mol/L 即可),根据气泡的产生速 度可调节滴加盐酸的量。 ②待产生气泡均匀后可收集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