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原则是反应物的 状态和反应条件
项目
CO2
发生装 装配发生装置 置类型 的主要仪器
固+液=不=加=热
CaCO3+2HCl=CO2↑+H2O+CaCl2
收集气 体方法
向上排空 集气法
O2
Cl2
固+固==
↑ 2KClO催3化==剂2KCl+3O2
固+液==
排水法(或向上 排空集气法)
向上排空 集气法
3、2005年5月19日,宁夏发生氯气泄漏事故64人中毒被送就医 4、2007年4月25日黑龙江依兰氯气泄漏事件,所幸没有造成人
员伤亡
消防官兵在氯气泄漏现场抢险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及性质验证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资料: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毒
江西弋阳私立国诚中学2007.10.30
高一化学课件
主讲:谢志平
近三年重大氯气泄露事件
1、2004年4月18日重庆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此次事故共造成1人死
亡、8人失踪,3人受伤 ; 2、2005年3月31日京沪高速公路发生液氯泄漏事故造成的死亡
人数目前为28人(包括1名货车驾驶员),目前中毒入院人数为 350名,其中危重病人17位,病危3人
KClO3+6HCl(浓)===KCl+3Cl2 +3H2O
思考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何 物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标出吗?
失10×e-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 8H2O
氧化剂
得2×5e-
还原剂
失5 × e-
KClO3+6HCl(浓)=KCl+3H2O+3Cl2 ↑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使用的装 置与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 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固 + 液 ===(不加热)
实验室制备氯气使用的装置 与所用的仪器:铁架台(铁 夹、铁圈),石棉网,酒精 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固 + 液 ===
固 + 固 ===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 装置与仪器:铁架 台(铁夹),大试 管,酒精灯,单孔 橡皮塞及导管,小 木块.
的气体,能与碱反应。在工业上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杀菌、
消毒、漂白,制造盐酸,农药和
有机合成等重要用途,在化学实
2
验室也是重要的化学试剂。
工业制法:2NaCl+
2H2O
电解 ===
H2↑
+
Cl2

+
2NaOH
问题:在实验室采用什么方法来制取氯气呢?
1、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料为:
浓盐酸,二氧化锰
讨论题
4、为什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而
一般不用石灰水?
答:Ca(OH)2微溶于水,用石灰水吸收效果不好。
讨论题
5、能否用其它试剂代替二氧化锰或浓盐酸来制取氯 气?
答: 可以用KMnO4、KClO3等氧化剂代替MnO2,与浓 盐酸反应(不需加热)
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 +8H2O
过程
-1 HCl
M+4nO2
0 Cl2
+2 MnCl2
思考:实验室除了二氧化锰还能不能使 用其他的物质制取氯气?
化学方程式:
得2e-
MnO2+4HCl(浓) = MnCl2+2H2O+Cl2↑
失2×e-
注意 ◆1.二氧化锰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2.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 ◆3.此反应必须加热。
氧化剂
还原剂
得5 × e-
纠正下列实验装置的错误
①长颈漏斗应改成分液漏斗. ②烧瓶下应垫石棉网. ③应用酒精灯加热. ④稀盐酸应改为浓盐酸. ⑤多余Cl2应通入NaOH溶液中
二、氯气与水的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 Cl2 + H2O === H Cl O + HCl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试验现象?
讨论题
3、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得的氯气可能含有 哪些杂质,所以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通 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等气体杂质。把制得的氯 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再通过 盛的浓氯H气2。SO4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从而得到纯净干燥
讨论题
1、为什么用分液漏斗装盐酸?又让盐酸缓慢地注入, 而不是一次将浓盐酸注入烧瓶里?
答: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用量,避免生 成的氯气过多。
讨论题
2 、为什么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 要缓缓加热,不能强热 ?
答: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强热时能挥发出大 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而使制得的氯气中含 有大量的杂质;另一方面,又降低了HCl的利用 率。
饱和食盐水 浓 H2SO4
4、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5、尾气吸收
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故用氢氧化 钠溶液吸收。
NaOH溶液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完整的实验装置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从分液漏斗中慢慢向烧瓶中注入浓盐
酸,缓缓加热。 3、多余的氯气要用NaOH溶液吸收。 4、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停止加热。 5、实验结束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2、发生装置
固+液(加热)型
分液漏斗
组装时必须由下到上, 从左到右。
铁架台
双孔橡皮塞(带导管)
圆底烧瓶 石棉网 酒精灯
3、净化装置
水蒸气 浓硫酸
HCl气体 饱和食盐水
浓 H2SO4
饱和食盐水
3、净化装置
水蒸气 浓硫酸 HCl气体 饱和食盐水
浓 H2SO4 饱和食盐水
3、净化装置
水蒸气 浓硫酸 HCl气体 饱和食盐水
作业:
预习第二课时氯气的化学性 质及氯离子的检验
课件制作
谢志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