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
【摘要】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因为一个人只有人格等素质教育完成了,再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贡献社会,服务大众。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应试教育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探索不感兴趣,对未来没有清楚的目标,只是在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关键词】分析方法;普遍原理;思想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有关思想品德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常识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

笔者作为教学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师,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学生学会倾听
1、课上听教师讲课
在政治学习中,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通过听课,学生才能掌握知识点,才能对政治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由于政治知识的理论性很强,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同时要在听课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只有有效的听,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生要认真听讲,思想集中,在听讲时,要有重点地进行听课,通过听讲,学习教师考虑问题的思路方法,学会教师考虑问题的思维过程。

学生在听的同时,要手脑并用,及时思考和
做笔记。

2、听同学发言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要注意听同学回答的方式方法,借鉴其他同学好的考虑问题的方法。

在倾听的时候,注意与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

新课标中要求注意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通过小组内的学习讨论,找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考虑得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提醒和点拨。

二、用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思想政治课是对社会发展常识的讲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政治知识与现实问题进行联系,使用政治思想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大增,同时,运用政治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运用辩证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
任何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因此,看问题必须考虑矛盾双方,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

如讲《生存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关系时,就要全面看,离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就必然造成社会动荡,生产力难以发展的局面;离开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只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就变成了直线运动。

这是不辩
证的,也是不现实的。

2、运用普遍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任何事物的矛盾,既有与其他矛盾相联系的共同本质,即共性,又有与其他事物矛盾相区别的特殊本质,即个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坚持在普遍性指导下,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例如,在讲《如何看待奴隶社会》时,有同学说:“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剥削社会,它不如原始社会好。

”又有同学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明确判断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其次,就要具体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奴隶社会不断强化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政治上统治。

由此可见,评价奴隶社会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

三、加强德育思想教育
现在的资讯媒体总是报道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悲剧,接连发生的事情引人深思:我们自以为很成功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看来,教师对学生生命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似乎做得很不够。

教师现在的学校德育工作跟不上教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关于何为教育的真谛,网上曾经有过讨论,有人说,教书育人,而更多的人认为是育人教书。

这并非文字游戏,顺序的不同彰显教育理念的天壤之别。

我认为,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因为一个人只有人格等素质教育
完成了,再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贡献社会,服务大众。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应试教育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探索不感兴趣,对未来没有清楚的目标,只是在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教师在教学中只关心学生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不重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心灵脆弱,对社会现象缺乏辨别能力,冷漠置之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跟不上智力教育造成的后果。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教师的政治教育要更加把握德育教育。

四、改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中,如果师生之间能情感交融,产生共鸣,就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沟通顺畅,保证了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反,师生之间情感彼此对立、抵抗,师生之间关系疏远,产生隔膜,不能达成教学的互动,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很多教师面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或多或少都有过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关系僵化的体验,教师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言语或身体冲突,这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

学生对教师有敌对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没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接收的关系,他们之间还需要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在,能更好地学习;学生对教师的爱,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轻松、
愉快地学习,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有着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导向性,是一门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显性课程。

对于政治教师来说,这些特征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着现实意义。

教师要站在新的高度来审视教学,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各方面的优秀素质,彰显政治教育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