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高速公路的规划与总体设计
第三章.高速公路的规划与总体设计
.
3.2 项目可行性研究 3.工作内容、阶段 4.研究程序
.
3.3 高速公路总体设计
➢ 考虑因素(6),总体要点(11)
➢ 主要内容
1. 路线方案(1)起终点的位置
(2)跨界公路接线点位置 (3)经由城镇时的路线布置 (4)高速公路立体交叉 (5)集散道路(辅道)路线布置
2. 线形设计(基本原则) 3. 景观设计 4. 沿线设施 5. 高速公路分期修建
.
思考题
3.1 高速公路规划的基本原则、程序及主要内容? 3.2 高速公路规划的方法有哪些? 3.3 什么是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3.4 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3.5 高速公路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要点是什么? 3.6 高速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进行不同地
3.1 高速公路规划
➢高速公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1. 公路规划的理论 : 两大体系:即四阶段模式法和总量控制法。
2. 公路规划的方法 (1)四阶段模式法 (2)总量控制法
.
3.2 项目可行性研究 1.含义 2.作用
1. 作为项目建设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 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3. 作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 4. 作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
形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选线?
.
谢谢大家!
.
.
3.4 高速公路选线 ➢ 基本原则(8) ➢ 选线步骤
1. 全面布局 2. 逐段安排 3. 具体定线
.
3.4.1平原微丘区选线
➢ 1. 平原区地形、地质及路线特征
➢ 2.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 (2)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3)处理好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4)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5)注意水文土壤条件
.
3.4.4 重丘区选线
➢ 2. 布设要点 (1)注意横向填挖的平衡。 (2)平、纵、横三个面应综合考虑 (3)冲沟发育的地段,应考虑采用高路堤或高架桥
的直穿方案,当必须绕避时,要注意线形舒顺。 (4)地质不良地段,应以绕避为主。 (5)布线要注意支援农业,和当地的整田造林及水
利规划相结合。
.பைடு நூலகம்
3.4.3 山岭区选线
➢1. 地形特点
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面自然坡度大(20o以上 )、地形复杂、山脉水系清晰、日温差和年温差 较大、暴雨多、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大。
➢2. 路线特点
弯多坡陡、线形差、技术指标低,工程量大,由 于受山岭区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 响,使得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在路线布设时,一般多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 线,其次是横面和平面。
.
3.4.3 山岭区选线
➢3. 布设要点
(1)沿河线 1)河岸选择 2)线位高低 3)跨河换岸桥位 (2)越岭线 1)垭口选择 2)过岭标高的选择 3)垭口两侧展线方案
.
3.4.4 重丘区选线
➢ 1. 地形与路线特点 山丘连绵,岗坳交错,此起彼伏,山形迂回曲折
,一般自然坡度较陡,具有低山区的基本特征。路 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路线走向不似山岭 区明显,局部方案多,路线平面以曲线为主,纵面 多起伏,采用技术指标的活动余地较大。
➢ 主要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 (2)社会经济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3)公路建设工作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
.
3.1 高速公路规划
➢ 高速公路规划程序
.
3.1 高速公路规划
➢高速公路规划的主要内容
(1)公路网现状分析与评价 (2)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3)公路交通量预测 (4)高速公路布局优化 (5)高速公路规划分期实施 (6)实施高速公路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7)高速公路规划的综合评价 (8)跟踪. 调整
高速公路规划 与设计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的规 划与总体设计
.
高速公路的规划与总体设计
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建设前期(规划与研究阶段) ➢ 投资建设期(设计及建设阶段) ➢ 生产运营期。
.
3.1 高速公路规划
➢ 目的、任务、重要性
➢ 基本原则
(1)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2)系统协调与长远发展原则 (3)工程经济原则 (4)环境保护原则
.
3.4.2 微丘区选线
➢ 微丘区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 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选线条件与平原 区基本相同,布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较平原应有 较大的自由度。但应注意利用地形协调平、纵线形 的组合,既不宜过分迎合微小地形变化,造成纵面 不必要的起伏,也不宜过分追求直线,造成工程量 不必要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