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变态简述:1变态心理学含义:又称病理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
人类行为:一是外显的、能观察到的活动,二是思想、情感、态度、人格、特征等内隐活动。
2精神症状的主要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逝;3、症状的内容与外界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多伴有痛苦体验;5、症状均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坏。
3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做:自创新词4 妄想的分类:妄想:坚定不移的病理性信念(关系妄想、被害妄想、非血统妄想最常见)。
按内容分类:①关系妄想:把无关的事情认为有关。
②被害妄想:坚信周围人某人或某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
③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特殊的含义。
④物理影响妄想: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不能自主。
⑤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
⑥自罪妄想:有称罪恶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犯罪了和严重错误,应受惩罚。
⑦疑病妄想:毫无根据的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即使经过检查也不相信自己没有病。
主要见于神经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⑧嫉妒妄想:坚信对象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跟踪配偶的日常活动。
⑨钟情妄想:其实是被钟情妄想,坚信某个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
即使对方拒绝也不改变自己。
⑩内心被揭露感:又称洞悉感。
还有其他的类型,比如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按起病根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①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有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以突发性妄想最为常见。
②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可见于很多精神疾病。
5 心理评估者的基本素养:①足够的理论知识②一定的评估与诊断经验③熟悉测试技术④良好的观察能力⑤良好的沟通技能6 神经症的含义: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神经症:负性情绪持续时间长,强度过强,带来神经系统的病变,神经官能失调。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7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1、强烈的心理冲突(应该控制—无法控制)2、持久的心理冲突(病程迁延)3、精神痛苦(“诉苦病”、主动求医)4、心理冲突具有破坏性(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非器质性)※正常的心理冲突是建设性的(动力),神经症的心理冲突是破坏性的。
8 特定恐怖症的类型:动物恐怖症(蛇、鼠、猫、狗、昆虫、蜘蛛、马等)自然环境恐怖症(恐高、污物、风、水、雷电、黑暗等)血、注射、伤口恐怖症(手术、流血、打针、伤口等)其他恐怖症(死亡、性病、癌症、其他疾病、锋利物品等)9 抑郁症的症状:临床描述: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
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木僵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大小便滞留、口水外流。
1、情绪症状:悲伤、焦虑、自责、紧张、激越、绝望。
无用、无趣、无乐、无力、无满足、失败感、麻木感、内疚感等。
2、认知症状:思维迟缓、联想困难、言语动作减少、决断艰难、自罪自责等。
3、动机症状:兴趣减少、动力缺乏、生活被动、惧怕困难等。
4、躯体症状:食欲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体力下降、睡眠失调、躯体不适等。
10 自闭症的症状:社交障碍:注视少、多用手势交往;不能分享快乐;不寻求支持;伙伴少等。
言语障碍:缺乏持续言语交流;重复生造词语;语速、音调、重音、节律异常。
行为障碍:玩具偏离、活动古怪、动作仪式刻板、兴趣少、拒绝改变环境。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3、持续的回避;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5、对未来失去信心。
少数病人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原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
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
12 网络成瘾的核心特征:1、突显性:网络使用占用了用户的思维与行为活动中心;2、情绪改变:上网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策略;3、耐受性:逐渐增加上网时间投入才能满足;4、阶段症状: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网时产生不安烦躁和颤抖等生理反应;5、冲突性:与周围环境、家人、朋友、学习工作、冲突;6、复发性:经过控制后,会反复发作,欲望更强;7渴求性:渴望长时间在网上停留。
13 森田疗法的原理及原则:原理:神经症之所以出现,疑病素质是先决条件,当诱发因素出现时,具有疑病素质的人就竭力回避,但越回避,就越敏感,越焦虑。
从而形成精神交互作用,发展为神经症患者。
原则:1、顺应自然2、放弃抵抗3、为所当为14 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15 艾利斯ABC疗法的原理: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abc 人格理论是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与实务之核心。
A是既存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或态度。
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一个人反应;此等反应可能适当或不适当。
A(缘起事件)并不能导致C(情绪的结果)而是B,它是一个人对A的信念;是B导致了情绪反应C 辨析:1 变态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行为,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素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2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真性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形象模糊。
无论是真性幻觉还是假性幻觉都是无对象的。
3 顺行性遗忘与逆行性遗忘的区别:顺行性遗忘: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无论是顺行性遗忘还是逆行性遗忘都会丧失一部分记忆。
4 器质性障碍与功能性障碍的区别:器质性指大脑或者躯体有病变,有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而之后或并发精神症状的,精神症状的发生、转归都与器质性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功能性是目前的检查设备检查不出有明显病变,但不能说大脑是完全正常的。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5辨析心理障碍与心理诊断:5、辨析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同:性质:收集信息进行判断技术:心理工具与方法异:对象:心理评估-----正常的个体群体心理诊断-----异常的个体任务:心理评估-----判断状态心理诊断-----判断程度目的:心理评估------改善心理诊断------治疗应用:心理评估-----社会系统心理诊断-----医疗系统6 精神症性障碍与非精神症性障碍的区别:现实经验能力:自我及现实检验能力丧失,无法区分主观体验与客观现实。
自我及现实检验能力保持,能够区分主观体验与客观现实。
精神病性症状:具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
没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障碍。
自知力:常否认有病,自知力缺如,不愿主动就医。
自知力常保持,能主动就医并希望得到帮助。
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严重损伤。
社会功能虽然受损,但基本能保持。
人格结构:常常受损或不完整。
完整。
预后:较差,没有恰当的治疗可能衰退。
较好,但也有慢性的可能。
种类: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神经病、偏执性神经病、短暂精神病性格障碍、分裂情性精神病、、、、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 惊恐障碍、恐怖症、癔症:惊恐障碍指对恐惧发作时的症状的恐惧。
担心症状持续发作;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恐怖症:恐怖症是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反应,刺激出现就会反应。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需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需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癔症:指一种以解离症状(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转换症状(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症状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综合征: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多重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
8 精神病、神经病与神经症:精神病: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病——功能性神经症:神经系统“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病——功能性神经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病——器质性9 各种人格障碍的最主要特征:偏执性人格特征:疑。
猜忌、偏执、挫折过敏、充满敌意、执意报复、归咎他人、愤怒紧张分裂人格,沉迷于“自转”,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忧郁人格,热衷于“公转”,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强迫人格,受制于“向心力”,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歇斯底里人格,醉心于“离心力”,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
分裂型人格特征:怪特征怪异装束怪言语怪观念怪行为怪体验怪孤僻冷谈分裂样人格特征:冷、无兴趣(对人、对事、对活动)无反应(表扬或批评)少行动(懒得动)少言语(不想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