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老子学成语复习题

读老子学成语复习题

读《老子》学成语复习题
一、将成语所在的经典段落填写完整:
1、生而弗有,()功成而弗居。

2、(),(),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恒也。

3、为无为,()。

4、(),把自己混同与世俗的常人。

5、(),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7、涣(huàn )兮(xī)(),敦(dīn )兮其若朴。

8、(),不如其已。

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

9、()。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10、(),解其纷;(),共其尘。

11、(),不如守中。

1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

13、五色令人目盲,(),五味()。

14、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

15、(),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16、(),旷兮其若谷。

17、(),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18、信不足焉,()。

19、(),有孝慈;(),有忠臣。

二、填成语:
1、遇到荣誉等好事情,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
2、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也指功业成就而不自傲。

()
3、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

()
4、隐蔽了自身的光芒,把自己混同与世俗的常人。

()
5、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
6、永远使用不完,形容东西很多。

()
7、黄金宝石满堂都是。

形容财富之多。

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8、有和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
9、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
10、用无所作为的思想来做事,使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

()
11、指无论宠辱,都不在意,用来形容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
12、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
13、原指生长着的茂盛的万物,也指世间众多的普通人。

()
14、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15、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
16、没有加工的原木,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

()
17、减少私心和欲望,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

()
18、不通人情,不认识亲戚朋友,有时也指不讲情面。

()
19、取得人民的信任,让人民信任你。

()
20、像冰遇热消融一般。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三、想一想,选取一个成语填写在括号里:
1、古代有个人叫严光,他和刘秀一起创业,当刘秀当上了光武帝时,他却隐姓埋名,不知去向,后人称赞他的做法是()。

2、皮匠虽然没有像银行家那样拥有很多财富,但他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歌声;后来他得到了一百枚金币,却提心吊胆,失去了往日平静美满的生活,这里的有和无的变化就叫做()。

3、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采取顺应自然、()的治国方略,为汉朝后来的兴盛和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杨善洲,他把自己当做老百姓中间的一分子,达到了()的境界,他走在大街上经常被老百姓叫过来帮忙干活,所以人们亲切地称他“草帽书记”。

5、书的海洋里有取之不尽()的知识。

6、李列耶夫多说了一句话,便丢掉了一条性命,真是可惜。

因此,我们要牢记老子的忠告:“(),不如守中”。

7、人们都希望彼此的亲情能(),爱情能(),友情也能()。

8、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9、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爱不释手。

10、“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这“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大爱无疆”的行为。

11、黄色的迎春花配上白色的玉兰,石榴象征多子,再加上海棠树,就有了()的寓意。

12、教育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以免(),收到相反的效果。

13、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

14、他才当上了一个小小的部门经理,就(),对帮助过他的人冷眼相待,以后当了大官岂不是无法无天了么。

15、全真道祖师们的苦行生活,我们确实难以效仿,但()、适度消费则是我们能够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

16、“()、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17、每个人都应有( )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18、误会终究还是( )了,大家依旧是好朋友。

19、虽然我只是这( )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仍希望我的生命能开花结果。

20、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但该官吏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