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订)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 (1)

(修订)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 (1)

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

摘要:依照《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后,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然而,建筑工程合同的那些内容属于“实质性”内容,《招标投标法》没有对其做进一步细化,使得建筑工程合同效力的认定成为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实质性内容合同变更

我国建筑市场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加上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市场,使得建筑工程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自利驱动下的自由竞争使得部分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除签订经招标投标并备案的合同以外,还签订了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协议,以规避法律和政府监管,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了公平的交易环境和整个行业的秩序。正因为这种非正常现象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普遍存在,加上相关的法律规范过于笼统,使得建筑工程合同效力认定成为法院审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难题。

一、案例简介

某市中学因需要建设教学楼而向社会公开招标,该市某建筑公司中标后,双方于2004年11月13日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价款固定为430万元,工程竣工日期为2005年8月25日,工程验收应达到市级合格。工程款的支付按照施工形象进度,按季度计算拨付,所付进度款不得超过工程总造价的95%,工程款的4.5%在工程竣工验收一个月内结清,其余0.5%的工程款在工程保修期届满之日起14天内付清,逾期付款按照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支付违约金。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依合同约定进场施工。2005年12月l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一》,约定工程价款为闭口包死价共计500万元,工程竣工日期为2006年8月15日,每延迟一天罚息为工程造价的万分之一。2006年1月5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二》,约定由建筑公司先行垫资50万元施工,学校从2006年2月1日起按照施工形象进度拨付工程款,所付进度款不得超过工程总造价的85%,工程款的4.5%和建筑公司50万元垫资工程款在工程竣工验收一个月内结清,其余0.5%的工程款在工程保修期届满后60天内付清;工程竣工日期为2006年8月1日,每延迟一天罚息为工程造价的万分之三。工程验收为市级优秀,否则罚款10万元。后建筑公司因学校拒付工程款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认为:原告建筑公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取得教学楼建设工程,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属有效合同,受法律保护,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按照何种约定支付工程款。建设工程于2006年8月30日竣工并经验收为市级合格,本案中,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经过备案的,而两份补充协议没有备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1条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筑工程另行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补充协议二》中双方对垫资施工以及对支付工程进度款的约定显属是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质性内容的修改,故法院对此不予支持,学校没有以备案合同的约定向第三中学支付工程款显属违约,应当予以纠正。

关于两份补充协议中对竣工日期的约定显属是对备案合同的实质性变更,但因备案合同中对竣工延迟造成的违约责任没有约定,而两份补充协议对此进行了详细约定,此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认为是对备案合同的补充而不应当是对备案合同的实质性变更,至于适用补充协议中哪一个延迟竣工违约责任,法院认为时间在后签订的补充协议更能反映出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故本案中工程竣工日期应当是备案合同约定的2006年8月25日,建筑公司在2006年9月1日竣工显属违约,应当按照《补充协议二》“每延迟一天罚息为工程造价的万分之三”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竣工工程质量等级的约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为市级合格,而《补充协议二》约定为市级优秀,否则罚款10万元,因两份合同对此约定都是双方真实意思表达,且建筑公司也未能证明《补充协议二》存在欺诈、胁迫等,故法院认为建筑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学校有权从工程款中扣除10万元。二、案例分析

法院在审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时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招标投标法》第46条的规定是判断建筑工程合同效力的重要条款。依据该条款,“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司法解释》第21条对建筑工程款项结算作了相应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筑工程另行订立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何谓“实质性内容”,《招标投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也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由于各地法院对“实质性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建筑工程合同效力的认定参差不齐,千姿百态。

《招标投标法》虽未对合同的实质性内容作出具体的规范,但可以参考《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合同法》第30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结合本案例分析,本案中存在三

个合同文件,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协议一》、《补充协议二》。比较三个合同文件,变更较大的条款主要集中在工期、是否垫资、工程款支付方式、工

工期是否垫

工程款支付方式

工程质

违约责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006年8

月25日

否固定500万元

市级合

未约定

补充协议一2006年8

月15日

否固定500万元

市级合

每延迟一天罚息工程

造价的万分之一

补充协议二2006年8

月1日

垫资50

万元

2006年2月1日起按照施工

形象进度拨付工程款,所付

进度款不超过总造价的85%

市级优

延迟一天的罚息为工

程造价的万分之三,工

程为市级优秀否则罚

款10万元

法院以《招标投标法》第46条、《司法解释》第21条为依据,认为原告某市中学与被告建筑工程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通过合法有效的招标投标程序而缔结,并且已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属于合法有效的合同,予以认定。对于两份补充协议并没有简单的按照《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否认其法律效力。可见,法院在认定这两份补充协议时,充分考虑了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的真实意思表示,对何谓“实质性内容”作了较为细致的区分和诠释,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院认为,《补充协议二》中双方当事人对垫资施工以及对支付工程进度款的约定属于是对原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质性内容的改变,不予支持。可见,法院对垫资条款和工程款支付方式变动的法律效力持否定态,认为其属于违反《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属于“实质性内容”的变动;

(二)对于补充协议中竣工日期的变更,法院认为该约定属于对原备案合同的实质性变更,但因备案合同对履行延迟的违约责任并没有进行约定,而补充协议对此违约责任进行了详尽的补充,该违约责任条款认定为是对备案合同的补充而非是实质性变更,至于适用哪一个补充协议的违约条款,法院认为时间在后签订的补充协议更能反映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故适用《补充协议二》的违约条款;

(三)在工程款支付方式上,经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为固定500万元,而在《补充协议二》中改变了工程款的支付方式,约定从2006年2月1日起按照施工形象进度拨付工程款,所付进度款不得超过工程总造价的85%。法院回避了对此条款的认定,并未作出是否属于建筑工程合同“实质性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