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圈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讲课讲稿
三圈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讲课讲稿
【典题训练】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 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C。①图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北移,因此是北 半球的夏季;②图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因此是北 半球的冬季;③图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因此是北 半球的冬季;④图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因此是北半 球的冬季。
(2)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到达 30°N附近最终形成的风是什么风?在30°N附近高空堆积的空气 如何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带? 提示:西风。 下沉运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3)在北半球近地面,空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分流,在地 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分析各自形成的风向,并说出风带名称。 提示:向南一支风向为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向北一支为西南 风,称为西风带。
爬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爬升
下沉
极地高
极地东 副极地低
盛行西
副热带高
东北信
赤道低
东南信
副热带高
盛行西
副极地低 极地东
极地高
下沉
(3)气压带的位置分布。 ①赤道低气压带:以_0_°__纬__线_(_赤__道__)为中心。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以__3_0_°__纬__线__为中心。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以__6_0_°__纬__线__为中心。 ④极地高气压带:以_南__北__极__点__为中心。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 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为夏季偏北,冬季偏 南。
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探究气压带和风带 的移动原因。 【精讲点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来回移动。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 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角也是一年之中较大的季节,因此地 球的热量分布偏向北半球,因此赤道低气压带相对于春秋二分 日来说要靠北一些,相反冬季要靠南一些。同时也相应地引起 其他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5)绘图: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 之间的热力环流;比较极地和赤道地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高 低
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三圈环流的形成 (1)形成原因:_高__低_纬__之__间__的__受__热__不__均___和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影响。 (2)填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添加箭头绘出三圈环流的大气 运动。
图解三圈环流的成因 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 图:
【典题训练】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若该图为北半球 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解析】选C。甲地纬度较乙地低,且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区,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甲、乙之间 近地面为西风带。
(4)风带的位置分布。
东北信风(N):赤道低气压带与北半球副热带
①信风带
高气压带之间
东南信风(S):赤道低气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
高气压带之间
②西风带
西南风(N):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 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北风(S):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 地低气压带之间
③东风带
东北风(N):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 高气压带之间
【规律方法】用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 下图所示: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提示:在夏季时(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所 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不是移动方向)相对于其他季节而言 是偏北的,而在冬季时(北半球),由于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 南半球,所以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相对于其他季节而言则是偏 南的。
图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 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 动。可以概括为:“地球公转使其移。”移动规律如下图:
东南风(S):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 高气压带之间
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探究三圈环流的成因。 (以北半球为例) (1)由于赤道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受热不均,导致赤道地区和北 极地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在赤道地区和北极地区近地 面形成什么气压带? 提示: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北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赤 道地区为低气压,称为赤道低气压带,北极地区为高气压,称为极 地高气压带。
三圈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了解全球水平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理解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三圈环流的形成。 3.应用气压带、风带解释有关天气和气候现象。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_全__球__性__的__有__规__律__的__大__气__运__动__。 (2)三个特性: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3)形成原因:高低纬度间因__太__阳__辐__射__而__产__生__的__热__量__差__异__。 (4)作用:使大气__不__断__地__运__动_、__输__送__和__交__换__热__量___。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向南 流动的空气相比较,冷暖性质如何?在60°N附近相遇后它们的运 动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高/低)? 提示: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暖,自北极地区向 南流动的空气冷;在60°N附近,相对暖而轻的自30°N附近的近 地面向北流动的空气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副极地低 气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