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提纲来源不详,适用范围不明绪论1.档案保护技术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学科。

2.什么是档案制成材料?试举例说明。

答:档案制成材料是承受并反映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

它由承受档案内容的载体材料和反映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组成。

档案的载体材料有:竹简、纸张、胶片片基、磁带带基等。

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有:墨、印泥、兰黑墨水、油墨、圆珠笔、铅笔、胶片感光层、磁带磁层等。

3.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答: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有两大内容:一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包括建造符合要求的库房建筑、安置必要的设备和经常性的技术管理措施。

其作用是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

二是档案修复技术,包括去污、去酸、加固、图字声像的恢复、档案修复等。

其作用是对已经损坏或存在不利于永久保存因素的档案进行处理,尽力恢复其历史面貌,提高其耐久性。

第一章档案纸张的耐久性4.什么叫纸张的耐久性?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所谓纸张的耐久性是指纸张抵抗处界理化因素的损坏和保护其原来理化性能的能力。

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有三个:(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2)纸张中主要组分的理化性质;(3)制浆造纸的工艺过程。

5.造纸植物纤维原料有哪些种类?哪种最好哪种最差?为什么?答: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有:木材纤维、种毛纤维(或棉纤维)、韧皮纤维(包括树皮和麻类)、禾本科纤维(包括竹、苇、草等),其中最好的是棉纤维,最差的是禾本纤维。

因为棉纤维中不含杂细胞,几乎全部是纤维素而不含木素,纤维长度、长宽比都较大,细胞壁薄腔大,纤维之间交结力好,造出的纸张强度大,耐久性好。

而禾本科纤维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短小,交结力差,造出的纸张强度小,耐久性差。

普通文化用纸的原料多是禾本科纤维。

6.什么是纸张纤维?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答:纸张纤维是植物体中的一种形态细而长,两端呈纺锤状,富有挠曲性和柔韧性,彼此交织后有一定的结合力的厚壁细胞。

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

7.什么是纤维素?其分子式怎样表达?答:纤维素是植物体内许多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分子式为(C6H10O5)n 。

8.什么是纤维素的聚合度?它与纸张强度有怎样的关系?答:纤维素的聚合度是指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基的个数,它代表纤维素的分子链长度。

纤维素分子聚合度大,分子链就长,纤维素及纤维的强度就大,造出的纸张也强度大、耐久性好。

反之,纤维素受到酸、光、热等外界因素作用,聚合度减少时,强度也将减少,当纤维素的聚合度降至200时,纤维素粉化,使纸张丧失强度。

因此保护档案纸张就要千方百计防止外界有害因素对档案纸张纤维素聚合度的破坏作用。

9.什么叫纸张的结合水?它对档案纸张产生什么影响?答:纤维素分子上的游离氢氧基以氢键的方式吸附的那部分水叫结合水。

结合水赋予纸张塑性、柔韧性和好的机械强度,对纸张耐久性起有利的影响。

当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纸张含水量约7%,这部分水即结合水。

10.什么是毛细管水?它对档案纸张有哪些危害?答:档案纸张中大大小小的毛细孔由于毛细管作用吸附的那部分水叫毛细管水。

毛细管水破坏纸张纤维素之间的结合力,造成纸张强度下降,这部分水参与损害档案纸张耐久性的各种化学反应,并供档案上的微生物及档案害虫生长繁殖。

档案纸张中的毛细管水愈多愈有害。

11.半纤维素在纸张中有何作用?答:适量的半纤维素有利于提高纸张强度。

因为短小的半纤维素能在相邻的纤维之间形成柔韧的横向联结,这种联结提高了纸张的强度。

12.档案纸张中的木素含量为什么愈少愈好?答:木素化学性质活泼,对光敏感,易于氧化,尤其受到光照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易黄易碎的氧化木素,导致纸张发黄发脆。

所以档案纸张中木素含量愈少愈好。

13.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对档案纸张有什么危害?怎样减少或防止纸张发生纤维素水解?答:档案纸张纤维素与水,在酸或微生物细胞分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造成纤维素分子断链,聚合度下降,纸张因而强度减少,耐久性降低。

环境温度升高,一般上述反应速度加快。

对于档案纸张来说,促使纤维素水解的外界因素有水、酸、酶、热四个方面。

因此我们在保管档案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做好防潮、防霉的工作,并防止酸性物质,如酸性有害气体、灰尘的侵蚀。

必要时,对珍贵的档案纸张进行去酸。

14.打湿的档案为什么不能在太阳下曝晒?应怎样处理?答:打湿的档案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太阳下曝晒,会同时受到阳光、太阳辐射热、氧、水及大气污染物的共同作用,纸张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常同时发生,因而加剧了档案纸张的脆化,与此同时,档案字迹材料的褪变也会加剧,因此打湿的档案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最好在通风处阴干,或用小风扇吹干。

15.新闻纸为什么不宜作档案用纸?答:新闻纸又称白报纸,主要由机械木浆抄造而成。

由于浆中纤维短而粗,硬而脆,相互交织力差,所以抄成的新闻纸强度低,易脆裂。

又由于纸浆中保留了大量木素和杂细胞,影响纸张耐久性,易发黄发脆。

因此,新闻纸不宜作档案用纸。

16.描图纸有哪些特点?应怎样保管描图纸档案?答:有以下特点:(1)描图纸中纤维细小,纤维间的结合力差,因而耐折度小;(2)在保存过程中,描图纸内的胶性会逐渐降低,使纸张慢慢变硬变脆;(3)纸中添加了葡萄糖、淀粉、明矾等物质,使描图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黄发脆、易生虫。

因此,保管描图纸时应注意不要折叠存放,最好四周缝边,并注意控制库房温湿度,做好防潮、防虫的工作。

17.手工纸比机械纸耐久性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手工纸没有采用松香—明矾施胶,不呈酸性,因而纸张纤维素不易水解。

第二章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18.决定档案字迹材料耐久性的内因有哪些?答:一是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二是字迹色素的转移固定于纸上方式的耐久性。

字迹色素成分中最耐久的是碳黑,比较耐久的是颜料,最不耐久的是染料。

字迹色素转移固定于纸上方式中最耐久的是“结膜”,比较耐久的是“吸收”,最不耐久的是“粘附”。

19.怎样评价字迹材料的耐久性?答:根据以下结论判断:(1)凡色素成分属碳黑,同时转移固定方式为结膜的字迹耐久性最好;(2)凡色素成分属染料,或凡转移固定方式为粘附的,字迹均不耐久;(3)凡色素成分属碳黑,或颜料而字迹转移方式为吸收的,字迹则比较耐久。

20.为什么我国传统墨的字迹最耐久?答:墨的字迹最耐久,其原因有三方面:(1)墨的色素成分属碳黑,碳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油、酸、碱,不与其他化学物质起反应,耐热耐光性能好,颜色不易褪变;(2)墨中含有大量胶,使字迹转移于纸上以后能结膜,且墨膜与纸张结合牢固,不易脱落;(3)墨中的防腐剂有保持胶力,帮助字迹更好渗透的作用。

所以墨的字迹最耐久。

21.比较兰黑墨水与纯兰墨水的耐久性答:兰黑墨水与纯兰墨水字迹转移固定于纸上的方式都是吸收。

兰黑墨水色素中决定其耐久性的是变黑后的颜料,它们具有色黑、耐光性、耐水性,同时有防止字迹渗化的性能;而纯兰墨水的色素成分是染料,其字迹不耐水、不耐光、不耐酸碱,易发生褪变。

因此兰黑墨水字迹比纯兰墨水耐久性好。

22.比较印泥和印台油的耐久性答:印泥的色素成分属颜料,印迹耐水、耐光、耐热性较好,对一般化学物质也较稳定,一般不易发生褪变;而印台油的色素成分是染料类,其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以及耐光性都较差。

比较容易褪变。

印泥转移固定于纸张的方式既有吸收又有结膜;而印台油只有吸收没有结膜。

所以印泥的耐久性比印台油好。

23.复写纸、普通圆珠笔为什么不宜书写档案文件?答:复写纸与普通圆珠笔的色素成分主要是染料,一般耐光、耐酸碱性差。

二者字迹材料中均含有蜡和油脂类物质,它们在高气温环境下易熔融,产生渗油扩散现象,导致字迹模糊褪变。

所以不宜书写档案文件。

24.常用的字迹颜料中哪些适于书写档案文件?哪些不适合?答:适于书写档案文件的有:墨、墨汁、油墨、碳素墨水、兰黑墨水、印泥、“424”型圆珠笔,“322”型黑圆珠笔等。

不适于书写档案文件的有:纯兰墨水、红墨水、各种铅笔、普通圆珠笔、复写纸、印台油等。

25.科技图纸的重氮盐兰图是否耐久?答:重氮盐科技兰图是经曝光,氨熏后形成文字的,其色素成分属染料,它不耐光、不耐酸碱,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褪变,属耐久性差的一类字迹材料。

第三章新型的档案制成材料及其耐久性26.根据薄膜唱片的特点应如何保管薄膜唱片?答:特点:薄膜唱片由塑料聚乙烯制成。

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受光长时间照射,易老化变形,使声音失真,严重时唱片扭曲,无法继续利用;在潮湿下,薄膜唱片还会长霉,有害化学气体也易使塑料变质。

保管条件:在阴凉通风处存放,忌曝晒和受热,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50%左右,柜架不宜用木制的,柜内也不宜放樟脑。

27.在什么情况下胶片会产生粘连?怎样预防?答:胶片产生粘连有两种情况:一是保管环境太潮湿,胶片长霉,胶片中的明胶被分解而发粘;二是环境气温高,明胶熔融而产生粘连。

只要将库房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可避免粘边现象发生。

28.哪些因素影响银盐片银像的稳定性?照片发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答:影响银盐片银像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氧化物,二是硫化物。

照片发黄是由于淀影时间不够充分或水洗不干净,照片上残留有硫化物,在保存照片的过程中,上面残留的硫化物会逐渐分解出硫,硫与银像作用生成黄色的硫化银,照片因而发黄。

要防止照片发黄,应采取以下措施:(1)在冲洗过程中淀影要充分,水洗要干净;(2)保存照片的环境要防煤炉气等含硫气体的侵袭;(3)包装照片的材料应不含硫化物。

29.胶片片基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性?答:胶片片基主要有硝酸片基,醋酸片基和聚酯片基三种。

硝酸片基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分解加速,分解时放出热,并可能导致胶片自燃,所以称之为不安全片基,保管时应单独存放;醋酸片基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易燃烧,离开火焰便能熄灭;聚酯片基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强度高,与醋酸基片同称为安全片基。

但聚酯片基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

30.彩色照片的影像由什么物质组成其耐久性怎样?如何保管好彩照?答:彩色照片的影像由染料组成。

彩照不耐光,尤其不耐紫外光。

在光、热、潮湿及酸碱物质的作用下均会发生褪变。

保管彩照应做到:(1)防光照,尤其要防紫外光照;(2)在较低的温湿度下保存;(3)防有害化学物质及大气污染物侵蚀。

31.什么叫磁带的复印效应?产生复印效应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防止或减弱该效应的产生?答:当录制好信号的磁带缠绕在一起时,某一层的信号场强感应到相邻的层上的现象叫复印效应。

它使磁带重放时产生噪音。

使磁带产生复印效应的原因:(1)磁带薄;(2)磁带缠绕太紧;(3)保管环境温度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