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工作总结报告篇一:招聘工作总结报告- 模板13年已过大半,截止6月底全年招聘任务(新增编制部分职位空缺个)已完成%,至8月已严格控制人员入职,除研发类员工不再招聘其他职位。
自今年6月开始,又试行新的招聘管理办法,到现在已有2月多时间,故在此对上半年整体招聘工作做一个总结和分析。
首先,在13年之前,根据以往数据来看,我们的招聘工作还停留在一些传统的方法上,也没有对招聘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绩效分析和数据提供。
13年全年的人力资源需求比去年新增了175个职位空缺,加上人员的自然流失,本年度的招聘工作压力非常大。
如何更加有效和准确地招聘到符合公司要求并能在在公司长期发展也同时成为招聘模块必须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在平总的指导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新的招聘体系,并在6月份开始试行。
◇新招聘体系增加及变更部分与旧招聘体系的对比旧招聘体系无面试小组新招聘体系由用人部门经理担任面试小组组长,并对录用与否承担主要责任人力资源部初试后,由用人部门成立三人以上面试小组进行小组面试,并讨论面试结果面试小组结论必须达成一致,否则重组面试小组加试或提交更高一级领导面试针对不同职位设计的面试评估表等工具,如系统集成复试记录表、小组面试记录表等新增加面试总结表,由用人部门经理填写对候选人的整体评估,并可作为后期参考。
增加面试题库,情景模拟及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法试行用人部门经理复试无小组讨论除研发和技术外采用相同评估表就整体招聘绩效来看,新的招聘体系运作比较顺利,而且在总部用人部门反馈上来看,由于面试小组的运行,使得更多的用人部门直线经理/主管更多地关注到招聘和面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面试流程的推进和实施,使得招聘的效率工作有所提高。
◇新招聘体系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调整1.小组面试记录表中的分值及总分要求,根据用人部门在面试中的实际情况作了2次调整。
比如,小组面试记录表中一般员工总分低于40分不合格,主管级以上员工低于50分不合格。
2.增加面试总结表的职位要求,以便进行职位匹配度的对比。
3.鉴于分公司及公司工作和人员的具体情况,面试小组成员扩充到一线主管级以上均可参与面试工作。
4.根据面试环节的调整,重新设计了应聘登记表。
5.针对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测试,与用人部门沟通,改进或新增了相对应的面试评估表。
比如,系统集成复试记录表。
◇目前使用的招聘途径及总结分析竞聘,招聘群(外部推荐),内部推荐,猎头,招聘站◇招聘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和现状1.分公司的推行力度:自招聘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几乎每个分公司都有反馈认为新办法较以前更复杂和繁琐,加之分公司符合面试小组成员条件的人手有限,无法很好进行小组面试。
在试行前期,更发生过有分公司代为填写复试记录表或未经面试即填写复试记录表进行敷衍的情况。
经过反复沟通和严格的资料审阅,至今各分公司已基本能独立按照流程进行招聘工作。
2.研发部门的面试:无法向用人部门推荐足够候选人以便部门进行比较和挑选。
该类人才在西部非常稀缺,搜寻资料比较困难,因此在同样时间约到3-5位候选人不太现实。
而联系时间3-5天后没有答复,一般候选人都有其他的机会,到职的机会也就不大了。
针对这种状况,目前已经签了三家猎头公司同时帮我们推荐合适的候选人,基本能保证每周都有3-5名候选人到公司面试。
与研发部门沟通过此类情况,也得到了一定支持。
◇6-8月试用期离职率分析贯彻试用期淘汰率相关政策本年度上半年离职分析中可以看到:6月试用期间离职人数为9人(其中因个人原因离职7位,业绩不佳公司劝退1位);7月试用期离职人数9人(其中因个人原因离职的7位,业绩不佳公司劝退2位),8月试用期离职人数为4人(其中个人原因离职1人,不能胜任工作主动离职1人)。
比较这3月的数据来看,因不适应公司等个人原因而在试用期间离职的人数大大下降,这说明在招聘环节的招聘透明度有所提升,在几个面试环节中公司用人部门与候选人的沟通更为充分,使得候选人进入公司后的不适应感有所降低。
除了以上2个渠道,在和各大专院校的联络上在今年有所增强。
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合作的实习生项目目前运作的比较成功,一方面大部分实习生在半年多时间里已经能够参与到公司项目中去并且有30%的实习生表现优异,另一方面,公司研发部门各项目负责人培养新人的意识有所增强,这对于公司后期人才梯队搭建将产生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13年上半年招聘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各个部门的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招聘体系不但使公司招聘和评估新进人员更为准确,而且在试行过程中人力资源部也发现更多需要去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招聘成本:前程无忧:猎聘:篇二:公司年度招聘工作总结报告XX年上半年招聘工作总结XX年上半年,按照公司年度既定计划部署,招聘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半年度招聘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聘工作总体情况上半年,人力资源部组织参加现场招聘80余次,参加校园招聘9场,收集各类简历信息3000余条,组织集团面试11场,共面试大专以上管理人员249人,录用82名,实报到72人,签订劳动合同(参保)29人。
基本完成了上半年的用工需求计划,满足了各单位对管理人员的需求。
在一线人员招聘方面,人力资源部积极协助、配合各单位招聘一线操作人员,基本满足各单位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
公司接下轻轨项目后,面临着保洁员缺口较大的问题,人力资源部从4月中下旬开始,通过络、报纸、劳务市场等多种渠道,积极招聘保洁员,到4月28日轻轨项目正式接管后,保洁员已基本满足项目运行。
为规范招聘工作流程,做好与各单位的衔接,人力资源部5月份着手对《招聘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目前修订版本已基本定稿,进入试运行和征求意见阶段,后续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贯彻执行。
二、招聘渠道的维护与拓展XX年上半年,人力资源部在充分利用各种原有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招聘渠道,深化校企合作。
1、在利用常规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同时,积极关注价位更为低廉或免费的劳务市场,比如旧学前人才市场、平江区职业介绍所等,这类劳务市场定位于学历低、年龄偏大、就业面窄的低端劳动力,能更好地满足公司对一线操作人员的招聘需求。
2、进一步拓展校园招聘。
在维护扬州大学、扬州商校、苏州经贸学院、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等既有的校园招聘渠道以外,今年积极拓展并参加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招聘,另外与苏大应用技术学院和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接洽。
3、深化校企合作。
5月份,完成了与扬州商校新一年度的校企合作协议,并邀请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来公司实地参观;6月份,与职业学院签订了“东吴班”的定向培养三方协议书,在去年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公司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4、充分利用赶集、58同城、百姓等免费的信息站发布招聘信息,必要时通过置顶服务,吸引求职者关注公司,获取有用的简历信息和人力资源。
三、招聘费用统计分析上半年共发生招聘费用55940元,费用明细如下表:从现场招聘发生的费用来说,数额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一方面由于娄葑人才市场价格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今年参加的现场招聘绝大部分是园区、市区、新区和娄葑的常规收费场次,而一些免费或收费较少的场次参加较少。
四、招聘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1、一线操作人员仍有较大缺口,部分项目一线人员需求比较紧急。
下半年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一线人员的招聘力度,加强与各分部的协作配合。
针对现场招聘一线人员效果不好的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招聘渠道。
2、兼职招聘员队伍建设尚不完善,流程环节的衔接仍不太顺畅,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3、树立招聘工作的成本意识,加强对招聘工作的成本收益分析,探索符合公司情况,性价比优良的招聘模式,杜绝招聘工作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4、管理人员的笔试、面试工作有待完善,从目前的开放式、主观性强的面试考核方式,向结构化、专业化的面试考核方式转变,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每个岗位的关键胜任特征,使面试考核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这也是今后开展招聘工作的一大课题。
XX年上半年的招聘工作,有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也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投入饱满的热情,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进一步做好公司招聘工作,为各单位及时输送合适的人力资源。
篇三:招聘工作总结报告招聘工作总结及计划一、20XX年招聘情况分析 ................................................ .. (2)1、全年人员招聘情况分析 ................................................ ................................... 22、招聘渠道分析 ................................................ ...................................................3 3、招聘费用成本分析 ................................................ ........................................... 4 二、20XX年招聘工作成绩 ................................................ .. (5)1、招聘成果 ................................................ ................................................... ........ 52、招聘渠道建设 ................................................ ...................................................6 3、招聘计划管理 ................................................ ...................................................6 4、人才测评工具 ................................................ ...................................................6 三、总结20XX年工作不足,改进XX年招聘工作计划 (6)1、招聘制度与招聘流程继续梳理 ................................................ ....................... 62、继续拓宽招聘渠道 ................................................ ........................................... 73、测评工具继续完善和推行使用 ................................................ ....................... 74、分支招聘工作区域化 ................................................ ....................................... 7 5、重新梳理公司岗位说明书,确定重点岗位任职资格 .. (7)一、20XX年招聘情况分析1、全年人员招聘情况分析1)、集团各职层招聘情况分析:全年共招聘人员2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