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技术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模拟电子技术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RC2 C2
+UCC
T2
+
RF RE2
RL uo CE2 –
解: RF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
如果RF不接在T2 的集电极,而是接C2与RL 之间, 两者有何不同 ?
RB1 C1
RS u+–s
+
uiRB2
–
RC1 T1
RE1
RC2
C2
×
T2
+VCC
+
RF RE2
RL uo CE2 –
解: 因电容C2的隔直流作用,这时RF仅引入交流 反馈。
反馈网络
反馈信号
F
•
Xo
输出信号
一个电路中有否反馈,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是否有存在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
(2)反馈元件同时在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中的RE ,RE上既有输入信 号又有输出信号,本身就已担任把输出信号送回输入端的作用。
VCC
RF
RB1
Rc C2
C1
ui
R1
–
正反馈
负反馈
二、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本身的交、直流性质,分为: 直流反馈:只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 交流反馈:只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
判断法:电容观察法
VCC R1
VCC
VCC
RF
CF
R2 RF
R3交流Biblioteka 馈RE直流反馈交、直流反馈
引入直流 负反馈的目的:稳定静态工作点 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目的: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试判断下列电路中反馈支路的反馈极性。
R2
-∞ +
+
ui uo
-∞ +
uo
+
R
无反馈
ui
-∞ +
uo ui
R1
+
无反馈
负反馈
负反馈
RF
uI R1
RP
– +
+
负反馈
u uI
O
RF
R1
–
+
+
RP
负反馈
uO
R1 + uI
– +
+
+ uO
–
–
RF
正反馈
Rf
ui
-∞
R1
+A +
uo
负反馈
R1
ui
5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5.1 反馈的基本类型及分类 5.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5.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5.1 反馈的基本类型与分类
5.1.1 反馈的概念
所谓反馈就是在电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 部以某种方式送回输入端,使原来输入信号增大或减少,并因此 影响放大电路某些性能的过程。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 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 式作比较,称为并联反馈。
思考题:为什么输入回路中以电压形式求和时为串联反馈,以 电流形式求和时为并联反馈?
∵串联时电流相等,是电压相加;并联时电压相等,是电流相加。
串联反馈
50F 2k
+ 30k 50F
正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R2
R6
ui R1
R3
+–A1+ uo1
R4 R5
–A2+
uo
+
RL
R7
电压串联负反馈
R2
R6
R1
ui
R3
– +
+
A1
uo1
R4
–
+
+ A2
R7
电流并联负反馈
uo
RL R5
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RB1 C1
RS u+–s
+
uiRB2
–
RC1 T1 RE1
•
X id
基本放大器 的放大倍数
闭环增益
•
•
Af
Xo
•
Xi
反馈放大器 的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
•
F
Xf
•
Xo
•
••
X id X i X f
•
•
•
X i X id X f
•
•
•
•
•
Af
Xo
•
Xi
Xo
•
•
X id X f
•
(
X
•
o
Xo
••
Xo F)
A
1
•
A
•
F
A
•
•
A
A f
1
•
A
•
F
反馈放大器的一般表达式
试判断电路中的交流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VCC
RB
C1 + + RS
+ ui us
--
VT +C2
+
+
uf RE RL uo
-
-
电压反馈
R1 ui
R2
RF
uo RL
电压反馈
+
+∞
ui
+
+
-
-
RL uo
+
-
uf RF
-
电流反馈
四、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 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i f RF
ui i1 R1
R2
uo RL
并联反馈
并联反馈
R1 ui
R2
RF
uo
RL
串联反馈
四种类型的负反馈组态
重点讨论 交流负反 馈的四种
组态
交流反馈 负 反 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直流反馈 稳定静态工作点
判断反馈类型的口诀:
共发射极电路
集出为压,射出为流, 基入为并,射入为串。
R2:电压串联负反馈
RC
RF
C1 +
RS +
+ uS–
ui
–
+VCC
C2
+ +
RL uo
–
电压并联负反馈
RE — 引入本级 电流串联负反馈
Rf — 引入级间 电流并联负反馈
R3 :电压并联负反馈
R7 :电压串联负反馈 R4 :级间电压并联负反馈
RC1
C+
RE1
+VCC
RC2
+ RF1
C2
RE2
+ + uo
RF
输出
输入
回路
ui
RB2 回路 RE
uo
5.1.2 反馈的分类和判断
一、正反馈和负反馈
根据反馈极性的不同,可以把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增加。 负反馈——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减小。
判断法: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指同一瞬间各交流量的相对极性,在电路图上用 ⊕、 表示。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的步骤是: (1)先假定输入量的瞬时极性。 (2)根据放大电路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关系,决定输出量和 反馈量的瞬时极性。 (3)将反馈量与输入量比较,即可推断反馈的正、负极性。
出,故称为“自激状态”。
放大电路无反馈也称开环,放大电路有反馈也称闭环。
输入信号 (Ui或Ii)
+
反馈信号 (Uf或If)
反向传输
放大电路 A
反馈网络 F
输出信号 (Uo或Io)
正向传输
信号从输入端到
输出端的传输
净输入信号
•
× 输入信号 Xi +
•
X id 基本放大电路
A
净输入:
•
•
•
X id X i X f
–
•
Xf
R1
+
CE2
R2
RB
C1+
+VCC
RC1
RC2
RF CF + C2
+
RE2
CE2
RF1: 电压串联负反馈
RF 、CF : 电压并联负反馈
470k
20F +
600
+
us
–
470 470
470k +6V
3.9k
3.9k
20F +
+
50F
50k
+
50F
+ 100F
2k 2k
+20V 3k 3k
+
50F
8k +
如果RF的另一端不接在T1 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 的基极,两者有何不同,是否会变成正反馈?
RB1
C1
+
RS
us+–
ui RB2
–
RC1
T1
RE1
解:正反馈。
RC2
+VCC
C2
T2
+
RF RE2
RL uo
CE2
–
6.1.3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
1.闭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开环增益
•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