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申请人可参照《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指南》确定的研究方向选题,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本单位的实际自选课题研究。
选题要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切忌大而空,脱离教育教学实际。
课题名称应严谨、规范、简明。
参考指南范围一般不宜直接作为课题名称。
一、2020年度重点研究选题1.新时代全面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研究2.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3.促进学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4.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网络教学研究5.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研究6.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7.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8.提升职业院校服务能力的研究9.完善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10.新时代家校协作长效机制研究11.非义务教育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衔接研究12.大中小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二、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发展1.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3.教育治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5.基础教育各学段教育衔接问题研究6.高考制度改革与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研究7.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9.课程论. 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11.城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结构调整战略研究12.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研究13.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14.解决“择校”问题的现实路径研究15.民办教育生存状况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16. 民办教育分类发展研究17. 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 实施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19.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20. 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研究21.社会实践. 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22. 学校美育开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23. 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24.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践研究25.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研究27. 吉林省中学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实践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研究三、教育管理与办学体制1.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现代教育治理结构的研究2.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3.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方式的研究4.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5. 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和实践研究6. 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7. 发挥名校辐射作用的研究8. 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9. 学校后勤保障体制建设研究10. 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机制研究11. 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的特质、成长规律及办学思想研究12. 学校特色发展研究13.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4. 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研究15. 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研究16. 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教育协作发展、管理机制研究17. 民办学校管理体制研究18. 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19.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1. “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2. 德育课堂主渠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实施研究3. 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4. 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5.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6. 大众传播、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7. 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8. 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利用研究9. 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发展的研究10. 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发展特点和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研究1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改革与创新研究12.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模式的研究13. 师德建设的路径与机制研究14.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的优化研究15. 教师必备心理咨询技能的培养与应用研究16.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及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研究17.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18. 班主任成功教育案例研究19. 中小学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20. 经典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研究21.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22. 学校德育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五、教育评价1. 中高考改革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2.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研究3. 中小学德育评价机制建构研究4. 基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学业评价研究5. 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6. 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研究7. 中小学作业难度及作业负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8. 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9.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10.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督导评价机制研究11. 中小学校(幼儿园)办学质量评价研究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研究13. 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研究14.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15. 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与考试评价改革研究19. 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17. 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18. 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19. 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与测量问题研究六、教师队伍建设1.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 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3.任教非本专业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4. 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发展研究5. 吉林省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研究6. 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7. 优秀教师群体培养机制与途径研究8. 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发展策略的研究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和培训制度创新研究10. 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问题研究11. 科研型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培养研究1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13. 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发展策略的研究14. 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发展研究15.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16. 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补充与培训研究17. 新时代教育家型教师的特质、成长规律及教育思想研究18.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研究七、教学与课程改革1. 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2.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3. 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实施课程研究4.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 特色课程开发研究5. 跨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研究6. 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7. 学科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研究8.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9.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10. 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11.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12.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13. 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14. 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15. 专题教育教学研究16. 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模式研究17. 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研究18. 先进教学方法推广实验研究19. 班级授课制的个性化教学研究20. 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研究21. 教育科研教研成果应用研究22. 艺体美课程教学方法研究2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创建办学特色研究24. 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研究25. 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6.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研究27.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2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29. 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路径研究八、农村教育1.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与控辍策略研究2. 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研究3. 农村薄弱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践研究4.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5. 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6. 农村地区. 薄弱学校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7. 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8. 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研究9. 乡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10. 村学校(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问题研究11. 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途径与策略的研究12. 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3. 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学校合理化布局. 调整的研究14. 农村小学对复合型教师的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15. 运用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实践研究16.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1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18. 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对策研究九、教育信息化1.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研究2. 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3.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结构研究5. 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能研究6. 基于网络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7.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8. 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0.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研究11. . 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2. 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现状及培训策略研究13.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4.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研究15.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16.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十、学前教育1. 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与效果研究2. 城镇化进程中幼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3. 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策略研究4. 全纳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发展策略研究5. 幼儿园各领域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6. 幼儿园有效开发与利用家庭、社区课程资源研究7. 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研究8. 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各类游戏指导策略研究9. 幼儿园特色课程形成与实施研究10. 各类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策略研究11. 以园为本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12. 幼儿园教研活动有效性研究13. 以“学习故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4. 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策略研究15. 园本教研中提高幼儿教师反思有效性策略研究16. 幼儿园与小学有效衔接的策略与评价研究17. 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研究18. 幼儿园有效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策略研究19. 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20.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园长提高领导保育教育能力研究21. 现代管理理念下幼儿园管理体制研究22.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十一、职业教育1.职业学校校企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职业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例及效果研究3.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理论与实践研究4.职业学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5.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发展模式研究6. 职业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实践研究7. 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8. 中职与高职衔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 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10. 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11. 职业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12. 职业学校专业/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13. 职业学校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14. 职业学校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5. 职业学校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实践研究16. 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实践研究17. 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研究18. 职业学校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9.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20. 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1.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22.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3.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建设研究24.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机制研究十二、特殊教育1. 建立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2.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研究3. 特教学校课程改革与实施策略研究4. 对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的研究5. 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研究6. 推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7. “医教结合”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康复的研究8. 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生活化的研究9. 特殊教育学校劳动. 职业教育的研究10. 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11.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研究12. 特教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方法途径的研究13. 特教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研究14. 信息技术与特教学校课程整合研究15.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16. 残障学生教育方法研究17.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建立及指导策略研究18. 残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19.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学校发展策略研究20. 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学研究十三、民族教育1. 民族语文课程教学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研究2. 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3. 民汉双语教育与民族区域建设人才培养的研究4. 双语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研究5. 民族中小学文化认同的研究6.少数民族学校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7. 民族学校“留守”儿童(单亲、无亲)教育的研究8. 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研究9. 民族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的研究10. 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1. 少数民族学校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12. 民族地区跨文化沟通教育研究13. 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发展对策研究十四、学会建设专题研究1.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策略研究2. 新时期学会组织功能、作用的研究3. 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机制创新研究4. 学会组织科研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5. 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6. 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7. 教育科研智库建设研究8. 教育科研教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