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一节冷热与温度1、什么叫温度?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4、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使用温度计应注意些什么?)a、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b、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c、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计作‘℃’。
6、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怎样的?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7、温度下降为什么是先快后慢?答:热水刚倒入水杯时,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就减慢了。
8、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答:温度会继续慢慢降低,直至与室内温度相同就停止降温了。
第二节热的传递1、什么叫传导?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2、什么叫对流?答: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3、什么叫辐射?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注意: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5、加热金属汤匙柄上的蜡,发现:在固体中,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6、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答:木屑在水中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
7、举出生活中热辐射的例子。
答:①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②坐在炉子旁边的人,感觉很热。
8、分析P20图中热的传递方式。
炉子到水壶——传导壶中的水——对流炉中的热传递到四周——辐射第三节加热和冷却1、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答: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2、举出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形态的例子。
答:①糖、蜡烛、松香、巧克力等物体受热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凝结成固体。
②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电影中的雾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3、实验名称: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铜球、铁圈)、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①让铁球恰好通过铁圈。
②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再让铜球通过铁圈。
③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再让它通过铁圈。
实验现象:刚开始铜球能通过铁圈,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圈,冷却后铜球又能通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实验名称: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实验器材: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锥形瓶、染了颜色的水或酒精、水槽、热水实验过程:①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
用胶塞塞紧瓶口。
②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或水。
③把瓶子放入水槽,记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
④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加入热水后,细管内的水面升高了,从热水中拿出来放了一会后,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实验名称: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实验器材:饮料瓶、气球、2个水槽、冰水、热水实验过程:①把气球皮套在瓶口上。
②将瓶放入热水中。
③将瓶放入冰水中。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后,气球鼓起来了,放入冰水中后,气球瘪了,甚至被吸入瓶内。
实验结论: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什么叫热胀冷缩?答: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7、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的。
8、温度计的发明年代国籍发明人职业发明或发现备注1593 意大利伽利略科学家气体的热胀冷缩1603 意大利伽利略科学家空气温度计由于气压原因,不能准确测定温度。
1654 意大利斐迪南酒精温度计与今天温度计的样子一样,得到流传,但没有统一的标准1714 德国华兰海特物理学家华氏温标用‘℉’表示,纯水的冰点32℉,沸点212℉1742 瑞典摄尔修斯天文学家摄氏温标用‘℃’表示,纯水的冰点0℃,沸点100℃9、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答:①弯曲玻璃管。
②炼钢。
③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
④预留铁轨缝隙。
⑤夏天架电线得松一点,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⑥夏天不要给自行车充太多气,以免爆胎。
⑦天冷瓶盖不易打开,可用热水烫一下。
⑧饮料瓶、啤酒瓶不能装满。
⑨火车的金属车轮(靠热胀冷缩原理组装和拆卸)。
第四节吸热和散热1、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和温度计各2个、油、水、表实验过程:①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②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6分钟。
实验现象:同时给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实验结论:油比水吸热快,散热也快。
2、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实验器材:纸盒和温度计各2个、纸板、金属片、表、剪刀实验过程:①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
②各剪一块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金属片,放在纸盒上。
③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实验现象:放金属片的盒子里温度高,放纸板的盒子里温度低。
实验结论:金属片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优于纸板。
3、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答: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5、实验名称:研究深色和浅色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
实验器材:2个同样大小的纸盒(一个表面是白色,一个表面是黑色)、2个温度计、表实验过程:①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一个表面是白色,一个表面是黑色。
②把他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同?③把他们放在阴凉的地方,10分钟后再测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黑色盒子比白色盒子升温快,降温也快。
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
7、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因为沙漠地区的人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会使人感觉凉爽。
8、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第五节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答:①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
②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实验名称:造雨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玻璃片、火柴 实验过程:①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②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有水珠,水珠变大后会落下来。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增大后,由于重力所致降落就形成雨。
3、实验名称:造霜的实验实验器材: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水、2只温度计、冰块、盐、湿毛巾实验过程:①将装有少量水和一只温度计的试管放入易拉罐中,并将其放在湿毛巾上。
②在易拉罐中放入冰盐混合物,使试管完全处于冰盐混合物当中。
③观察冰盐混合物的温度和水结冰时的温度。
实验现象:易拉罐的杯壁上有白霜出现。
实验结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
4、实验名称:造雾的实验实验器材:水杯、冰棒或冰块、温水 实验过程:①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
②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杯中出现了白雾。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水滴,它在自然界中位于低空就是雾。
5、什么叫蒸发?什么叫凝结?答: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6、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空气中的水来自于海洋、湖泊、植物、土壤中的水。
7、自然界中的蒸发现象有晾衣服、晒粮食、海水蒸发。
8、空气中的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小水滴,它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
9、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周围的温度有关。
10、水在什么条件下形态会互相转化?答:①在受热的条件下;②在遇冷的条件下。
固态液态 气态11、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受热遇 冷受 热 受 热遇 冷遇冷答:说明大自然的水是循环的。
12、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答:在自然界中,海洋或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