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火车站站主体围护结构测量方案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9月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4)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 (4)4.1、首级控制网的复核制度 (4)4.1.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4)4.1.2 首级控制网的复核 (4)4.2 地表加密控制点的测量 (5)4.2.1 地表加密控制点的布设 (5)4.2.2 地表加密导线测量 (6)4.2.3 地面加密水准点测量 (7)4.3、地下控制测量 (8)4.3.1地下导线测量 (8)4.3.2 地下水准测量 (8)4.4、趋近测量 (9)4.5、竖井联系测量 (10)5、施工测量方法 (11)5.1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11)5.1.1 围护结构放样 (11)5.1.2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12)5.1.3 车站冠梁及钢支撑测量 (12)5.1.4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2)5.1.5 车站高程控制 (13)5.4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 (13)7、竣工测量 (13)7.1 线路中线测量 (13)7.2车站净空断面测量 (14)8、施工测量保障措施 (14)9、资料的整理与收集 (16)10、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16)10.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16)10.2 施工测量人员准备 (17)11、仪器维护与保养 (18)11.1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18)11.2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8)11.3保管时的注意事项 (19)12、安全保障措施 (20)13、资料报验流程图 (21)14、控制点布设保护及现场标识 (23)15、附图及附表 (24)1、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XXXXXXXXX施工图4、其他相关资料及规范2、工程概况本工程名称为北京地铁14号线13标段,位于东西向的XXX路和南北向的XXX路,工程所处位置详见图2-1。
本工程施工范围包括:一座暗挖车站即XXX站,一座明挖车站即XXX站,两段盾构区间即XXX站~XXX 站区间、XXX站~XXX站区间。
本标段结构总平图及纵断面图见后附图。
车站总建筑面积24065.62m2,盾构区间单线总长2054.65m。
单位工程相互关系图见图2-2。
图2-1 工程所处位置图10845.62平米13220平米图例:盾构始发盾构接收盾构掘进方向本合同段车站车站区间图2-2 单位工程相互关系图XXX站位于XXX路与XXX路交汇的南侧,沿XXX路南北向布置。
车站东侧为北京工业大学,西侧为50m宽的XXX路,南侧为松榆东里天桥。
车站结构总长222.9m,标准段宽度20.9m,顶板覆土为 3.0m,底板埋深19.33m。
主体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两端的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南端设盾构始发井,本站中部设置轨排下料口及盾构。
车站附属结构设有3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3号出入口及1、2号风亭在主体结构东侧,1号风道总长度62.7m,宽度为15.7m,地面设一个5.1m×5.2m新风亭和一个5.9m×3.8m排风亭;2号风道总长度为48.4m,宽度为12.9m地面设一个5m×5m新风亭和一个5m×5m 排风亭。
1、2号出入口在车站主体西侧。
3、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分为地表平面(含加密点)控制测量、地表水准(含加密点)测量、趋近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地下水准测量、明挖车站施工测量、贯通误差测量、竣工测量。
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4.1、首级控制网的复核制度4.1.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本标段业主所交首级控制网精密导线点共48个,二等水准点共12个。
其中在本工程段利用到的导线控制点12个,二等水准点6个,导线点位示意图见后附图。
导线控制点分别为DT[14]101、DT[14]102、DT[14]103、DT[14]105、DT[14]107、DT[14]108、DT[14]109、DT[14]110、DT[14]111、DT[14]112、DT[14]113、DT[14]117。
其中DT[14]101~DT[14]105位于XXX路由西向东机动车道路边,DT[14]107~DT[14]117位于XXX路由北向南行驶机动车道辅路路边。
二等水准点分别为BM[14]49、BM[14]50、BM[14]51、BM[14]52、BM[14]53、BM[14]54。
其中BM[14]49、BM[14]50位于XXXXXX,BM[14]51位于XXXXX,BM[14]52、BM[14]53位于XXXXXXXX、XXXXXXX,BM[14]54位于XXXXXXXX。
水准点均为墙标。
4.1.2 首级控制网的复核交接桩后,我方组织项目部测量队、公司精测队在工程测量交接桩书规定日期内,对地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形成至少二级复核制度,测量精度满足相关测量规范要求。
⑴地表平面控制点的复核对地表平面控制点复核测量时采用附合导线作为本工程的地表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附合导线的导线点利用业主所交导线点,以利于精测结果与设计院成果相互比较。
导线网起始于DT[14]101~DT[14]102,依次联测各精密导线点,附合与DT[14]113~DT[14]117,形成附合导线。
观测仪器为瑞士徕卡TCR1202+全站仪,导线测量时,根据气压表及温度计显示度数直接输入全站仪内,对气压、温度进行改正。
水平角观测采用左右角各3测回,共6测回,在限差范围内取平均值;平距观测采用往返各两测回取平均值。
内业资料直接输入电脑采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与设计值比较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⑵地表水准点的复核水准点复测方法采用附合水准测量,其路线形式为BM[14]49~BM[14]50~ BM[14]51~ BM[14]53 ~BM[14]52~ BM[14]54.观测仪器为徕卡NA2水准仪(0.7mm/km,DS2级)+测微器+精密铟瓦水准尺。
内业资料直接输入电脑采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与设计值比较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在施工期间对地面平面、高程控制网定期进行检测,保证其在施工期间的完整性、正确性,测设施工需要的地面加密控制点,确保其可靠、可用性。
我项目部将对业主所交各控制桩点进行有效的保护,对行人、车辆多处及施工中可能扰动的点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由于施工(或外界影响)必须挖掉、覆盖、遮挡(造成不通视)或扰动的点,测量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事先向监理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使各桩点不受破坏和扰动,确保工程施工和测量的顺利进行。
4.2 地表加密控制点的测量4.2.1 地表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地面加密导线点以业主所交控制点为依据,由于施工范围内的降水及开挖,会在基坑边缘产生沉降,为了防止这些沉降对控制点产生不良影响,控制点布置在开挖基坑外边缘30m以外,沿基坑两侧及线路走向布置。
根据施工需要和现场实际情况,可在施工场地内增设加密控制点,点与点之间必须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不受旁折光等影响及便于观测为原则,尽可能选在避开施工干扰、车流和人流量少、稳定坚实的地方。
所设的加密导线点尽可能和业主所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或同等级的附和导线。
地表加密控制点位置关系见图4-1。
图4-1 地表加密控制点位置关系示意图4.2.2 地表加密导线测量⑴根据规范要求按四等附合导线的作业要求进行施测。
⑵为减少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导线点间的高差不宜过大,视线高出旁离障碍物或地面1米以上,减少地面折光和旁折光的影响。
对于高差较大的测站,采用每次观测都重新整平仪器的方法进行多组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站的最后结果。
⑶用全站仪测量边长时,考虑气象改正和棱镜常数改正。
⑷为保证导线测量的精度,应做好以下几点:1)水平角观测采用J2全站仪,仪器应经过有检定资格的单位检定。
2)水平角的观测,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
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应等于360°,其误差值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2倍。
3)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4)水平角观测中误差≤±2.5",方位角闭合差≤±5n(n为测站数)。
5)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半测回归零差≤8";·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13";·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9"。
6)水平角观测结束后,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mβ=n f f Nββ•1 式中:f 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 ——计算f β时的测站数;N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7)测距时,应在启动仪器3min 后观测;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雾和大风天气作业时尽量避开,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准太阳;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8)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观测次数往返各一次;·总测回数:4;·一测回读数较差(mm):≤5;·单程各测回较差(mm):≤7;·往返较差(mm): ≤2(a+b ×D)。
9)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如下:·方向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 0.1;·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m): 0.0001;·边长及坐标(m): 0.0001;·方位角(″): 0.1。
4.2.3 地面加密水准点测量⑴施测时按规范要求作业,采用单一水准路线,往、返测,取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成果。
⑵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8L mm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 计),如闭合差小于限差,则将高程闭合差按测站数反符号正比例分配到各段水准路线上,求出各高程点的高程。
⑶在测导线时可利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对水准点进行校核。
4.3、地下控制测量4.3.1地下导线测量当车站完成第一块底板砼浇注后,及时埋设永久导线点。
地下车站左右线布设2至3个导线点(中线点),是从基坑边向基坑内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如图4-3所示);定向测量拟利用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要求其垂直角小于30°,导线定向的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定向边中误差应在±2.5″之内。
图4-3 明挖车站导线测量示意图4.3.2 地下水准测量在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中,用高程加密网控制土方开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