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 产业转移(1)

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 产业转移(1)

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2 产业转移(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62分)1. (6分) (2018高一下·鸡泽月考)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属于()A . 原料指向型B . 劳动力指向型C . 技术指向型D . 市场指向型(2)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A .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B .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C .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D .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2. (4分) (2018高二下·仙桃期末) 有“中国瓷谷”之称的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县,其中瓷土储量全国最大,硅灰石储量和品位全国第一。

自2002年开始,法库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政策背景下积极承接广东陶瓷产业转移,形成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产业集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法库县成为“中国瓷谷”主要依赖于()A . 优惠政策支持B . 陶瓷工业历史悠久C . 非金属资源丰富D . 劳动力丰富廉价(2)法库县承接广东陶瓷工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有()A .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B . 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C . 加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D . 促进国际陶瓷产业分工与合作(3)为实现法库县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A . 压缩陶瓷产能B .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C . 开拓国际市场D . 发展环保陶瓷工业3.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表,完成下题。

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比较(1)①类工厂最有可能是()A . 汽车制造厂B . 面包厂C . 电子元件厂D . 甜菜榨糖厂(2)进入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投入构成转变的进程是()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②D . ③→①4. (4分) (2016高二下·玉溪期中)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A . 增加劳动力需求B .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 . 制约制造业发展D .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5. (6分)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 . 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 . 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D . 人地关系已趋缓和6. (4分) (2018高二下·浙江期中) 读与我国相关的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20世纪90年代,美日欧(美国、日本、欧洲)向中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 广阔的市场B . 廉价劳动力C . 便利的交通D . 丰富的煤炭(2)现在,下列工业从中国转移回美日欧的最可能是()A . 精密手表B . 石油化工C . 水果罐头D . 普通服装7. (4分)下图表示1960年位于我国某大城市市郊的一个镇多年三大产业男女从业人员比例变化,读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第二产业中男女就业人数逐年增加B . 该镇所在地区几十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C . 男性从事第二产业人数开始减少的年份比女性早D . 女性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的时间早于男性(2)该镇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A . 就业人口减少导致地价降低B . 人口大量迁出使得总人口不断减少C . 目前第一产业主要为附近大城市供应粮食D . 耕地等土地逐渐演变为住宅用地8. (4分)读三大经济区域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浦东、深圳相比,天津滨海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 利用毗邻长三角的优势,积聚高端人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B . 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C . 利用临近黄河、临海的港口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D . 积极发展传统服务业,引进现代服务业9. (6分) (2018高二下·马山期末) 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A . 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B . 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C . 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D . 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2)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A . 能源密集型B . 劳动力密集型C . 资本密集型D . 技术密集型(3)除图示因素外,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中介,下列因素中中介作用最小的是()A . 家乡投资B . 人际关系C . 娱乐设施D . 政府合作10. (4分)(2018·浙江模拟)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即将面临转型升级。

广东在“区域发展差异巨大,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双转移战略。

该战略包括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

读双转移路线图,完成下题。

(1)引发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A . 地价和工人工资B . 交通和科技C . 矿产和市场D . 环境和能源(2)该战略的实施会()A . 使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B . 造成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更加密集C . 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D .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3)在该战略中的产业转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A . 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B . 珠江三角洲的技术力量较弱C . 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D .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11. (4分)根据该图判断,题目中错误的表述是关于第一产业A .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B . 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C . 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D . 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12. (4分) (2018高三下·惠州模拟) 德国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强国。

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目前仅上海、苏州、北京、广州、深圳等5个城市就集中这类企业总数的65%以上,其中大部分为德国独资企业。

下图为该类企业进入中国的时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德国企业最初进入中国时,其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 科技水平B . 管理人才C . 开放程度D . 经济实力(2)图示时段内,该类企业在华分布的变化反映了()A .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B . 产业集聚效应减弱C . 企业销售重心移至中西部D . 中西部地区研发实力增强13. (4分) (2018高二下·阳高开学考)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图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图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B . 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C . 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D . 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2)图中第Ⅲ阶段,反映了()A . 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B . 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C . 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D . 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3)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A . 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 . 有较便宜的地价C . 有便利的交通D . 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14. (4分) (2018高三上·深圳模拟)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大量转移到新兴经济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暴露出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弊端。

2009年6月以来,政府推出系列措施重振制造业,苹果电脑、福特汽车、英特尔等公司陆续把部分实体经济转回美国本土,“制造业回归美国”初见成效,纳米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产业的布局也逐步展开,因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有所缓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A .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 . 使制造业工人转入高新技术产业C . 会大幅度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D . 使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加大(2)阻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因素是()A . 新兴国家科技研发能力进步B . 国内缺少足够的廉价劳动力C . 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D . 美国提高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3)为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影响,我国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 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B . 加快启动国家制造创新中心建设C . 鼓励我国企业到美国大量投资建厂D . 积极发展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二、综合题 (共8题;共122分)15. (12分)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

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

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 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B . 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C . 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D . 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2)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B .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C .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D . 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16. (15分)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材料二:2014年4月,唐山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获批,该项目的远期目标旨在形成“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盐化工业”的循环经济体系。

目前,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

材料三:有近30万“北漂”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燕郊之间。

近年来,北京许多科研机构和某些制造业迁至燕郊,燕郊借此加快建设“创业燕郊”的步伐。

(1)说出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