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2)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 (4)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3.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8.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9.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10.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____(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
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
比如在上课时,老师让学生能清楚明了的看见实物结合理论学习。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大种类。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
知实际实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观察动植物标本。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实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方式,如教师上课时为了配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教学可以选择相关的视频、图片、模型等进行教学,如地理老师上课时使用的地球仪,言语直观即老师进行用语言描述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言语直观是最常用的。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言语讲解结合起来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感。
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③培养学生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实际。
④发扬民主教学
(三)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连续、连贯、系统的进行。
这一原则贯彻的要求是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顺序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当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欲速则不达”,意思就是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到达目的。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
(四)巩固性教学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如孔子说提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样的名言就蕴含这样的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中贯彻此原则的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形式要多样化。
复习的原则要求即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进行教学,以此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
(五)量力性原则
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是和学生发展水平。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做到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如《学记》所说“语知而不知,虽舌之可也”,译为给学生讲解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的。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教学难度要适中,教学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六)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
其次还应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如古语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夫子施教,各因其材”等语句都体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要了解学生,从实际教学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生发挥不同的特长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也即要求教师能够做到进行教学时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挖掘教育的思想性,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惊醒思想品德教育,把教育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并且教师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八)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①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加强教学的时间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 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讯看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