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发表的唯一的长篇小说,它极大影响了几代美国青年。

小说的经典性在于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敏感、脆弱、愤世嫉俗的青少年的形象,精确地捕捉并表现了青春期所特有的复杂、矛盾、焦虑、彷徨、个性危机等心理特征。

小说从青少年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描述霍尔顿在青春期与社会、成人世界的碰撞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因素入手,来评析霍尔顿的生存困境及回归社会之路,揭示出霍尔顿寻找自我的历程实际上是成熟的历程,是青少年的纯真遭受家庭和社会双重重压作用的结果。

一、身份的困惑
英国当代心理学家威廉·布洛姆指出:“身份确认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内在的、无意识的行为要求。

个人设法确认身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努力保护和巩固身份以维护和加强这种心理安全感,后者对于个性稳定与心灵健康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身份的归属感是人们获得精神平和与安全感的自然诉求。

青少年正处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对身份的归属感要求更为迫切。

生理上的迅速生长使他们渴望心理上的独立,从而逐步确立个体的社会角色。

心理学家艾立克·艾里克森提出过:“确立个人身份是青春期的主要特征,也是走向成人期关键的一步。

身份的确立涉及到自我认知、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确立身份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对身份产生困惑。

一旦他们无法认同社会所赋予他们的身份,就会倍感无所适从,甚至对社会产生消极、抵抗情绪。

霍尔顿正处在这样一个困惑的人生过渡阶段,一个需要确认身份以维系心理安全感的特殊时期。

他正是由于无法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而遭受巨大的困惑,因此,他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都有很大的犹豫性和不稳定性。

这点尤其体现在霍尔顿对待成长和成人社会复杂而矛盾的态度上。

首先,他不愿意像他身边的同龄人那样。

其次,他鄙视那些父辈所推崇的体面的工作,他既不要进“混账军校”里学习,也不要做“混账教师”,这也是他屡次退学的最根本原因。

成人眼中的“伟大事业”在他看来是庸俗的职业,但又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对身份的困惑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

他忽而声称自己应该去当小偷,忽而又想遁世。

最后,他想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使孩子们远离他眼中污秽的成人世界。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想干的就是这个。

”霍尔顿并不是一个彻底而勇敢的反抗社会、批判社会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他始终挣扎在“麦田”与“悬崖下面”之间。

“麦田”是属于儿童的世界,“悬崖下面”是成人的社会,而霍尔顿一直站在悬崖边上,既不能返回童年时代,也不愿与成人世界同流合污。

二、获得新自我的方式:象征性死亡和重生美国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指出“任何回归的尝试都是巨痛的,它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痛苦、精神病症、生理或精神死亡(精神病)。

”当生命的意志遭受挫折之际,霍尔顿就开始逃避,走向了死亡之旅。

霍尔顿在纽约三天的流浪中,他经历了三次象征性的死亡,最终获得重生。

霍尔顿为了琴·迦拉格与斯特拉德莱塔打了一架。

琴是霍尔顿心中完美女孩儿的代表。

他们关系密切,经常一块儿下象棋、打网球,霍尔顿宣称他“对琴理解得像一本书那么透”。

琴很腼腆,在下棋时总把国王放在后排,不肯拿出来用。

霍尔顿反复提到这一细节,反映了琴对生活谨慎、认真的态度。

把这样一个纯洁的女孩儿和性联系起来,简直是亵渎。

因此,听说琴与斯特拉德莱塔这样一个“色鬼”在小汽车后座约会,霍尔顿立刻心神不宁。

更使霍尔顿愤怒的是,斯特拉德莱塔甚至不知道和他约会女孩子的名字。

对斯特拉德莱塔来说,在这个适者生存的世界里,琴不是一个人,而只是满足他欲望的工具。

斯特拉德莱塔约会回来后,霍尔顿急切地想知道琴在约会后是否依然还是那个纯洁的琴,但斯特拉德莱塔拒绝直接回答他,霍尔顿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打了由于菲苾坚持要跟霍尔顿一同去西部,霍尔顿不得不放弃去西部的计划,少年时代的最后一个幻想也随之破灭。

兄妹俩一块儿到了动物园,看着菲苾骑着木马转个不停。

此时,霍尔顿承认担心菲苾从木马上摔下来,但也最终明白孩子并无法躲避这个世界的腐朽事物,危险也只能由他们自己去面对。

时间无法停留,成长的脚步无法阻挡。

在这一刻,霍尔顿感受
到人间的真爱;同时,他也学会了接受并不完美的现实,在不完美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下雨了,他依旧呆在外面,让倾盆大雨将他淋了个透,把童年时代的旧我冲洗掉。

“突然间我变得他妈的那么快乐。

”雨水赋予霍尔顿新的生命,他在雨中复活。

在霍尔顿最终进入成人社会前,他必须先“死”三次。

他的最终回归意味着他对人生有了顿悟,学会妥协并开始接受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

特别是在文章的最后,他能在回顾过去的过程中想念每一个人,甚至他讨厌、憎恨的人,再次表明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从而完成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

霍尔顿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对社会身份的困惑主要是由于迅速的生理发展与相对滞后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不协调所造成的。

他徘徊于生命与死亡的两端,精神失常,是社会的无形逼迫、家庭的冷漠遗忘导致的。

霍尔顿从麦田走到悬崖,想去拯救孩子,那么谁又能拯救他的即将坠落呢?霍尔顿不仅是二战后遭受精神危机的青年一代的代言人,他的遭遇对于指导当今青年一代的成长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