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综合能力测试精选(题本)二○一○年五月综合能力测试这项考试有三个部分,依次为综合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共85道题,总分100分,总时限为120分钟。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
如填涂不正确,责任自负。
请仔细阅读下面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所有试题均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题本、答题卡都留在桌上,等待指示。
4.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这项测验要求你必须严格按照监考人员的指示去做。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请等候监考老师的指示*****************************************************第一部分综合基础知识本部分共60道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60分。
1、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指标测算,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A.富裕水平B.小康水平C.温饱水平D.现代化水平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号召全党要以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把党和国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努力奋斗,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A.发展创新B.改革发展C.改革创新D.全面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A.社会与人B.人与自然C.人与经济D.经济与环境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2010年要把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A.改善农村民生B.推进农村改革C.扩大农村消费D.提高农民收入6、2009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______上下功夫。
A.改善民生B.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C.自主创新D.促进发展方式转变7、我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强调。
A.9%左右好字当头B.8%左右好字当头C.9%左右快字当头D.8%左右快字当头8、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建设的“三个北京”理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理念的是A.绿色北京B.文化北京C.人文北京D.科技北京9、据核算,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美元。
A.两万B.一万五千C.一万D.五千10、建国60年来,我国国际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下列选项中对于重大转变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时代主题认识的转变,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和发展”B.外交理念的转变,从“世界革命”到“和谐世界”C.外交战略的转变,从“一边倒”、“一条线”到“真正不结盟”、“全方位开放”D.外交基本原则的转变,从“独立自主”到“多边合作”11、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5日-18日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中美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______。
A.战略互惠关系B.战略合作伙伴关系C.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D.建设性合作关系1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目前,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_____。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13、建国60年来,我国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我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_____目标的国家。
A.贫困人口减半B.消灭贫困人口C.全部普及初等教育D.消除初等教育中两性差距14、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曾引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这句古训出自A.《诗经》B.《战国策》C.《论语》D.《史记》15、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有教无类”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与应用本部分共包含三个材料,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15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每小题2分,共30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省政府所发《通知》的部分文字,请阅读材料,完成61-66题。
农民有序进城就业,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贯彻国办发〔200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的通知》,各市及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各市、各有关部门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
要(甲)农民进城就业的手续,(乙)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丙)暂住证一证管理。
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进城就业农民和城镇居民要一视同仁。
各市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
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落户的条件。
要研究进城就业农民的住房问题。
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②要充分调动政府职能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乡镇劳动保障、农业、乡镇企业管理等部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劳动力输出数量较大的市,应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
③各市要统筹做好开拓劳务市场、收集发布劳务信息、培训劳务人员、组织劳务输出、协调劳务管理、提供劳务服务和法律咨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跨市劳务工作和乡镇劳动服务工作,积极建立劳务基地,大力发展劳务协作,通过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组织程度。
④要制定扶持政策,规范发展劳务派遣组织,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管理、和维护权益一条龙服务。
完善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介绍服务。
城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积极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对求职登记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有条件的城市,要开设面向农民工的服务窗口或建立专门的服务场所,集中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要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对接机制,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各市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主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要充分发挥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职能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优势,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准备进城务工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鼓励农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鉴定要尊重农民意愿,任何单位不得强制农民工参加收费鉴定。
农民工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负担。
各级财政要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用于补助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要让农民工直接受益。
61、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A.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B.进一步做好城市农民工的管理工作C.进一步落实中央政策精神,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D.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劳动需求,加强对农民工管理62、第1自然段下划线部分“为了贯彻国办发〔200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的通知》”的规范的写法应当是A.为了贯彻“国办发〔2003〕1号”文件精神B.为了贯彻(国办发〔200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的通知精神C.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D.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的通知》63、根据文意,第2自然段划线部分的甲、乙、丙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取消、清理、实行B.清理、取消、实行C.清理、实行、取消D.实行、清理、取消64、第2自然段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A.对进城就业农民要严格执行户籍管理制度B.在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C.取消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D.要切实解决进城就业农民的住房问题65、按照文意要求,文中①②③④划线部分使用标点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66、下列选项中与第5自然段文意相吻合的是A.用人单位要开展对务工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B.认真组织务工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C.要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给予财政支持D.加强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培训工作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本部分包含两个社区工作案例。
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每题1分,共10分。
案例一:社区交往是社区居民所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
目前,社区居民的社交活动范围比较狭小,多限于邻里之间的熟人社交;社交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餐桌社交、电视社交、宠物社交和网络社交。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丰富精神生活空间成为居民的普遍需求。
让社区居民(尤其居家型居民)体验到社交的丰富性、新颖性和生动性,享受到社交乐趣,具有生活的充实感,这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自2004年年初以来,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办事处以“一节一室一馆”为载体,大力推进“文化型社区”建设。
第一,邻居文化节的主题是“我们都是好邻居”。
其含义是:社区的大邻居(驻区单位)、小邻居(家庭)、老邻居(本地居民)和新邻居(新的居住者)都要成为“好邻居”。
邻居文化节由10大板块构成:关心关爱、巾帼风采、绿色环保、邻里互动、大家同乐、快乐成长、知识普及、鱼水情深、体育健身和联动参与。
第二、城市发展博览室。
和平街街道建起了“城市发展博览室”,通过实物、模型、说明、照片,展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轨迹、城市与百姓生活、宣传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