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层住宅调研报告

多层住宅调研报告

多层住宅调研报告这个学期是我学习建筑学的第六个学期了,这学期我们同样有两个设计要做,第一个就是多层住宅设计。

一、对住宅的理解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

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在法律上,住宅是指供一家人日常起居的、外人不得随意进入的封闭空间。

住宅按层数分分为单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按产品性质分: 普通住宅,别墅,公寓,花园洋房, 高层住宅分为: 单元式高层住宅 :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塔式高层住宅 :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通廊式高层住宅 :以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以上这些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住宅的定义。

而柯布西耶曾经说过: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由此可见,建筑对于人们的居住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任务书的理解我们这次要设计的是多层住宅,而任务给我们推荐了五个设计主题:1、“New Urban Courtyard”:院落是中国传统空间形态,院落住宅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理想住居。

在当今中国高密度的城市中,城市院落住宅能否在文化环境和空间环境上得以存续,如何存续?本主题应强调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院落空间引入多层住宅内部的可行性思考,并给出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2、“Informal”:按习惯的方式,构思出的空间和形态是规则的(formal),规整的模式并不在与其丑陋,而在于他们不具有挑战性。

我们早已了解它们许多的组合,即使我们不厌倦这一认知,它也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刺激。

我们对美学和智慧的追求需要一种起码的刺激,这样才能促使我们去看去想更新的东西。

本主题应强调“异规”(informal)多层住宅形态和空间的探讨。

3、“Green Residential,Low-carbon Life”: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住宅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绿色生态住宅是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的一种居住概念,意在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也是未来住宅发展的主流模式。

本设计主题旨在认识绿色生态住宅的特征,探讨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模式。

4、“Private Space”VS “Public Space”:住宅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现代城市的住宅,为了营造便于内部交往的氛围,以及发挥配套设施规模效益,除了房屋内部的空间,其余的空间往往是成员共同享有的,共有领域已经成为评估住居环境质量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指标。

不过空间的公共性和私有性,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是相对的关系,绝对的公共性和绝对的私有化策略都是行不通的。

本主题探讨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地配置。

5、“Design for All”:对残疾人和其它身体障碍人士的关注,是社会进步和公平的重要体现。

另外全球各国皆面临“人口老化”的社会问题,事实上老化问题,不单是平均年龄、人口结构上的数字,新的生活形态与社会现象带来许多未知的挑战,这是设计领域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本主题即探讨多层住宅“通用设计”中与身体及心理相关的空间、形态、细部设计问题。

在拿到任务书之后,我首先对这五个主题做了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查阅,并具体的思考了每个设计主题的内涵和目前的发展趋势。

虽然有五个设计主题,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冲突,而且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突出自己所选的主题,同时可以涉及其他的主题。

下面我就说一下我对各个主题的认识吧。

首先是第一个主题,城市新院落这个设计主题。

面对现在建设用地的紧张以及国家对别墅项目的叫停,如何拥有一个可以供自己休闲娱乐的空间成了现代人的向往。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早已迈向了城市郊区化的阶段。

庭院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几千年得居住习惯都是拥有一个自己的院落。

而现在人口的高度密集化和用地的紧张,让很多人实现不了这个愿望了,特别是那些住在多层或者高层的人们,在自己的住处根本没有办法接触自然或者活动。

所说现在很多设计都引进了入户花园和屋顶花园,但那些只能称为景观,并不能叫做院落。

而我们这次的这个主题就是探讨把院落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如何引入多层住宅乃至高层住宅中,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近自然,可以在自己的住处进行室外的活动。

对于这个主题我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也准备做这个主题。

“异规”,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非常的陌生,我也是这次做住宅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我才知道,院落自己以前是接触过这样形式的建筑的,只是当时不知道他们的设计思想就是异规。

异规最著名的就是cctv大楼和鸟巢等一些国内外非常有名的公共建筑,这些非常有名的建筑都是异规建筑,当然了一些住宅也是异规的。

异规这种设计思路是非常开发人的思维的,建筑学的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主题的。

因为这种设计思路可以尽情展现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是需要把握的一点是,异规并不是异类,造型可以看起来夸张,不遵循正常的轨迹,但是必须要有合理的结构做支撑。

所以这个主题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对我们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非常有好处的第三个主题是绿色设计,低碳生活。

这个设计主题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主题,同时也是人类各项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是越来越少,如何更好的节能就成了人们一个永恒的课题。

而建筑行业又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所以建筑节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现在的许多所谓的绿色设计就是一些高端技术的堆砌。

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的时候是非常昂贵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建造的时候并不能节能,在运行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出现各种问题。

我们这次的设计所探讨的是如何把那些低端的技术甚至是没有任何技术而言的建筑设计的节能并且环保。

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使建筑和自然结合,让建筑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利用大自然的各种条件。

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往往都是很节能很环保的,而且使用的时候又是非常舒适的。

比如我国比较有名的窑洞就很好的利用了土地层得温度差,使窑洞内往往在没有任何取暖和制冷设备时就能达到冬暖夏凉。

还有我国的土楼等一些民居,都很好的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使建筑使用起来节能环保。

这就是我们这次这个设计主题的一个参考方向,如何能在低技术的情况下实现绿色环保,让人们在使用的时候过上真正的低碳生活。

第四个设计主题就是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

这个设计主题也是非常宽泛的。

毕竟任何一个建筑都存在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

就拿现在的住宅建筑来说吧,小区内的绿化和交通空间就属于的公共空间,而每套房子又是属于各个业主的私有空间。

在一套房子内,客厅、厨房、卫生间等都属于公共空间,而各自的卧室又属于各自的私有空间。

我觉得我们这次要探讨的是如何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更好的融合起来,让人们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关于这个主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马赛公寓了。

当时柯布西耶是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为了更好的解决人们的居住和活动的问题,他当时就提出把社会、自然融入到公寓中。

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希埃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

没有任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

当然,马赛公寓对于现在人们对于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的思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毕竟成功的把住宅建成社会是一个非常具有探讨价值的课题。

我认为,我们这次主要的主题是考虑如何把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更好的结合起来,同时应该解决把如何公共空间引入住宅内的问题。

第五个设计主题是通用设计。

这个主题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以前设计时可能也会多少考虑到一些这方面的东西,但是没有仔细的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通用设计是指对于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是尽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的一种创造设计活动. 通用设计又名全民设计、全方位设计或是通用化设计,系指无须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环境及通讯。

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如何能被失能者所使用,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

我们这里所讲的主要是指建筑的通用设计,通用设计有它的几大原则:原则一:公平地使用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产品的设计应该是可以让所有人都公平使用的。

原则二:可以灵活地使用设计要迎合广泛的个人喜好和能力原则三:简单而直观设计出来的使用方法是容易理明白的,而不会受使用者的经验,知识,语言能力及当前的集中程度所影响原则四:能感觉到的信息无论四周的情况或使用者是否有感官上的缺陷,都应该把必要得信息传递给到对使用者原则五:容错能力设计应该可以让误操作或意外动作所造成的反面结果或危险的影响减到最少原则六:尽可能的减少体力上的付出设计应该尽可能得让使用者有效地和舒适地使用,而丝毫不费他们的气力原则七: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尺寸,使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提供适当的大小和空间,让使用者接近、够到、操作,并且不被其身型、姿势或行动障碍的影响三项附则1.可长久使用,具经济性2. 品质优良且美观3. 对人体及环境无害这几项原则很好的诠释了通用设计的真正内涵。

当下在我们中国大陆通用设计还不是很普及。

这主要是受我国几千年思想的影响。

按照我国现在的情况,很多人住不起房,当房奴,主要是因为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这种想法是现在的工薪阶层住不起房的真正原因。

就拿香港来说吧,因为香港的地少,房价就更高,很多人一辈子都是租房住,根本买不起房子。

这样香港的公寓内的人口流动性就特别大,为了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香港的很多设计都是通用设计,这些在很多发达城市都是有体现的。

我们这次设计的主要考虑方向就是如何更好的发挥空间的作用,使人们在住宅内能真正感受到设计师的才华。

以上就是我对五个设计主题的理解,我这次选定的主题是第一个设计主题:城市新院落。

我会把这个主题主要和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这个主题结合起来做,当然设计的时候肯定也会考虑到其他主题的应用。

三、调研所得我们这次住宅调研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东方今典,一个是国宝花园。

当然真正的内部户型的参观就是去了我们学校的德园家属楼,叶老师家。

首先说一下我在东方今典的一些收获。

我在二年级做别墅的时候就去东方今典调研过了,那时候东方今典还没有竣工,我们可以进入里面参观他们的户型。

东方今典位于洛河东边,小区内还有人工湖和小区内景观小溪,这些在现在的住宅小区内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东方今典附近的环境是非常好的,它周围的微环境应该也是非常舒适的。

进入东方今典的楼盘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些别墅造型的多层住宅。

这些多层是以砖红色为主色调的,给人一种稳重和接近本质的感觉。

进到里面我们主要观看了多层和高层的立面设计,以及小区内的环境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