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免疫疗法
脱敏疗法
防止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
物较少,常采用:
①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
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②病毒唑气雾剂,对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疗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气雾吸入,每日2~3次。

发作期
1、寒性哮喘证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加减:咳嗽甚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化痰止咳;哮吼甚加射干、僵蚕、地龙祛痰解痉;喘促甚加代赭石降逆平喘;若表寒不甚、寒饮
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性哮喘证
【症见】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
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
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主方】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杏仁、前胡、生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虎杖、桑白皮、射干、瓜蒌皮、枳壳等
3、外寒内热证
【症见】气喘,喉间哮鸣,咳嗽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喷嚏,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面色红赤,夜卧不安,无汗,口渴,
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指纹浮红或沉紫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主方】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法半夏、生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鱼腥草、炙甘草等
加减:热重加栀子、虎杖清肺热;咳嗽重加桑白皮、前胡、紫菀
肃肺止咳;喘促甚加射干、桑白皮泻肺平喘;痰热重加地龙、黛蛤散、竹沥清化痰热
【症见】气喘,喉间哮鸣,持续较久,喘促胸满,动则喘甚,咳嗽,痰稀、色白、易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滞少华,神疲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沉迟,指纹淡滞
【主方】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加减;偏于肾虚者,用都气
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偏于肺实者给予紫苏子、杏仁、前胡、法半夏、陈皮、肉桂、丹参、紫菀、款冬花、党参、五味子等。

偏于肾虚者用山茱萸、熟地黄、补骨脂、怀山药、茯苓、款冬花、紫菀、法半夏、细辛、胡桃肉、五味子、炙麻黄、射干等。

肺实肾虚并重时二方配合
使用
加减:动则气短难续加紫石英、诃子摄纳补肾;畏寒肢冷加附片、淫羊藿温肾散寒;痰多色白,屡吐不绝加银杏、芡实补肾健脾化痰;
发热咯痰黄稠加黄芩、冬瓜子、金荞麦清泄肺热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主方】玉屏风散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常用药】炙黄芪、白术、防风、党参、五味子、茯苓、法半夏、橘红、炙甘草等
加减:汗出甚加煅龙骨、煅牡蛎固涩止汗;喷嚏频作加辛夷、蝉
蜕祛风宣窍;纳谷不香加焦神曲、炒谷芽、焦山楂消食助运;便溏加
怀山药、炒扁豆健脾化湿
2、脾肾阳虚证
【症见】喘促乏力,动则气喘,气短心悸,咳嗽无力,形体消瘦,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腹胀,纳差,夜尿多,便溏,发
育迟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固摄纳气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黄、淫羊藿、怀山药、茯苓、白术、胡桃肉、五味子等
加减:虚喘明显加蛤蚧、冬虫夏草补肾纳气;咳甚加款冬花、紫
菀止咳化痰;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固摄
3、肺肾阴虚证
【症见】喘促乏力,动则气喘,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咳嗽无力,盗汗,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面色潮红,午后潮热,口咽干燥,手
足心热,便秘,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治法】养阴清热,敛肺补肾
【主方】麦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麦门冬、北沙参、百合、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怀山药、紫河车、牡丹皮等
加减:盗汗甚加知母、黄柏育阴清热;呛咳不爽加百部、款冬花润肺止咳;潮热加鳖甲、地骨皮清其虚热看了"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