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墩柱作业指导书样本

墩柱作业指导书样本

墩柱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
大沽南路立交二期工程C、 D线主线桥, 北起地铁一号线陈塘庄高架车站以南, 南与地铁一号线复兴门高架车站毗邻。

本线共有墩柱74个, 其形式为: 1.4m×1.2m的矩形抹圆角墩, 墩柱最高的为: 19#16.087m, 最低的为: 4.55m, 高度变化较大。

2、气象特征
天津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晴朗气爽, 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以冬季最长。

全年平均气温为13.10C, 全年最冷为1月份, 月平均气温为-3.90C ~5.70C, 夏季最热为7月份, 平均气温为25.60C ~26.40C, 最热高达
39.60C。

二、墩柱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计划配备2个施工班组, 一台吊车及其它小型机械设备, 2套模板进行施工。

模板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大块定型钢模板组拼, 方木加固。

分段平行施工, 计划10月12日~11月15日完成10个墩柱, 其余墩柱于完工。

三、施工方案
为保证墩身及盖梁混凝土表面质量, 墩身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块定型钢模板一次拼装成型, 盖梁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板。

墩身均采用模板一次支立成型, 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

盖梁与墩柱采用分两次浇注的方法施工。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罐车运输, 墩身及盖梁混凝土采用吊车配合串筒或溜槽的方式进行灌注,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四、墩身施工
1、墩身施工工艺
为保证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 墩身采用定型模板整体拼装成型。

墩身混凝土采用一次成型的浇筑方法。

( 1) 墩柱钢筋绑扎
墩柱主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 墩柱钢筋在承台浇筑前按照设计要求预埋定位。

墩柱施工前, 应对墩柱范围内的承台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处理, 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为止,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绑扎墩柱钢筋, 安设垫块, 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墩柱钢筋较高时, 搭设支架避免其倾斜; 同时在绑扎钢筋时, 要避免产生钢筋扭曲的情况。

墩柱钢筋绑扎完后进行自检和隐蔽检查。

然后根据所放的墩柱轴线, 弹出墩柱轮廓线。

( 2) 模板支立
墩身采用自行设计的定型模板, 一次拼装成型, 然后用汽车吊一次吊装就位。

模板拼装前, 对每块模板进行打磨, 达到表面光洁、平整。

模板接缝夹双面胶密封条。

小错台打腻子刮平, 刷清漆两道, 防止漏浆、粘结。

要求拼装成型的模板无错台、接缝紧密、装饰缝平直, 脱模剂涂刷均匀。

模型按放设好的位置, 一次支立到位, 并调整好位置、垂直度。

墩柱加固底部用方木使模板与承台预埋筋间形成顶撑, 圆形墩采用抱箍加固, 矩形墩采用角钢、方木肋加固, 墩柱模板四角用缆风绳加固。

施工前, 模板内采用方木进行内撑,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灌随撤。

( 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罐车运输, 吊车配合串筒或溜槽的方式进行灌注, 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 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振捣时要仔细、快插慢拔, 不得过振、漏振、欠振, 并避免碰触模板, 每层振捣时须插入下层10cm, 振动棒振动范围每次应压半圆, 且避免碰触钢筋及
预埋件。

墩身混凝土一次浇注, 不留任何施工接缝; 当灌注高度大于2m时, 采用漏斗、串筒或其它下料措施配合工作。

浇筑混凝土时, 设专人检查模板及墩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 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墩顶进行收光。

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 要及时覆盖塑料布, 并洒水保证其表面湿润, 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进行拆模。

拆模时要轻吊轻放, 以防模板变形。

墩柱结构允许偏差值( mm)
2、墩柱外观质量控制
墩身的主要外观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墩身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错台、涨模, 蜂窝麻面、缺棱吊角、露筋、裂纹等质量缺陷情况。

为了保证墩柱的外观质量, 使工程结构物达到内实外美, 采用各种措施, 提高工程质量, 主要措施有:
( 1) 、墩柱全部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 保证模板的整体刚度满足施工要求, 不产生受力变形。

( 2) 、模板表面平整度, 光滑度均符合要求, 无坑洼、锈蚀、麻
点或划痕等情况。

拼接时紧贴密合。

( 3) 、墩柱模板缝在加工过程中要保证紧密、平整、不漏浆, 使用过程中加强保护, 以防连接处变形。

( 4) 、模板采用在地面组装, 整体吊装, 一次到位的方法支立, 以减小模板的拼装错台, 板缝间夹双面胶条, 防止漏浆。

( 5) 、模板每次使用前须对内部进行打磨、除锈, 由于采用的是新模板, 第一次使用前先用水泥粉进行重复涂刷4—5遍, 避免模板与混凝土表面的粘连, 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洁度。

( 6) 、模板支立前应在内部涂脱模剂, 涂刷要均匀, 由一侧向另一侧均匀进行, 防止漏涂, 厚薄不均。

( 7) 、模板支立好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如有推迟需对模板进行覆盖, 再灌注时需重新进行检查, 清理模板面, 然后才允许进行施工。

( 8) 、模板支立要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在四角采用吊锤控制。

( 9) 、严格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 10)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一般控制在7—10之间, 并保证其有良好的和易性。

( 11)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罐车运输, 一次浇注, 不留任何施工接缝; 当灌注高度大于2m时, 采用漏斗串筒或其它下料措施配合工作。

( 12) 、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振捣时要仔细、快插慢拔, 不得过振、漏振、欠振, 并避免碰触模板, 每层振捣时须插入下层10cm, 振动棒振动范围每次应压半圆, 且避免碰触钢筋及预埋件。

对于边角处要加强控制, 避免出现露骨情况。

( 13) 、浇筑混凝土时, 设专人检查模板及墩柱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 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墩柱顶面进行收光。

( 14) 、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 要及时进行养护, 覆盖, 气温低时要采取保温措施。

( 15)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拆模时要轻吊轻放, 以防模板变形。

( 16) 、拆除模板时要加强对混凝土面的保护, 防止碰坏、划伤混凝土面。

( 17) 、拆模后立即采用塑料布包裹并洒水养护, 确保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 18) 、模板每次用完均须进行表面平整度的检查、拼装密合度的检查, 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 19)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 对接缝处进行清理, 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渣, 保证接缝处平整。

3、墩身的拆模与养护
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 要及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 覆盖时不得损伤混凝土表面。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时而受损时方可进行拆模。

拆模时要轻吊轻放, 以防模板变形。

拆模后对墩身立即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确保混凝土质量。

4、回填
墩柱施工完毕后, 回填基坑至原地面, 回填方法及要求同承台基坑回填要求一致, 回填填料采用石灰土( 12%) 进行。

五、盖梁、墩帽的施工
本桥部分矩形墩上带牛角墩帽, 墩帽采用与墩身分两次施工的方法。

1、地基处理
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盖梁的施工, 盖梁施工前先对地基进行处理。

基坑回填完毕后对盖梁支架范围内的地基
基础进行整平压实处理。

然后进行承载力的试验, 根据所得数据与设计承载力判断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满足要求, 可直接进行支架的搭设, 如果不满足施工要求, 采用石灰土进行填筑, 填筑厚度30cm左右, 压实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同时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的稳定, 必须将地基作成人字坡, 以利地面排水, 场地水直接引入场地排水系统中。

避免基础受水浸泡软化, 影响承载力。

基础填筑时每边要加宽1.0m, 并保证碾压密实, 在施工中严禁侵入。

2、模板支立
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 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至新鲜混凝土面,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盖梁、墩帽模板的支立。

盖梁、墩帽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板组合而成, 支撑采用可调碗扣式脚手架。

3、钢筋绑扎
模板支立完毕后进行盖梁、墩帽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时, 由于竹胶板有易划伤、易燃烧等缺点, 因此绑扎钢筋时底部应先用小方木垫高, 避免拖拉钢筋时划伤板面; 钢筋焊接时, 应在局部采取衬垫铁皮隔离的措施, 避免焊渣灼坏板面。

钢筋绑扎过程中加垫塑料垫块, 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罐车运输, 混凝土输送泵灌注。

灌注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一次连续灌筑, 灌注顺序为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推进。

工艺斜度以30°~45°度为宜,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浇筑混凝土时, 设专人检查模板及墩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 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墩台顶面进行收光。

模板拆除遵循先拆非承重部分, 再拆承重部分的原则, 承重模板和支架的拆除, 按规范要求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