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定位
老师,提到这个词儿,一些人可能会想到会想到辛勤的园丁,想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顶顶的高帽,一句句的赞扬,真是压的老师这个职业喘不过气来。
这些磨出耳朵茧的说词真是让人厌烦,我倒要反问,辛勤的园丁,那是要把那些未来的花朵修剪的整齐划一,失去个性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谁又去为老师们塑造健康的灵魂呢,哦,那肯定是他的老师了,哎呦,我去,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老师们就应该为了自己的工作而透支健康,透支生命吗,总得讲点儿人权吧。
这些说辞把老师的职业和人格扭曲了,不应该再用这些说辞去定位老师了
那么什么是老师呢,我觉得首先要在承认老师是一个有些有肉,有爱有恨,有缺点,有不足的人,这样一个前提下来谈老师。
老师没必要在讲台上做出一副为人师表,道貌岸然的样子,这样只能拉开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愿意接近。
能站在讲台上只不过是选择了这个职业,能够答疑解惑也只是术业有专攻,比一般人经验更丰富而已,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的继续发展自己的职业。
记得我们学校的孔子像下有几个字,学博为师,德高为范。
意思是作为一个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想成为模范榜样,要有高尚的品德,高尚的品德不好找到标准,也不好评价。
但是我觉得学博为师,这是对老师的一个准确要求,单说学习这一块吧,以我的经验,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的个性,任课教师的能力。
还有容易被忽视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状态,饮食睡眠习惯,甚至这些容易忽视的因素,在长期影响和重大的考试发挥中能起到更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这就要求老师除了要专精于自己的学科教育,提炼教学技巧和学习窍门之外,还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比如与学习有关的大脑科学,针对青少年和交际的心理学,必要的健康养生学问等等。
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才能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干涉,让学生少走弯路,避免死读书,成绩不提高的现象,记得暑假时候,教一个外国语的男生,身体偏瘦,上课没有精神,爱犯困,后来通过交流和了解,终于帮他摆脱了手淫的毛病,另一个科技中学的男生,身体偏胖,也是上课没有精神,爱犯困,我嘱咐家长每天早起给他煮一份儿提神醒脑的粥,这些方法对这两个学生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受到了家长对我的肯定和信任。
提到老师,相对的就是学生,老师的定位就离不开学生,所以我局的老师有两重角色,第一重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有学者的态度,那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准确把握,对教学教法的专攻钻研,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辅助;第二重是和学生之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就如同帮助朋友摆脱困难那样义不容辞,和学生交流沟通就如同和朋友谈天说地那样惬意,学者的态度使学生产生信任,朋友的心态使学生产生亲近,一个受学生亲近和信任的老师必然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一位成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