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英语学习方法之我见---新高一SB2 unit 3教学案例萍乡中学王新群根据本单元的结构设置,笔者将教学过程的内容安排如下: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热身与讨论4.写作5.动口,动手,动脑6.观看与思考一.独立自主学习(learn individually and independently)埃德加.富尔再《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而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学生很容易一味地追求考试的高分数,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而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具备各种各样的学习能力,才可能从容地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构成,而笔者认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
1.让独立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教师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由“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再进入到“老师指着走”的阶段。
如BOOK2 UNIT3 computers中的warming up部分,老师没必要从头至尾详尽地介绍每一时期computer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对此话题了如指掌,于是就安排学生进行信息搜索,把每个人知道的有关computer development的资讯汇集到小组长那进行整合,花15-20分钟的时间让各小组互相交流,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快速有效地收集整理信息并传达给其他组成员,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又让老师减轻教学负担同时获得更优质更广泛的教学资源。
2.纠正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老师要及时有针对地发现指出并帮其纠正。
如高一学生在学UNIT3 computers的reading部分时,第一眼看到标题“Who am I?”,大部分的学生会作出如下反应:这是一个谜语。
这是讲述一个人,或者“I am a computer”。
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think outside the box(框外思维),任何时候都不要限制想象的翅膀飞翔。
此处文章的中心为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其次,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采用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词典等习惯。
老师首先要告之学生这样阅读的不利影响,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阅读速度,获得的信息也支离破碎。
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一句句阅读进行连贯性的理解,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再次,学生的阅读目的不能只满足于顺利完成comprehending部分的理解练习,阅读后,学生要像童年时听故事一样,听完后能把这同一故事讲给其他人听,把阅读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能有效地表达出来,这就真正达到了阅读的最佳效果。
二.合作学习(learn cooperatively)新课改教材每单元的learn about language部分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最佳场所。
本部分的任务是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和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学生三,五人一组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与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这一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处是他们可以随时发现自己或同组伙伴所犯的错误,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纠正,并且会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学生从同组合作伙伴身上及活动中又能学到更多超出本节任务的知识。
如exercise3部分“my story”,有一学生这样讲述自己的故事:When I was young I was crazy about MP3. At the time my interest began, I hoped to get one. But I couldn’t, because my family couldn’t afford it. Over time I decided to borrow one. As time went by I couldn’t borrow one any more. Much to everyone’s surprise, I stole my friend’s. I was excited and played with it all day and all night. I couldn’t concentrate on my lessons and at last everyone knew the truth. I felt embarrassed, regretted and said sorry in public.从故事的内容来看,前半部分完全吻合课本中的示例,可后半部分却不再符合规范了,此时老师不要责怪学生偏离要求了,而应该就此鼓励他,这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属于有感而发,而且学习的创新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习不就是要学以致用吗?三.热身与讨论(warming up & discussion)新课改教材中的热身部分常常是通过问卷调查,看图讨论,思考问题等多种形式引发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中心话题。
本单元的话题是computer,热身部分则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计算机的发展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看图讨论来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史。
通过让学生想象未来的计算机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1.图片展示与词汇学习根据热身部分的图片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按顺序来展示图片,并指导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片中所展示物体的英语单词。
此时注意对IT领域熟知的学生是可以顺利地说出这些英语单词,因此教师可以要求这些学生拼读这些单词并写在黑板上,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学习。
2.解读图片,大胆预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副图片,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或由学生自主介绍每副图片的时间背景。
要求学生思考计算机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与发展过程,并预示想象接下来的发展。
该步骤可由学生分组讨论,由各组代表依次发言,对于本组的想象结果进行清晰描述,给出合理理由,教师应鼓励各种形式的想象结果。
3.讨论与辩论1)讨论(discussion)以第一副图片abacus(算盘)为引入,提出现在社会上“珠心口算”的培训热,甚至许多家长将自己几岁大的孩子送去学习“珠心口算”,这与全球的“计算机热”又形成鲜明对比。
让各组学生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选取主题为“计算机优缺点”的辩论。
2)辩论(argument)此活动关注的是计算机的使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考虑到班级人数较多,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开展辩论,每几组分享同一观点。
在辩论的准备过程中,各组互相交流,确定辩手,每人熟悉自己的职能。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讲解辩论赛的相关知识,并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身边的例子为论据。
如课堂上正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给教学带来的便利,而一旦电脑出问题又将影响教学进度等等。
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全面认识计算机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从而指导自己在生活中合理使用计算机。
四.以计算机优缺点为主题进行写作(writing)在激烈的辩论后,双方更加明确自己的观点,且通过交流聆听,学生对于计算机优缺点的全面了解更加深化。
此时可以要求学生课后作文,充分利用组内搜集的材料以及辩论时听取的意见与观点。
指导学生在写前列好提纲,设置段落,每一段的中心要明确。
再将点扩成句,将句连成文。
在辩论中,观点主要分为:计算机优大于劣或劣大于优。
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提出自己中立的看法。
如一分为二地谈论计算机的优缺点,如its convenience, high efficiency as well as its harm done to people.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如许多高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彻夜泡网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后给出自己的看法和结论,即计算机本身不是问题,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
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考虑标点,用词,语法,创意,描述是否清晰。
在进行学生习作讲解时,可归纳出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并加以分析纠正,这对于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
此外,可以留出几份最佳作文通过幻灯片在全班进行批改与展示,以鼓励作者,激励其他学生。
五.动口,动手,动脑(think and create)新课标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
对学生深入了解后,我们会吃惊地发现学生的才能和潜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因此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开动脑筋,发挥潜能,运用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尝试带有IT特点的作品创造,如机器人等,并对自己的作品用英语进行介绍(可以本单元的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后的表格为参考信息)。
这一步无疑是对全单元主题的升华,也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然在进行该部分任务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时间,原材料等方面的局限性问题,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PPT的形式或其他文件形式展现自己的产品,而不一定要出具实物,同时鼓励确实有此制作能力的学生动手制作。
这项活动可在全班进行分组操作,作品完成后由组代表用英语介绍该作品的特点及用途等。
在准备过程中,如遇不会表达的词汇,可由组员查阅字典或某些产品的英文说明书。
对IT领域有着浓厚兴趣及丰富知识的学生无疑将成为班级的典范。
教师完全可以期待这类学生会有好的表现,这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这类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同时对于其他学生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六.观看与思考(enjoy and think)针对新课标中提出的“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要求,在这一部分,笔者设计了观看电影,从电影中学习与思考的活动。
众所周知,美国可以说是在IT领域走在世界前沿的国家。
美国的科技产品及其产品中折射出来的丰富想象力无不令人咋舌。
美国体现高科技的电影代表作之一是《乔尼5号》,片名正是机器人主人公的名字。
该片不仅仅向世人展示了其高超的科技制作水平,也体现了机器人乔尼5号追求与人类一样平等权利的人性特色。
对于观看该片的学生可以称得上是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
有教师认为,给学生观看电影是让他们玩耍,而不是学习,给学生那么多时间看电影不值得。
而笔者认为,恰恰是通过看电影,欣赏图片等这类声相物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更为迅速地掌握英语在情景中的运用,这比学生阅读记诵英语还要更为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