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的新课改实验与以往的课程实验相比较,发生了许多根本性
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
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
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
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
能力的过程。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
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有
了一些不够成熟的思考和探究。
一、“教师上岸”怎样实现
首先需要重新来认识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过去,人们会敬佩地把
教师认为是“园丁”,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随
着教育资源和规模的不断发展,这些观念早已经不符合今天新课程
改革的要求了。新课程改革充分重视人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要求教
师改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让学
生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并形成良好的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 英语课堂教学要做到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强
烈兴趣,就必须得从课堂导入开始来精心营造热情洋溢的课堂环
境。课堂导入就是教师教授新的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
识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顺利进入学习
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是教学成
功的催化剂,它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为
当堂课的内容教学做好铺垫,它既能直接影响教师授课的效果,又
能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接受效果。
二、“学生下水”如何推进
“教师上岸,学生下水”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敢于说英语,善于说英语,乐于用英语与
他人交流,最终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然而这一
模式是否取得成功还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依据。高
中阶段是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取得发展
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和家长的关心不够、
社会上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学校里还存在着不少对英语学习感到困
难和失去信心的学生。因此,英语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地进行语
言教学, 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班上的后进生。具体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要爱学生,信任学生。教师要认识到,后进生由于学习太差,已
习惯了“冷遇”、“白眼”,对学习往往抱有消极态度。如果教师能
从一些细小的事情入手,关心他们,信任他们,是很容易感染和激
励他们的。有时候,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课后
耐心的辅导,都会成为师生间相互信任的桥梁,成为后进生转变的
一个重要转折。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
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对所学内容不
感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责怪学生不想学英语是不公平
的,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善于结合教学对
学生进行开导,使学生懂得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学习动
机。还应该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愉快有趣的活动
中去。
3.多给学生机会去体验参与活动成功后的喜悦。教师在课堂上应尽
量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机会。例如:每节课开始前利用三
至五分钟进行英语运用活动,内容可以是讲故事、英语才艺表演、
英语短剧表演等。这样精彩的内容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让学生
们在开怀一笑中,释去学习的疲惫而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同时,
教师还可以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课堂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后
的喜悦。
总之,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
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
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
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自主、合作、探究”的
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
应持之以恒,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只要给学生以学习主人公的地位,
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主的种子,着力于教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法,就能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从而我们的教学也会越来越
成功。
注: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新课改下高
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为by〔2011〕g282。
(责任编辑周侯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