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知识点归纳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知识点归纳


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 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 展真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世界是由因果链条 组成的大机器
辨证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 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派别: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个人的主观意识。“我思故 我在”、“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便是宇宙”
意识具有能动性的特征。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 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 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
反映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变,无物常驻
三大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人民大众的立场)、观点(自然、社会、思维规律 的科学认识,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 结)和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 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造客观世界、能够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 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是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几个要点:
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劳动处于基础的地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 足而知荣辱”
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意识的能动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离开 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空间位置和 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 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 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 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两种错误的时空观: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康德的先验时空观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 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 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什么是物质?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不是具体的事 物,而是指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于物质性
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并不是有了大脑就有意 识,社会实践(劳动)是意识得以可能的关键。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
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对应章节)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消亡。不能以时间是否最新、形式是否新奇作 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唯物辩证法体系主要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 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所组成的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实 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属性,矛盾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矛 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 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 性质和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 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的集中概括。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 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 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一种人类以外的意识所决定,如绝 对精神和上帝。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基督 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永恒的上帝。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 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人的思维可以把握外在的客体。(绝大多数哲学 家)
不可知论:人的主观思维无法把握外在客体。(康德、休 谟)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涵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 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 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 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三大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水”、“世界是一团 永远燃烧着的活火”、“世界的本质是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