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的讲解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
复句分类一、转折关系: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尽管……可是(但是)……例: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虽然……但是……例: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却…… 例: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然而……尽管……还是…………但是……虽然... ...却既然......也......二、假设关系: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行升旗仪式。
假使……便……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要是……那么…… 例: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闯祸。
(2)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
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如果……就……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即使……也……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倘若……就……要是……就……倘若......便......三、并列关系: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一边……一边……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既……又……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一会儿……一会儿……又... ...又... ...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 既……又,不是……而是、四、递进关系: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何况…………甚至……五、选择关系: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 例:下课了我们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 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 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与其……不如……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六、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 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首先……接着……然后……再……又先……再……先……然后……接着……最后…………于是……七、条件关系: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例: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说明: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 例: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例:无论风吹雨打,我们都坚持到学校学习。
(说明: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不管……也…… 例: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不论……也……八、因果关系:概念: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所以……例: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由於……因此……例: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道数学题。
既然……那麼(就)……例: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要是……那麼……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假设句和条件句有相通的地方。
假设句中包含着条件的意思,条件句中也包含着假设的意思。
如:1.如果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2.只要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第一句是假设句,但是“你去跳舞”也是“他就高兴”的条件;第二句是条件句但是“你去跳舞”,并不是已实现的事实,而含有一种假设的情况。
它们的区别,一是用的关联词不同,二是前一句着重假设,后一句着重条件。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却…………是……是……常见错误1、错用例:他只知道吃喝玩乐。
为了玩游戏,就花了妈妈一个月的工资。
【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2、搭配不当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只有”与“才”搭配,应把“就”换成“才”】3、辨别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
譬如像“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
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或句子组成的句群。
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注意事项A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B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
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C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1.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
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D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
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
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
例如: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
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
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
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E不要乱用关联词例如: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乱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乱用“但是”,应删去。
一、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内。
“不仅……还……”、“虽然……还是……”、“尽管……还……”、“因为……所以……”、“只有……才……”、“宁可……也不……”。
“重载货车驶过桥面时,行走在桥上的行人能够感受到大桥的轻微震动,伊犁河对岸建成火电厂后,拉煤的货车更让大桥不堪重负。
2004年伊犁河二桥开始在距离大桥以西不远的下游修建,并在2007年建成通车,桥梁路面全长1580米,桥面宽27米,成为新疆目前跨度最大的钢构式公路桥。
既……又……”、“不仅……而且……”、“如果……就……”、“不是……就是……”、“不管……总……”、“一边……一边……”、“可是”、“因而”、“并且”、“所以”。
还有,一边,一边,一边。
用好关联词可以大大提高句子的美感,使句子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