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人的形式感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包含节奏、韵律、均衡等感受。
2.节奏:是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3.人对节奏的认识,是在什么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的劳动过程中4.内容:是指事物的全体组成部分,及其特性、内部过程、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统一。
5.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6.审美形式:是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一级构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7.形式美具有哪些形式法则?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对称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8.韵律一词最初出现于哪个领域:诗歌9.解释比例与尺度的基本概念比例构成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尺度是一种衡量标准,涉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性。
10.形式美:形式美是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11.分析理解对比与对称的概念对比是对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肌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对称是事物的结构性的原理,它是一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它使事物在空间坐标和方位的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性质。
12.生态美:与满足人的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13.生态美与自然美的区别自然美是大自然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审美价值,它可以满足人们一种情感寄托的“畅神”或“比德”作用,成为一种激发情感共鸣的对象或道德的象征物. 生态美是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态审美需要,在这里审美主体是融入其中的,构成直接参与者。
14.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在高科技时代,对技术美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①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②对技术美得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③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的特征;④美哉和谐。
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⑤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15.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作出的审美反映和精神建构,他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将人的感受,审美经验和人生理想舞台化和客观化,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16.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
17.谈谈生态美与自然美的区别答生态美是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的审美价值。
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
与自然美的不同在于其价值构成中,主体的需要的性质是不同的,自然美是大自然自身具有的一种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情感寄托,人在自然美的形成中只是旁观者;而生态美则是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态审美需要,其审美主体是融入其中的,构成直接的参与者。
18.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
生态美只有内在于生态系统中才能感受到,也只有人通过生态过程本身才能感受到。
生态审美涉及整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对象世界的交融与和谐。
19.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饰等的设计。
20.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人时刻处于某种社会实践中,所以人具有一种形式感,可以通过形式因素的感知产生特定的审美经验,形式感构成了人的审美感受的基础,它是人的审美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
所以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
21.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是否矛盾的?这不是矛盾的,这正是美学所研究的美感的矛盾二重性问题,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
美感的社会功利性与个体心理的直觉性是并存的,这说明审美活动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反应方式,人的感官虽然是个体的,具有超功利性,但经过长期的文化教养,也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感官。
例如人的形式感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觉形成的,人们会产生审美愉悦,这种形式美构成了一种秩序感,为社会带来明显的功利效果,这里便体现了主观直觉的非功利性与客观的社会功利性是可以并存的。
22.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叫做艺术美,对艺术美的感受离不开艺术形象和艺术媒介。
在设计中学会运用艺术抽象,艺术抽象是一个使意象脱离物象的实在性的过程。
23.评价一件产品“实用就是美”这句话是正确的吗?试述其原因不正确。
一件美的产品并不单单是说其实用性,还包含其他方面的信息。
评价产品的美否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产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否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二是产品是否具有功利价值,是否具有适用性。
要严格区分两者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这样才能克服“实用就是美”的错误倾向。
24.审美活动具有哪些本质特征?①审美是人们诉诸感性直观的活动,不论在艺术领域、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凡是作为审美的对象。
都具有可感知的形象性,审美是对形式的观照;②审美具有超越直接功利性的特点,不以追求某种实用目的为动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或功利的需要;③审美判断是人们对于对象作出的审美评价;④审美活动是一种感受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过程。
25.作为审美的形式,具有哪些特质?具有两种特质:①材料的同质性,就是说只有以节奏、旋律等音响形式才能进去音乐的同质媒介中,而色彩、明暗等视觉形式并不能进入音乐中区,只能进入绘画等视觉媒介中;②对审美感受的激发作用,作用在于,审美形式可以传达出一定的观念和情感意蕴。
26.统觉:指知觉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融合的过程。
27.构图:构图就是形的组合,是对绘画形象的整体建构,在中国画的六法中,称为“经营位置”,是绘画创作的关键。
形的组合是由块面和体积组成的结构,通过时空关系揭示出一种情感意义,使艺术取得情感特质和符号形式。
所以说,构图一方面联系着各种形体的组合,令一方面涉及作品的立意和构思。
28.解释变化与统一的基本概念变化是由运动造成新形式的呈现,它可以以渐变的微差形式或序列化形式构成不同的层次。
统一性是指整体的统一性,是任何设计构图的基本要求。
多样性的统一构成和谐,有完整之美,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
29.何为对比与协调?1对比是对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肌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2协调则是将对立要事之间调和一致,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刚柔相济,动静与虚实互补,使不同性质的形式要素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和稳健的审美感受。
30.虚与实:是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恶搞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
31.对称与均衡的基本概念:对称是事物的结构性原理,对称是变换中的不变性,他使事物在空间坐标和方位的变化中保持某种不变的性质。
均衡则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或称平衡,如在大小,轻重,明暗或质地之间构成的平衡感觉,它强化了事物的整体统一性和稳定性。
32.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33.技术美的审美价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现代技术产品是科学成果和人的劳动物化。
作为技术美,它的审美价值应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产品是运用自然规律所完成的技术创造。
技术的可能性成为人们审美创造的现实物质基础。
其次,作为人的劳动的物化,在产品中凝结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它把人的理想、欲求和情趣通过人的活动而注入到产品之中,从而体现了技术美。
34.简述技术美与功能美各自的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技术美是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而功能美是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技术美展示的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美与真的关系,而功能美则展示了物质生产领域中美与善的关系。
两者是从美的根源和内涵的不同层次作出的考察,只是从不同视角对产品审美价值进行的界定。
35.区别形式与形状的概念形式就是事物的本性和现实,在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事物的全体组成部分,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形状是简单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事物的轮廓线形成的。
由于物体的运动和方向的变化,可以使同一形状产生不同的形式。
36.作为城市景观的生态审美内涵包括几个方面?①生活环境的洁净感和卫生状况;②环境的宜人性,可以给人以心理和生理的舒适感;③道路的畅通和交通的发达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状态;④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等都关乎社会生态。
37.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指人类日常使用的语言。
是人类在交往中形成的第一种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38.符号:以某种媒介来指称或表现另一事物的信息载体。
39.解释语构学的概念:符号学中研究符号之间结构关系的学科。
40.传播:信息由发送到接受的过程,有不同模式和多种组成要素。
41.对理论符号学的研究起来奠基作用的是哪位哲学家?美国哲学家查•桑•皮尔斯42.影响信息(或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哪些?①所传播的文化必须具有共享性;②传播关系的建立;③传播媒介的运用④传播方式的选择构成符号的三要素是什么,并简单的加以解释?媒介(M)用作符号以表征一定事物;指涉对象(O)是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具体对象;解释(I)是解释者对符号的理解或说明。
43.符号和信号的区别何在?符号的种类如何划分?信号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一种即时的物理刺激,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却不具有客观的指称;符号是由三种要素构成的:媒介、指涉对象、解释。
任何符号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互关联地组成一个符号系统。
信号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与信号之间存在一种自然地联系,而符合却是人为设定的表征系统。
从符号媒介如何表征对象的角度,可以在对象指涉方面将符号划分为:图像符号、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从符号媒介的性质上可以将符号分为:性质符号、单一符号和规则符号;从符号的解释关联中可以将符号分为:名辞符号、命题符号和论证符号。
44.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符号学研究的是谁?索绪尔45.“建筑与设计产品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共同点:都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统一体。
不同点:建筑重在内部使用空间的创造,设计产品则重在外部使用空间的创造。
两者同样具有传播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46.产品语言作为一种形象化符号,如何表现它的意义?产品语言作为一种表象符号,不仅具有认知功能,而且也以它的形象特征和意义蕴含而具有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