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教案-国学加油站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教案-国学加油站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部编版

国学加油站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熏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蒙学的喜爱;
2、通过节选讲解,让学生积累中国的国学经典语段。

【教学重难点】
1、老师讲解之后让学生去熟记、理解、背诵经典语段;
2、激发学生对中国国学的兴趣。

【教学用具】
故事卡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设置法等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导入(10分钟)
1、国学《百家姓》课前扫盲(详见PPT)
2、提问法导入。

(大家知道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吗?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文化名人呢?大家又知道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些朝代呢?......)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流传下来许多智慧的瑰宝,这些智慧的瑰宝能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还有的会教会我们记住历史,认识很多的字......
3、引入国学的概念。

二、过程(100分钟)
第一篇:蒙学之冠——《三字经》(40分钟)
1、首先让学生字形背诵《三字经》里的任意片段,并且加以小组奖励。

2、老师播放《三字经》全文朗读音频资料(5分45秒左右开始)。

3、老师范读《三字经》节选,并注音。

4、小组朗读大PK
5、老师逐句逐句讲解节选的《三字经》并提炼出中国的朝代顺序。

,要求学生背诵朝代顺序。

6、课堂检测学生对提炼出来的朝代顺序的记忆。

小结:《三字经》蒙学之冠,里面呈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仅有着深入浅出的历史介绍,更有为人处世的这里启示,所以熟读《三字经》是必要的。

第二课时:60分钟
第二篇:识字宝典——《千字文》(20分钟)
1、老师介绍《千字文》的由来
《千字文》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

南朝时期,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请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地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2、老师播放《千字文》朗读节选,学生正音。

3、小组朗读大PK
4、每组选择十个不认识的字,小组间相互交换,三分钟后派代表听写,听写最高分组胜利。

小结:认识更多的字,才能读更多的书,《千字文》就是古代小孩识字的宝典。

第三篇:品行训文——《弟子规》(25分钟)
1、首先让学生字形背诵《弟子规》里的任意片段,并且加以小组奖励。

2、老师播放《弟子规》全文朗读音频资料。

3、老师范读《弟子规》节选,并注音。

4、老师讲解《弟子规》,并附上相应的故事
5、要求学生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三、完成习题《我是国学通》
《我是国学通》的答案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三字经》《千字文》
3、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4、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5、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6、夏、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后期分为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