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师: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关于“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为了方便同学们回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题,一起来看:
1、找出下面立体图形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图略)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答案后,相继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2、出示教材第106页第9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答,说说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师:这么多图形,如果我们想把它们分类的话,你打算怎么分,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老师觉得都很有道理,其实所有关于图形的学习,都属于空间几何范畴,这部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我们也就有必要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以便于加深同学们对它的认识。
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如果本学期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圆、观察物体)
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上)
课题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复习“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
3、引导学生熟练运用知识树、大括号等不同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复习整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复习,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巩固提升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当堂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
(2)直径是半径的2倍。()
(3)直径是园内所有线段中最长的。()
(4)π=3.14()
2、求出下列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1)r=2厘米
(2)d=5厘米
3、一个时钟的分针长30厘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它从数字“1”走到“5”,分针的尖端走过了多少厘米?扫过了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追问判断题目所求是面积还是周长的方法。




图形与几何
1、认识
周长
2、
圆面积
3、圆的应用
教学重点
梳理关于圆及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架构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梳理知识的同时,如何架构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具及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预习
新课
一、情境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形,一起来看:
教师出示课件: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师:能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你真太了不起了,那么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这个同学的整理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老师觉得你们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那么在这个整理中有没有什么优点值得你今后借鉴呢?
生自由回答。
三、复习观察物体的知识
那么今天我们就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复习。
二、复习关于圆的知识
1、师:首先来看圆,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你们完成了吗?
现在就请你把你的整理拿到小组中去,和你的小组同学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和补充。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们的复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指名汇报
师:把我们平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整理时提出来,提醒我们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想法好吗?(好)既然大家都认可了那就请大家回想一下,圆这一单元里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回答。
师:关于他的整理,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4:我们在整理时还应该关注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推导方法,因为我觉得和公式对比,这些方法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以后推导别的图形的面积。
生1:(用大括号形式展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是把圆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这单元的知识点一共有三个,分别是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师:认真倾听之后,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整理。
生2:我觉得他们组整理的不够全面,其实这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圆的应用,还有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半圆的周长不等于圆周长的一半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