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肺炎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年龄(≥65岁) 合并基础疾病:慢阻肺、DM、AIDS、恶性肿瘤或血液病等 存在异常体征:意识障碍、体温≥40℃或<35℃ 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 WBC>20×109/L或<4×109/L 、
SCr>106µmol/L或BUN >7.1mmol/L 、 X线胸片等。
ICU:重症肺炎
诊断要点
1. 症状
突然畏寒、发热
咳嗽、咳痰 可伴胸闷胸痛 2. 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 典型体征:肺实变体 征 触诊—语颤增强 叩诊—浊音或实 音 听诊—肺泡呼吸 音减弱;可闻支 气管呼吸音及湿 性啰音
3. 实验室及 其他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 胸部X线检
呼吸困难(病变范 围大)

评估严重程度
目的:选择门诊/住院/ICU治疗 门诊:约80%CAP可门诊获得成功治疗 住院:
药物降温
来比林
双氯芬酸钠栓
糖皮质激素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衣物干燥; 监测体温和血压,预防脱水休克; 鼓励患者补充电解质,钾和钠等; 如需补液,年老者注意补液速度; 用药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作好记录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一般护理:环境,饮食
有效排痰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咳嗽,咳痰,正确搜集痰标本
3.病毒性肺炎: 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
4. 真菌性肺炎: 如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5. 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立克次体肺炎、肺包虫性肺炎等。 6. 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等。
二、按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 炎症初起在肺泡,经肺泡 间扩展,累及肺段的一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通常并 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 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3.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炎症为主,病变累及支气管壁及 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肺泡壁。
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淋雨受寒、过
度疲劳、醉酒等诱因。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长
期卧床者应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随时咳
出气道内痰液。易感人群如年老体弱者、慢性病人可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预防发病。
疾病知识指导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肺炎知识的教
育,使其了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指导病人遵医嘱按
物理降温 冰袋降温: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注意观察接触
部位皮肤色泽,避免冻伤
酒精擦浴:30 ℃,25%-35%乙醇,200-300ml
近心端——远心端,每侧3min,全过程20min以内
温水擦浴:32-34℃温水,2/3满
冷湿敷:3-5min换一次,持续15-20min
物理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二、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也称院外肺炎,是指在 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 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传播途径
为吸入飞沫、空气或血源传播。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简称医院内肺炎,是指病 人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小时后 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的肺炎。
意识障碍
我国成人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呼吸频率>30次/分
PaO2<60mmHg, 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血压<90/60mmHg
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治疗要点
抗感染+对症+支持
肺炎治疗 最主要环节
护 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道分泌物多、痰液黏稠、
胸痛、咳嗽无力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体温过高
1.休息与生活护理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饮水1-2L/d;心脏病或老年人
注意补液速度 3.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4.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症状,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用药护理:注意事项
肺炎的护理常规
定义
肺炎(pneumonia)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
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 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肺炎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G+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需氧G-细菌(肺炎克雷白杆 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 2.非典型病原体性肺炎: 如支原体、军团菌和衣原体等。
4) 2小时内送检
5) 无痰患者,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导痰
6) 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或更换)前 进行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病情监测
抢救配合:1.体位:中凹卧位
2.吸氧:中高流量(PO2>60mmHg) 3.补充血容量 4.用药护理
血容量补足:口唇红润,肢 体温暖,收缩压>90mmHg, 尿量>30ml/h 血容量补足后,尿量仍 <20ml/h,尿比重<1.018,应 警惕肾衰竭的发生
有效排痰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胸背部叩击法★
吸入疗法:湿化和雾化吸入★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坐位,身体稍前倾 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
屏气3~5秒 连续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使痰液排出 用手按压上腹部,也可帮助拍痰
病人侧卧位
胸背部叩击法
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 扣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
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频率每分钟120~180次,每次扣击5~15分钟 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防止窒息 避免湿化过度: 防止感染
吸入疗法
观察各种吸入药物的副
作用
指导标本的留取
痰标本:
留取下呼吸道标本,防污染
1) 晨起清水漱口3次
2) 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 无菌容器加盖
疗痛等症状及时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