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中国能源形势

当前中国能源形势

周柏屹 | [课程标题] | [日期]中国能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性报告〖当前中国能源形势〗1981-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大体上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半,198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895亿吨标准煤,2000年上升到9.79亿吨标准煤,20年翻一番。

2001以来能源消费总量高速增长,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9.9亿吨标准煤,短短8年时间能源消费总量又翻一番,能源消费的增量是1981-2000年消费总量的2.1倍。

但是,中国能源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人均能耗大约为1.5吨标准煤,不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1/3。

2008煤炭生产量为27.2亿吨,比2000年净增14亿吨,8年时间生产能力增加1倍以上,平均每年新增煤炭产能2亿吨。

2008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3亿千瓦,是2000年的2.9倍,平均每年新增容量6500万千瓦,年增长率为14.3%。

2008年石油净进口量接近2亿吨,是2000年的2.64倍,净增12424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12.9%,对外依存度由33.8%上升到51.3%。

2008天然气产量达到761亿立方米,是2000年的2.8倍,年均增长13.7%。

●单位GDP的石油消耗,中、印仍高于美国●人均石油使用量,中、印仍远低于美国从2002 年起,我国开始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并逐步由部分地区季节性缺电发展到全国持续性缺电,2005 年1 月缺电达到最高峰。

据统计,2005年,我国用电量达到2475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 。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2005 年我国电力供需整体依然偏紧,最大电力缺口达2500 万千瓦左右。

2006 年我国仍然要面对严峻的“电荒、煤荒、油荒”。

为了解决这一迫在眉睫、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加大能源建设投入。

早在2004 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曾透露,各地上报的能源建设计划十分庞大,全国待批电力项目共计13 亿千瓦装机容量,并且都要在2020年前建成,而目前全国装机容量仅为3.8 5 亿千瓦,这些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从根本上突破“能源瓶颈”,到底是开源——投入电厂建设重要,还是节流——提高能源效率更符合实际?有一组对比数据可以说明我国“能源荒”的原因所在。

据统计,我国能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6% ,但单位产值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

目前我国G D P 只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

我国单位产值所耗能源是美国的4.3 倍,德、法的8 倍,日本、瑞士的11 倍。

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 D P 是中国的10 倍。

到2020 年,我国G D P 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 亿千瓦。

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 ,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 0% 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

这说明,不是电力建设落后,而是能源利用率太低!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 DP 的5% ,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 DP 的10% ,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 亿元。

按中国当前的能源使用效率推算,当中国经济再翻上一番,甚至几番时,地球上谁还有能力供应能源?另一方面,低能源使用效率还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

2003 年我国总发电量为1.9 万亿度。

电是清洁能源,可有多少人知道,占我国发电量8 3% 的燃煤电厂每发一度电,需要排放1.2 千克二氧化碳、9 克二氧化硫、4 克氮氧化物。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污染源之一,全世界8 5% 的二氧化碳新增排放来自中国,中国环境污染指数超过世界平均值2 倍。

另据世界有关组织公布,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前20名城市中,中国已由2002 年的13个增至2003 年的16 个。

污染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国G D P的3% (约合3000 亿元)。

实例以珠三角为例,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从19 9 0 年的39 万吨增至2003 年的360 万吨以上;全年酸雨量为42.2% ,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25 毫克/立方米,工业漂浮颗粒也大大超出正常标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珠三角近年越来越多的灰霾天气无不与污染有关,据专家推算,每年二氧化硫造成的污染给造成珠三角近40亿元的经济损失,已对广东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

我国环境污染压力已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

而全国各地不断兴建的大型燃煤电厂无疑让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以珠三角为例,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从19 9 0 年的39 万吨增至2003 年的360 万吨以上;全年酸雨量为42.2% ,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25 毫克/立方米,工业漂浮颗粒也大大超出正常标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珠三角近年越来越多的灰霾天气无不与污染有关,据专家推算,每年二氧化硫造成的污染给造成珠三角近40亿元的经济损失,已对广东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

我国环境污染压力已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

而全国各地不断兴建的大型燃煤电厂无疑让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能源依赖进口将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安全。

1973 年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日本、美国这两个石油进口大国经济遭受重创。

我国节能潜力巨大。

深圳市节能协会曾对深圳工厂、商场、写字楼、酒店、机关、医院等数百家单位作过能耗调查,据统计,深圳节能潜力约在总能耗的25% 以上。

有100 多家单位委托协会为其能耗评估,并提供节能方案,并委托协助监理工程实施,方案完成后的实测结果也证实平均可节省能源费用25% 以上,而投资在两年内就可收回,也就是说,节能投资的回报率在50% 以上。

在美国和日本,5 年内收回投资的节能项目就是好项目。

节能产品使用期长,回报长期而稳定,本身没有风险。

假设把低效率使用的能源及污染损失合计价值为3 万亿人民币,投入节能项目,每年回报按1.5 万亿计,两年即可收回成本,20年内回报达13.5 万亿!这还只是经济回报,至于生态环境回报,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另外,节能1 千瓦电力平均只需投资1 千元人民币,而建一千瓦的发电系统需1 万元人民币;一般电厂建设周期约在1 年以上,节能改造工程则只需数天或几个月。

因此,节能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好事提高能源效率,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先进行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然后进行粗放型管理,这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尽管改革开放已二十多年,市场经济已比较成熟,但观念上的改变并非一日之功。

尤其是对节能的认识还没有改变。

这决定了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仍保留了计划经济的许多特征,所以我国还没有走出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要转变观念,健全节能机制,政府机构首先要带好头。

2002-2003 年,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深圳市节能协会参与了对南山区政府部门的能耗调查。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政府机构每年电能消耗为全国总电量的5% ,相当于8 亿农民一年的电量能耗!与这一事实相应的是,许多政府大楼没有安装电能计量装臵。

相比之下,美国新上任的总统要求将政府能耗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各部门能耗必须有详细考核标准,节能超标则有奖励,反之就会被处罚,这样政府机构能耗成本就比较低。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制定一套考核标准来控制政府部门耗电量,这将大大提高节能率。

以大力宣传,营造全国节能风气,倡导全社会节能观念,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最直接途径。

节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应从自身做起。

节能需政策开路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对节能生产企业以及参与节能改造的用能单位建立鼓励制度是促进节能的另一个途径。

我国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针对节能生产企业,可以采取减免税收和节能贷款贴息等政策,切实减少节能企业负担,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另一方面,针对用能单位,可以通过节能贷款贴息、自筹资金实施节能项目,给以补贴,通过改拉闸限电为用电负荷控制等政策引导用能单位积极参与节能技术改造。

因此,要提高节能率,就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将利益与节能直接挂钩,让个人、单位、国家都能从节能事业中获得应得利益。

实际上,在这些利益中,国家受益最大,其次是单位,最后才是个人。

如实施一个节能项目,部门或单位每年可节省电费100 万元,该项目在10 年内可节省1000 万元,除去成本200 万元(按两年回收率)余8 00 万元,应奖励该部门或个人8 万元(1% )。

而国家至少减排了1000 万千克二氧化碳和9 万千克二氧化硫。

但由于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大部分节能项目还要给“回扣”(这也是导致伪劣产品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种节能改造并没有广泛推动起来。

国家对实施节能项目进行公开奖励,不但能提高项目质量,还能调动相关人员节能积极性,推动节能工作迅速开展。

节能对企业来说,就是要使其意识到节能可带来切实的效益,但要从生产流动资金拿出钱出来搞节能项目,难度极大。

一般要先向银行贷款,这首先需要房产抵押或担保。

但珠三角有些中小企业是无房产的(租厂房),所以政府应用政策引导市场建立合理的节能商业模式因此,要提高节能率,就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将利益与节能直接挂钩,让个人、单位、国家都能从节能事业中获得应得利益。

实际上,在这些利益中,国家受益最大,其次是单位,最后才是个人。

如实施一个节能项目,部门或单位每年可节省电费100 万元,该项目在10 年内可节省1000 万元,除去成本200 万元(按两年回收率)余8 00 万元,应奖励该部门或个人8 万元(1% )。

而国家至少减排了1000 万千克二氧化碳和9 万千克二氧化硫。

但由于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大部分节能项目还要给“回扣”(这也是导致伪劣产品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种节能改造并没有广泛推动起来。

国家对实施节能项目进行公开奖励,不但能提高项目质量,还能调动相关人员节能积极性,推动节能工作迅速开展。

节能对企业来说,就是要使其意识到节能可带来切实的效益,但要从生产流动资金拿出钱出来搞节能项目,难度极大。

一般要先向银行贷款,这首先需要房产抵押或担保。

但珠三角有些中小企业是无房产的(租厂房),所以政府应用政策引导市场建立合理的节能商业模式再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近20 年来我国建设的房屋有9 5% 不符合我国建筑的节能标准。

对设计者来说,使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的结构、老产品是保险的,因为节能产品手册上没有的东西,谁用了,出了问题就要负责,而节能没有成为一个强制性规定,这些设计者认为不必去冒险。

对于房产开发商来说,盖房子要是为了卖出去,使用节能产品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