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交互式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1.(10).16
·151·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16 期
学方式。交互式地 理 课 堂 富 有 启 发 性、互 动 性,适 应 新 时 期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交互式教学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 一) 师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 堂的组织者,拥有绝对的权威,支配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 学活动中属于从属、被动的地位。而交互式教学通过师生的 积极互动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双向的交互性,师生间、生 生间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双向互动。在课堂中发挥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 学 生 的 主 体 积 极 性,使 教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内和课外形成多维的活动关系。 1. 教师的角度。在交互式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起到了主 导作用,但不再 是 主 体 作 用。 在 课 堂 中 教 师 可 以 是 组 织 者、 参与者、监控者、示 范 者、信 息 提 供 者,并 随 时 根 据 情 况 变 化 而转变角色。这就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具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更要具有扎 实的专业知识,在平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备课和设计教学过 程。 2. 学生的角度。在交互式的地理课堂中学生不是被动 的接受知识,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学生课前的 预习和准备活动,课 后 的 复 习 都 是 必 要 的,并 在 课 堂 中 积 极 互动交流,更大限度的发挥语言的信息交流作用。在教学过 程中师生双方进行民主平等探讨,师生在交流中形成知识的 融合,观念的趋同,完成知识的构建。进而有助于建立和谐、 平等的师生关系。 ( 二)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交互式地理课堂中的教 学问题是组织教 学 的 关 键,课 堂 问 题 的 设 置 旨 在 启 发、引 导 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 系。向学生提问则是将需要内化建构的知识外显应用的过 程。一个问题的提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并且为问 题 的 解 决 提 供 一 个 大 致 的 方 向,对 学 生 的 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引导。 1. 从教学内容中提炼教学问题。中学地理作为一个基 础学科,在学科内 容 上 具 有 显 著 的 整 体 性 和 关 联 性,便 于 地 理教师设计教学 问 题,找 到 设 计 教 学 问 题 的 切 入 点 和 主 线, 就此把教学内容 更 系 统 化,有 利 于 学 生 理 解 吸 收 知 识 点,构 建知识体系。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区域 的开发与整治,人地关系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贯穿整本教 材的主线。问题的设置可以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切 入点进行设计。必修三本部分的教材内容,每节的内容编排 基本按照统一的脉络: 区域的发展现状、区域发展存在的问 题、区域整治的措施。区域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区 域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个思路,以鲁教版必修三《资源开发 与区域可持续 发 展———以 德 国 鲁 尔 区 为 例 》本 节 内 容 为 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鲁尔区的发展现状时,联系本册教 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去设计教学问题,便于找到教学内容
确性及英语语感 会 相 应 增 强。 所 以,当 他 们 听 时,即 接 受 语 音代码时,他们的 解 码 速 度 就 会 相 应 加 快,这 对 短 时 记 忆 的 容量扩大的作用就毋庸置疑了。
再者,意群跟读 使 受 试 的 语 义 代 码 的 解 码 能 力 增 强 了 。 由于以意群为单位跟读,意群跟读使受试养成以以意群为单 位思考的习惯,这 样 无 形 中 大 大 减 少 了 信 息 的 组 块,记 忆 的 广度就会大大加强,短时记忆的容量也随着增大。如果以单 词为组块记忆,那么在短时记忆中只能记住 7 ± 2 个单词,这 样是很难记住一句话的。但如果以意群为组块来记忆,在短 时记忆中就能记住 7 ± 2 个意群,而这个意群数可以满足许 多句子的需要,进而短时记忆的容量得以扩大。由于语义解 码能力的增强,这也有助于很多信息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 的转化。
另外,上文提到,短 时 记 忆 的 主 要 代 码 是 基 于 声 音 的 听 觉代码。但除语音代码外,人们在短时记忆中也有视觉代码 和语义代码。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受试对它的语音代码的解 码和语义代码的解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通过长期的 意群跟读训 练,这 两 个 方 面 都 会 得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加 强。 首 先,在跟读过程中,由于受试精神高度集中,他们会认真辩听 语音、语 调、连 读、省 音、轻 重 读、节 奏 等,并 进 行 模 仿,而 且, 由于采取了语义 跟 读,他 们 会 特 别 注 意 意 群 的 划 分 规 律,在 听的过程中,一个意群中往往语速较快,语流连贯,会有连读 和省音的情况出 现,受 试 终 究 会 明 白 连 读、省 音 是 在 一 个 意 群内进行的,它是 在 说 话 较 快 时 自 然 产 生 的 一 种 语 音 现 象 。 意群之间会有短 暂 的 停 顿,受 试 也 会 发 现 它 是 根 据 语 意、语 速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现象。久而久之,受试的发音准
教师提高教学的新目标。 一、交互式教学的基本含义 交互式教学法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步得
到推广。“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即人机对话。从传 播学的角度 来 看,交 互 是 传 播 者 与 受 传 播 者 双 方 的 信 息 交 流,因此在各种形态的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交互。交互式教 学模式是指在主 体 间 进 行 的 交 互,包 括 师 生 交 互、生 生 交 互 以及师生同教材 间 的 交 互,师 生 共 同 参 与 教 学 活 动,通 过 多 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教
极显著的差异,即受试在后测中记录下来的意群数量远多于 前测,进而证明跟读能够提高英语听力短时记忆容量。
为什么在一学期的意群跟读训练后受试的短时记忆容 量会有如此大的提高呢?
意群是个关键问题。意群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 分出的若干短语。同一意群中的词与词的关系紧密相关,密 不可分,否则就会引起误解。意群关系的明确和以意群为单 位的识记必然会有助于句子乃至对语篇的语义理解。本研 究中的跟读训练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的。在这个长期的训 练当中,受试会逐渐增强意群意识,意群意识形成以后,他们 不论在听或说时,都 会 下 意 识 地 以 意 群 为 单 位 进 行,这 样 把 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 意群) ,会更有利于理解和 记忆。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16 期
交互式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刘 帅 侯星宇
【摘 要】交互式教学是符合新时期中学地理课堂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群体间 的交互性。本文就交互式教学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方面的内容: 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学 过程中的问题设计、重视教学环节并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并举例做了进一步分析。
五、结语 综上所述,意群跟读对英语听力的短时记忆容量的扩大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本研究实验样本较小,难免存 在不足之处。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了解并掌握有关的记忆理 论,可以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George A. Miller,“The Magical Number Seven,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63,no. 2,1956 2. 陈吉棠. 文化因素与英语听力[J]. 外语电化教学,1999 3. 陈吉棠. 再论记忆与听力理解[J]. 外语界,2002
【关键词】交互式; 地理教学; 方法应用 【作者单位】刘帅,侯星宇;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我国于 2001 年起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新课 程改革要求现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行为相应的作出调 整,由传统的“知 识 本 位 ”价 值 取 向 转 向 为“人 本 位 ”价 值 取 向,以促进每一 个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同 时,在 地 理 新 课 程 标 准中,其基本理念 是 改 变 地 理 学 习 方 式,激 发 学 生 对 地 理 问 题的兴趣,培 养 学 生 地 理 学 习 能 力,构 建 开 放 式 地 理 课 程。 提倡以学为本的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 地位的情况 下,对 地 理 教 师 的 教 学 提 出 了 进 一 步 明 确 的 要 求,富有启发性、互 动 性、自 主 性 的 教 学,成 为 现 今 中 学 地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