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要提问,如何设问这非常关键。
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问题提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提问艺术地理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好的提问能使学生在充满疑问中展示自我,使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
因此我们说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艺术的表现,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情境,积极动脑,让学生开拓思维。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设置好难易台阶,做好铺垫,有意识培养学生动脑、探究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由简到难,循序渐入
课本中有些知识点相对比较难的部分,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抽象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来解决,设计出几个问题,由简到难,步步深入。
例如对于波斯湾石油资源的运输航线这部分内容,学生对世界地图的立体认知还不完善,在讲完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后如果问这样一个问题: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西欧,你可以采取哪几条航线?大部分同学一时也很难回答得出。
但如果我们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步步深入:“油阀”是指哪个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谁?它连接哪两个海?欧非之间是哪个海洋?从西亚石油生产国把石油装上油轮驶出波斯湾,首先要经过哪个海峡?然后进入到了哪个海洋?又要通过哪个海峡进入到红海?通过哪个通道的连接才能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西欧?这样由简到难,就好比楼梯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这个问题就变得容易多了。
二、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
适时,是指提问要掌握一定的机会。
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在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狭谷”,不能再“开阔”时。
也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主要的问题,重点要突出。
还可以在学生上课走神不注意听讲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警告溜号的学生让其集中精力听讲。
适度,是指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度。
一是有层次度。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情况,教师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
这能让大部分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是讲究方式方法。
提问的问题不能太浅,太深,太空洞,太呆板。
适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设计的问题要实用,数量适中,不能“满堂问”。
三、提问要有趣味性,引人入胜
往往在上课时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故事一讲,立刻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时我们如果抓住机会,提出问题,就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一下就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有许多地理问题在引入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历史上的小故事联系起来。
比如讲南亚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讲解:《西游记》所讲述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
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为艰险,过流沙,翻火山,经西域往南,到达古天竺国,也就是今天的南亚地区。
四、通过事实讲道理,把结论简单化
有些地理事实或结论很简单,只要摆出事实和依据,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结论。
这时候,老师的讲解反而显得多余。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提出问题、摆出事实,让事实来说话就可以了。
比如在讲到“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时,我们就可以首先提问: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请大家看下面一组数据: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
水平。
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6,人
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属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
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因此,对有些问题提出后,我们如果摆出了事实,学生回答
时就会有思维的方向,可以一目了然得出问题的答案。
五、引用诗歌和谚语进行地理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
古代的诗歌和谚语都和很多地理事物相联系。
如果我们设问时把诗歌引入课堂教学中,
无疑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情趣,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引入地理问题中的诗歌
很多,如关于讲解季风时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
律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关于锋面与天气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课堂提问中适时引入这些诗歌,不仅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地理
思维能力。
六、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在提问时,要尽可能多的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
要让学
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
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及时地补充。
适时适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
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性,体现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的教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