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座号:保密★启用前2020 年塘沽一中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第Ⅰ卷1 至6 页,第Ⅱ卷7 至10 页。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此次考试采用线上测试方式,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拍照上传部分的试题按要求,拍照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传。
特殊时期,请各位考生珍惜实战演练机会,独立作答!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 题,每题3 分,共3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1.2019 年7 月1 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
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取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 和H2O 2.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6g 铁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 A+B .在 K 37ClO 3+6H 35Cl (浓)=KCl+3Cl 2↑+3H 2O 反应中,若有 212g 氯气生成,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5N AC .16g O 2 和 14C 2H 4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8N AD .常温下,1 L 0.5 mol/L CH 3COONH 4 溶液的 pH =7,则溶液中 CH 3COO -与 NH 4 的数目均为 0.5N A3.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 .制取蒸馏水B .制取收集氨气C .实验室制取溴苯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元素周期表中 s 区、d 区和 ds 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②d 区元素最后一个核外电子一定填充在 s 能级上 ③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④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①②③④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B .用饱和 Na 2CO 3 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 .的名称为 2-乙基丙烷D .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2-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及评价合理的是7.X 、Y 、Z 、Q 、E 、M 六种元素中,X 的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 2S 2,Y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5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Z 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通常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生物化学反应和测定文物的年代,Q 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 的阳离子通常存在于硝石、明矾和草木灰中,M 的原子序数比 E 大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YQ 4 中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3 杂化 B .X 、Y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X<YC .ZO 3 的空间构型为 V 形D .MZ 2 仅含离子键,可用于制备乙炔8.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 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①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2- ˉ 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②常温下,pH =3 的醋酸溶液与 pH =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形成溶液 a ,等浓度的盐酸与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形成溶液 b ,水的电离程度 a >b③常温下,AgCl 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比较,前者大 ④若将适量 CO 2 通入 0.1 mol/LNa 2CO 3 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c(CO 3 )+ c(HCO 3 )= 0.1 mol/L⑤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 K a ;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 K h ;水的离子积为 K w ; 则有:K a ·K h =K w A .①②④⑤B .②④⑤C .②⑤D .①③⑤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D验证醋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取CH3COONa 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醋酸铵固体( 其水溶液呈中性)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0.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①溶解度与溶液pH 关系,若除去CuSO4 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至pH 在4 左右B.图②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C.图③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 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D.根据图④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化学平衡常数K 随温度升高而变小11.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分析化学常用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反应: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B.检验溶液B 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2 溶液C.若省略过程Ⅱ,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D.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先后观察到: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12.“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 为TiO2 电极,b 为Pt 电极,c 为WO3 电极,电解质溶液为pH=3 的Li2SO4-H2SO4 溶液。
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B 两个区,A 区与大气相通,B 区为封闭体系并有N2 保护。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用导线连接a、c,则a 为负极,该电极附近pH 减小B.若用导线连接a、c,则c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 x WO3 - xe- =WO3 + xH+C.若用导线先连接a、c,再连接b、c,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D.若用导线连接b、c,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保密★启用前2020 年塘沽一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4 题,共 64 分。
13.(19分)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铝属于活泼金属却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原因是(用化学用语及相关文字说明)(2)铝电池性能优越,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铝-空气电池以其环保、安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方程式为;电池中NaCl 溶液的作用是;以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当Al电极质量减少1.8g 时,电解池阴极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3)AlCl3与NaN3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高温结构陶瓷氮化铝(AlN),且生成N2。
NaN3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同主族的元素应用广泛。
2019 年1 月3 日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所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进行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①基态Ga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形状为;基态As 原子最高能层上有个电子。
②镓失去电子的逐级电离能(单位:kJ•mo l-1)的数值依次为577、1985、2962、6192,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和+3,砷的第一电离能比镓(填“大”或“小”)。
③第四周期元素中,与基态As 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符号为。
④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制得,(CH3)3Ga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As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⑤相同压强下,AsH3的沸点NH3(填“大于”或“小于”),原因为。
14.(16分)有机物F可用于某抗凝血药的制备,工业生成F的一种路线图如下(其中H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E 中的官能团是名称是。
(2)B→C的反应类型是,F 的分子式为。
(3)H 的结构简式为。
(4)E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5 组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是芳香族化合物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③遇到FeCl3溶液不显色④1mol该物质与钠反应时最多可得到1mol H2(6)以2−氯丙酸、苯酚为原料制备聚丙烯酸苯酚酯),写出合成路线图(无机试剂自选)。
1 15.(15 分)三氯乙醛(CCl 3CHO)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制备三氯乙醛的反应装置示 意图(加热装置未画出)和有关数据如下:①制备反应原理:C 2H 5OH +4Cl 2→CCl 3CHO +5HCl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相对分子质量熔点/℃ 沸点/℃ 溶解性 C 2H 5OH 46 -114.1 78.3 与水互溶 CCl 3CHO 147.5 -57.5 97.8 可溶于水、乙醇 CCl 3COOH 163.5 58 198 可溶于水、乙醇、三氯乙醛 C 2H 5Cl64.5-138.712.3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恒压漏斗中盛放的试剂的名称是 ,盛放 KMnO 4 仪器的名称是。
(2)反应过程中 C 2H 5OH 和 HCl 可能会生成副产物 C 2H 5Cl ,同时 CCl 3CHO(三氯乙醛)也能被次氯酸继续氧化生成 CCl 3COOH(三氯乙酸),写出三氯乙醛被次氯酸氧化生成三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3)该设计流程中存在一处缺陷是 ,导致引起的后果是,装置 B 的作用是。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 C 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三氯乙酸。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填是或否),原因是。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 0.36g 配成待测溶液,加入 0.1000mo l•L −1碘标准溶液20.00mL ,再加适量Na 2CO 3 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溶液pH ,立即用0.02000mol •L − 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
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消耗 Na 2S 2O 3 溶液 20.00mL 。
则产品的纯度为(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原理:CCl 3CHO+OH -=CHCl 3+HCOO -、HCOO -+I 2=H ++2I -+CO 2、I 2+2S 2O 32-=2I -+S 4O 62-2k 32 2 4 16.(14 分)甲硅烷广泛用于电子工业、汽车领域,三氯氢硅(SiHCl 3)是制备甲硅烷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