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现状以及对策高可1028223 物流工程2班前言:仓储管理在物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仓储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使仓库空间的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实现平衡。
它是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高效率的仓储活动,可使商品仓储在最有效的时间段发挥作用,创造商品仓储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
此文浅谈了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仓储管理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仓储管理的意义。
(一)我国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仓储及其管理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暴露了其存在的问题。
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
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
而很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
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3.仓储人才缺乏,仓储管理人才更不多。
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善于操作的运用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
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些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二)我国仓储管理的长足发展我国仓储业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和硬件设施也随之建立起来。
现代商业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仓储业向着合理、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也促使中国仓储业与国际物流体系的快速接轨。
在仓储业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仓储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高高校纷纷建立物流专业。
为仓储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人才。
各种社会物流培训机构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发展对物流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
政府管理机构对仓储业的发展起到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所颁布的物流技术标准等对仓储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为仓储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中国物流业业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
(三) 总体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宏观来看)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物流最基本功能的仓储及其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
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
为保障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仓储体系。
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仓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
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
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所以仓储企业要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体系。
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
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
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相关人才,并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等,加大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目前,我国缺乏比较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所以要加快制定和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调整各项政策,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
除此上述六个方面,政府还应该给仓储业的发展以积极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仓库作为一个企业是物流运作主体,作为场地又是物流运作载体。
仓储企业可以有三种方向选择,一是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二是保持仓储企业的性质,但必须加以改造、提升,三是变成物流企业或生产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
政府应当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加以正确引导。
(2)仓储业是早已存在的一个行业,对仓储企业的有关政策也是明朗的,现在的问题是原有仓储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渡中,要给予必要的鼓励政策。
这里涉及到市场准入、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等。
比如总公司统一上税与抵扣,为工业配套用的配送中心、中转库应视为工业用地,推行以仓库为抵押的仓单质押等等。
(3)要重视现有仓库资源的整合,包括改造。
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省投资也省土地,但要有政策,特别是制造企业在物流外包后,仓库没有用,有的仓库面积不少,装备也可以,闲置是一种极大浪费。
(四) 企业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微观来看)4.1仓储管理员明确自身职责,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仓管员是仓库的管家,若不明确自身职责,工作将无成做起,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4.1.1负责仓库货物管理负责所有物品的保管工作,必须做出出入库详细的明细,对物品的出入库要及时验收、登记帐簿,做到帐物相符。
所有易碎器材,必须轻拿轻放,入库上架时排列在明显位置,以防压、撞、打。
4.1.2负责仓库各类材料的入库登记审查复核工作货物出入仓时,仓管员应依据,进仓单、提货单核准出入物品的名称、批号、数量,准确地收发货,收发完毕后,应立即填写挂在货堆上的货卡并立即入帐入库物资严格把好验收关,做好各种验收数据记录,发现变质拒收入库,所有材料先进先发,后进后发,以防保管期过长变质。
4.1.3负责各类材料的定置管理及安全工作勤检查库存物品,保持库房干燥,注意防火、防盗、防潮,离开仓库时断电。
上岗后第一时间应对仓库的门,窗及各库区存放的物资进行巡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每天下班前对各库区的门,窗等进行检查,确认防火、防盗等方面确无隐患后才可离岗下班。
每天打开一次各库区的门,窗一小时,让空气对流,更换库内空气。
4.1.4保证仓库库存及时向采购员报告物品库存情况,提出物品采购计划,对采购回来的物品进行验质检量。
保管员签字验收合格后的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由保管员负责。
4.1.5进出货物手续明确负责仓库帐物卡相符、进出库手续明确工作。
坚决拒绝手续不齐的物品进出。
对于货物的正常出入,仓管员要按要求填写各类单据,特别是放行条,无放行条的坚决不准带货物出仓库。
4.1.6随时掌握库存状态负责仓库每月盘点的顺利进行、实物的盘存工作顺利进行,随时掌握库存状态,保证物资设备及时供应,充分发挥周转效率。
4.1.7配合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制表登记; 分类建帐; 型号不同; 单独码放; 进货需签认; 出库有凭据; 缺货及时申报; 每月进行盘库; 设计几种表格; 建立相应制度.如果仓库条件允许, 可以把仓库分成几个区域 (或库位), 每个区域建一本帐,每种商品必有单独帐页。
4.2注意仓库货物保养管理仓库商品保管就是研究商品的性质以及商品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变化规律,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保管方法,创造一个适宜于商品储存的条件,维护商品在储存期间的安全,保护商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最大限度的降低商品的损耗。
4.2.1严格验收入库商品要防止商品在储存期间的发生各种不应该有的变化,首先在商品入库的时候要严格的验收,弄清楚商品以及其包装的质量状况。
对吸湿性商品要检查其含水量是否超过安全水分,对其他有异常情况的商品要检查清楚,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和采取救治措施,做到防微杜渐。
4.2.2 适当安排储存的场所由于不同的商品的性能不同,对保管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如怕潮湿和怕霉变的应该存放于交干燥的的库房里;怕热容易融化的、发粘的、应该存放于温度比较低的阴凉场所。
4.2.3 认真进行仓库的在库检查做好商品的在库检查,对维护商品的的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库存商品质量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就会造成或扩大损失。
因此,对库存商品的的质量情况,应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检查时应该特别主业仓储商品的温度,含水量、气味是否异常,包装物的外观。
4.2.4 搞好仓库清洁卫生储存环境的不清洁,容易引起微生物、虫类孳生繁殖,危害商品。
食品仓库应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霉、防潮防湿的设备促使。
定期清仓检查,防止商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且应经常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库房干燥整洁。
4.2.5仓库中往往会有许多种类的商品存放一起,但各种商品特性不一样,存放在一起会产生变质;而商品中许多包装相同,存放一起难以区分,所以不同种商品存放在不同库房。
4.3加强仓储信息系统管理4.3.1引进先进设备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就可以增加产品产量,降低产品成本,企业可获得更多的利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4.3.2库存管理。
入库过程是物资经验收后入库并录入入库单的过程;出库过程是物资需求部门按原需求计划提出领料申请,经物资部门校核后发料并录入出库单的过程。
对出入库工作的管理,关键是监督机制的建立。
企业财务部门应每月对所有入库单、出库单进行稽核,并形成财务凭证,实现物资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至此完成物资在库全过程的管理。
另外,库存管理系统还需考虑对调拨、盘点业务的管理。
应用库存管理系统,重点在于对各种账表的管理及利用。
验收后的货物,应根据物品的性质、数量、固定位置堆放,合理使用仓位,做到整齐美观。
并注意留有通道,便于收发、检验、盘点、清查并填写货物卡,把货物卡挂放在显眼的位置。
4.3.3及时更新库存量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明细帐,并根据各种出入库帐单进行登记,定时盘点,及时更新库存量。
育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帮助职工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广大仓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4.3.4加强仓储部与生产部销售部各部门信息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