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1.下列实验原理、装置、试剂选用、结论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 B .用下图1构成锌—铜原电池C .用下图2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不考虑醋酸挥发)CH 3COOH>H 2CO 3>C 6H 5OHD .用下图3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①中,d 为阳极、c 为阴极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 2、NH 3、CO 2、Cl 2、HCl 、NO 2等气体C .装置③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3.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水22A .证明非金属性 Cl >C >SiB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 .制备并收集少量NO 2气体D .制备少量氧气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用稀硫酸洗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②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③用盐酸酸化过的FeCl3溶液,除去H2还原CuO实验留在试管内的铜;④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点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为2.1;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A.①③B.②③④C.③⑤⑥D.②③6.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 4,c中盛紫色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若a为浓硫酸,b为木炭,c中盛有苯酚钠溶液,则c中出现白色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不溶解D.若a为稀盐酸,b为大理石,c中盛有BaCl2溶液,则c中溶液不变浑浊7.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C.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D.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8.下列实验装置、现象或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C.实验Ⅲ:待KNO3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后进行快速过滤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9.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10.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实验设计预期目的A 用一束光线分别照射淀粉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从侧面观察通过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B 把盛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的两个圆底烧瓶(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将铁棒和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含有Fe2+、Cu2+的盐溶液中探究Fe2+和Cu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D 相同温度下,向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速率的影响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氨气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O2、CO2、NO2等气体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②装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⑤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14.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B.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15.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65℃以上的热水清洗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C.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所以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D.取用一小块钾后,剩余的钾能放回原试剂瓶里。
1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象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1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稀硝酸清洗B.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FeCl3溶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C.用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配成的溶液滴定一定质量的草酸晶体(H2C2O4·nH2O)以测定其n值,若终点仰视读数,则n值偏大D.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1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B.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C.用水就可以一次性鉴别溴苯、苯、乙酸三种物质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依次加入的物质可以是H2O、Ba(OH)2、Na2CO3、HCl1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四氯化碳B.用等浓度(0.5 mol·L-1)等体积(50 mL)的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测定中和热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2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A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CuO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CuO受热分解得到单质CuB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 将Mg、Al与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Al电极溶解Al比Mg金属活动性强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2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除去干燥CO2中混有少量SO2,可将浪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B.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一定会产生实验误差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称取a克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可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2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测定乙醇结构式滴定法测定硫酸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并回收CCl4A B C D23.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试液、溴水,两溶液均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D 常温下,向盛有1mL 0.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01mol·L-1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Ksp(AgCl)>Ksp(AgI)2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2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银氨溶液的制备:在一支洁净试管中,加入2%的AgNO3溶液2ml,然后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B.乙酸乙酯的制备: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2mL无水乙醇和2mL 无水乙酸,加入几粒沸石用酒精灯小火加热。
C.在纯锌与稀H2SO4反应中滴入少量的Cu(NO3)2溶液后生成H2的反应速率加快D.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可以先加入稀硫酸与3%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2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②装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⑤装置戊既可用于收集H2、CO2、Cl2和HCl气体,也可用于干燥H2、CO2、Cl2和HCl气体。
A.①⑤B.④⑤C.①② D.③⑤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并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有()①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②将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5mol/L的硫酸铜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醛基;③用盐酸酸化过的FeCl3溶液除去H2还原CuO实验留在试管内的铜迹;④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0 mL 1mol/L的NaOH溶液⑦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⑧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⑨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A.①③⑤⑧⑨B.②④⑤⑦⑨C.①③⑥⑧⑨D.③⑤⑥⑦⑨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实验现象结论A.图1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活动性:Al>Fe>Cu2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3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稀硫酸洗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②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③用盐酸酸化过的FeCl 3溶液,除去H 2还原CuO 实验留在试管内的铜;④测定某溶液的pH 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 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点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 为2.1;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⑥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A .①③B .②③④C .③⑤⑥D .②③选择题专项训练——表格型化学实验题24NaBr 淀粉KI Na 2S 溶液2323浊液并加热6.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错误的是()A B C D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量新制氯水中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浓硝酸中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7.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强酸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H+的能力:CO2-3<AlO-2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8.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结论能组成Zn-Cu原电池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白色沉淀为BaSO3说明反应2NO2N2O4(无色)ΔH>09.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