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六 土石坝的渗流监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浸润线观测方法——渗压计法
振弦式渗压计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压管或渗压计观测
1.断面数一般不少于3个。渗压测点应沿渗流方向布置,每个观测 断面不少于 3个。
很强的吸热效应,必然导致坝体或坝基温度出现异常,特别是在渗
流量发生变化时,这种异常将更加明显。据此,将大量具有较高灵 敏度的温度传感器买入堤坝等土石介质的挡蓄水建筑物基础或内部, 通过温度观测成果来判断渗流通道和渗透途径。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实际可能出现的渗压相适应。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点布置
选择有代表性、能反映主要渗流情况以及预计有可能出现异 常渗流的横断面,作为浸润线观测断面。横断面间距一般为 100~200m。对于一般大型和重要的中型水库,浸润线观测断
绕坝渗流观测
渗流水质监测
渗流水的透明度测定
清洁的水是透明的,而当水中含有悬浮物或胶体化合物
时,其透明度便大大降低。水中悬浮物等的含量越大,其透 明度越小。
现场测定
仪器由三部分组成:①长度为 150cm 的带有刻度的木质或铁 质直杆,杆上刻度的单位为1cm,最大刻度120cm,并以圆盘处为 零点;②用搪瓷板、木板或铁板制成的厚 0.5cm 、直径30cm的圆 盘;③小铅鱼。直杆顶端系绳索,方便测量时上下提放。
面不少于3个,一般中型水库应不少于2个。
均质土坝 (有反滤坝趾)测压管布置 1—测压管;2—进水管段;3—浸润线; 4—反滤坝趾
均质土坝 (有水平反滤层)测压管布置 1—测压管;2—进水管段;3—浸润线; 4—水平反滤层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预定的便于观测
的孔口部位。 单管式测压管
/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浸润线观测方法——测压管法
测压管水位的观测方法——测深钟法 测压管水位高程 =管口高程 - 管口至水面高度
测深钟示意图 (单位:mm) 1—吊索;2—测深钟
/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渗流量观测(非常重要)
渗流量观测必须与上、下游水位以及其他渗透观测项目配 合进行。 土石坝渗流量观测要与浸润线观测、坝基渗水压力观测同 时进行。混凝土石坝和砌石坝,则应与扬压力观测同时进行。
/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小 结
本任务主要介绍土石坝坝体浸润线、坝基渗水压力、 绕坝渗流、渗流量及渗水透明度的监测方法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异常渗流的概念、 测压管和渗压计的布设、渗压水位的监测仪器、方法和要 求;掌握量水堰法的监测原理和要求;理解钢弦式渗压计 的工作原理。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渗流量观测(非常重要)
观测方法: 容积法、量水堰法、测流速法
集水沟设置在不受
泄水建筑物泄水影响和 不受坝面及两岸排泄雨 水影响的地方,并应结 合地形尽量使其平直整
土坝渗流量观测设备布置 1—土坝坝体;2—坝顶;3—集水沟; 4—量水堰
齐,便于观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浸润线观测方法——测压管法
测压管水位的观测方法——电测水位计法 由测头、指示器和吊尺组成。 测压管水位高程 =管口高程 - 管口至水面距离-测头入水
引起水面升高值
测头构造示意图 1—电线;2—金属短棒;3—电线头; 4—隔电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电极
/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的原理和方法与坝体、坝基渗流观测相同,一般 采用测压管或渗压计进行观测,测压管和渗压计应埋设于死水位或 筑坝前的地下水位之下。绕坝渗流的一般规定如下:
(1)绕坝渗流监测的测点应根据枢纽布置、河谷地形、渗控措施 和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特性进行布置。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渗流量观测(非常重要)
量水堰法 适用于渗流量为 1~300L/s范围内的情况
梯形量水堰示意图 适用于渗流量在 10~300L/s的情况
三角堰示意图 适用于渗流量小于 100L/s的情况
矩形堰适用于渗流量大于50L/S的情况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压管或渗压计观测
在均匀的沙砾石层中垂直防渗体靠上游 的土坝坝基测压管布置图 1 —测压管; 2 —斜墙; 3 —混凝土防渗 墙;4—沙层;5—滤水坝趾
在均匀的沙砾石层中水平防渗铺盖下面 及截水墙上下游坝基测压管布置图 1—测压管;2—斜墙;3—沙层;4—铺 盖;5—滤水坝趾;6—沙壳
项目一 土石坝的监测与维护
/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异常渗流——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量影响到蓄水兴利的渗流。
正常渗流——渗水从原有防渗排水设施渗出,其逸出坡降不大于允
(2)绕坝监测断面宜沿着渗流方向或渗流较集中的透水层(带) 布置,数量一般 2 ~ 3 个,每个监测断面上布设 3 ~ 4 条观测铅直线 (含渗流出口)。 (3)土工建筑物与刚性建筑物接合部的绕渗观测,应在对渗流起 控制作用的接触轮廓线出设置观测铅直线,沿接触面不同高程布设 观测点。 (4)岸坡防渗齿槽和灌浆帷幕的上下游侧应各设1个观测点。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渗流监测的一般要求
(3)使用渗压计监测渗流压力时,精度不得低于总量程的 5/1000。
(4)采用压力表量测测压管水头时,应估计管口可能产生的最大
压力值,选用量程合适的精密压力表,保证读数在1/3~ 2/3 量程范围内,同时,精度不能低于0.4级。
(5)渗流量通常采用体积法或量水堰进行监测。当采用水尺法量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渗流量观测(非常重要)
容积法
容积法适用于渗流量小于 1L/s或渗流水无法长期汇集
排泄的地方。观测时需进行计时,当计时开始时,将渗流水 全部引入容器内,计时结束时停止。量出容器内的水量,已
知记取的时间,即可计算渗流量。
/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热渗流监测技术
又称为温度示踪渗流监测技术。
基本原理是:
当坝体和坝基内无渗流水流动时,其温度是连续分布、均匀变
化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当有渗流(特别是集中渗流)流经坝体或
坝基时,一方面由于渗流水与坝体或坝基介质的温度不同,必然改 变坝体或坝基温度状态,温度分布规律性被破坏;另一方面,由于 水是良好的热载体,其热传导流量比土体大几倍乃至几十倍,具有
2.测点一般设在强透水层中。
3.防渗和排水设备的上下游都要安设测点,以了解防渗排水设施 的效果。
4.为掌握渗流出逸坡降及承压水作用情况,需在坝趾下游一定范
围内布置若干测点。 5.已经发生渗流变形的地方应在其四周临时增设测压管进行观测。
坝基渗水压力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与坝体渗水压力观测
一样。测压管的透水段和回填反滤料的长度宜小于1.0m。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点布置
斜墙坝测压管布置示意图 1—测压管;2—进水管段;3—浸润线; 4—反滤坝趾;5—斜墙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浸润线观测方法——测压管法
测压管
透水管
导管
进水滤土
与透水管管径相 同,一直引出到
测量水堰的堰顶水头时,精度不得低于1mm;采用量水堰水 位计或水位测针量测堰顶水头时,精度不得低于0.1mm。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压管和渗压计的选择
1)上下游水位差小于2O m的坝、渗透系数K≥10-4cm/s的土 中、渗流压力变幅小或防渗体需监视裂缝的部位,宜采用测 压管。 2)上下游水位差大于2O m的坝、渗透系数K<10-4cm/s的 土中、非稳定渗流的监测以及铺盖或斜墙底部接触面等不适 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宜采用渗压计观测,其量程应与测点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点布置
窄心墙坝测压管布置示意图 1—测压管;2—进水管段;3— 浸润线;4—反滤坝趾;5—心墙
宽心墙坝测压管布置示意图 1—测压管;2—进水管段;3—浸 润线;4—反滤坝趾;5—宽心墙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绕坝渗流观测
渗流水质监测
渗流水的透明度测定
室内测定
透明度测定管,即带有刻度的内径为3cm,长度为35cm、 50cm或100cm的玻璃管,其下放一白瓷片,瓷片上有宽度为
1mm的黑色十字和4个直径为1mm的黑点。
透明度管示意图,单位:cm 1—玻璃管;2—阀门; 3—胶管;4—铅印字体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任务六 土石坝渗流观测
坝体渗水压力(浸润线)观测
测压管或渗压计观测
在均匀的沙砾层中具有水平防渗铺盖 的均质坝坝基测压管布置图 1 —测压管; 2 —坝体; 3 —滤水坝趾; 4—沙层;5—铺盖
在均匀的沙砾层中具有粘土截渗墙 的土坝坝基测压管布置图 1—测压管;2—心墙;3—滤水坝趾; 4—沙层;5—沙壳;6—铺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