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确权作业公司工作计划

土地确权作业公司工作计划

土地确权作业公司工作计划篇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计划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所有权----工作计划一. 准备调查工作之前。

1. 确定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小组。

2. 确定参加工作地点和所需要确权的大概范围,收集该地区的相关资料影像图片等。

3. 对工作量及金费进行分配和预算。

二. 调查的前期准备。

1. 确定工作地点后,安排好时间,填写(附录1)暨地籍调查出席指界通知书并进行该通知书存根(附录2),如调查区域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暨(附录1,3)填写完整并进行通知书的发送。

约定好权利人准备好地籍权属材料进行现场指界。

2.准备好调查相关表格,调查底图,仪器,工具等。

三. 现场调查核实。

1. 由调查人员根据收集来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核实土地权利人的名称,宗地界线,界址边长,土地的用途,面积,共有权等内容,并进行填写(附录7)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在外业过程中可只填写权属单位全称,并记录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基本信息。

若双方对界线无争议,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

若在调查过程中双方对界线存在争议还需填写(附录8)暨权属界线争议原有书并有双方带边签字盖章。

2.调查过程中如指界通知书发出后,代表人违约缺席指界,应依照《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P25(8)项进行处理,之后还有填写(附录4)违约指界通知书,并进行(附录5)对通知书存根。

3.调查结束后,回到室内进行外业调查表格在整理。

四. 内业处理。

1.将外业调查过程的界址和范围在图上标定出来进行绘制。

2.将外业过程中所填写的表格整理并依据调查结果将表暨(附录)土地权属协议书,权属界线及拐点位置说明:起点、拐点、终点的位置说明应准确且走向。

说明要详细;拐点描述时均按顺时针方向描述,不能对宗地拐点有漏点或多点描述的情况。

若双方有争议须在“拐点及权属界线真实位置说明”一栏中详细描述双方对争议界线的主张。

界线所在图幅一栏中要有相应的图幅名及图幅号。

宗地编号一栏中填写本段涉及的宗地号。

3.整理填写表格统计后填写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表暨(附录9)。

4. 绘制宗地图,并在所填表格上附图。

五.编制整理数据库。

六.登记发证。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使用权----工作计划一. 准备调查工作之前。

1. 确定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小组。

2. 确定参加工作地点和所需要确权的大概范围,收集该地区的相关资料影像图片等。

3. 对工作量及金费进行分配和预算。

4. 整理之前对所有权的调查资料,合理安排工作。

二. 调查的前期准备。

1. 确定工作地点后,安排好时间,填写(附录1)暨地籍调查出席指界通知书并进行该通知书存根(附录2),如调查区域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暨(附录1,3)填写完整并进行通知书的发送。

约定好权利人准备好地籍权属材料进行现场指界。

2.准备好调查相关表格,调查底图,仪器,工具等。

3.收集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材料。

三. 现场调查核实。

1. 在完成权属界线调查,签订了权属界线协议书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土地试用权进行调查。

作业人员到现在根据收集来的使用权证明文件和材料,依据权利人指界进行对建设面积,土地用途,土地利用率等相关权属试用性质的调查,并填写地籍调查表暨(附录10)。

2.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针对土地利用面积使用测距仪,皮尺进行地籍测量,并对土地的用途,试用性质等进行调查。

调查农村宅基地时绘制详细草图,包括界址点的位置,界址线的连接关系,界址点间距,宗地四至,用途,地籍号宗地内构筑物等情况。

以确定宗地与宗地之间的详细位置关系。

3.调查过程中如指界通知书发出后,代表人违约缺席指界,应依照《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P25(8)项进行处理,之后还有填写(附录4)违约指界通知书,并进行(附录5)对通知书存根。

4.调查结束后,回到室内进行外业调查表格在整理。

四. 内业处理。

1.将外业调查过程的界址和范围在图上标定出来进行绘制。

2.整理外业资料,详细填写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利人名称,单位性质,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土地权属性质,行政代码,土地用途,使用权面积)宗地四至是反映本宗地与相邻宗地间相关关系的重要内容,需完整填写。

3.宗地图的绘制。

在外业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转绘。

4. 绘制宗地图,并在所填表格上附图。

五.编制整理数据库。

六.登记发证。

备注:1. 现在确权需要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并与村民小组组长沟通,让村民小组提前通知确权农户(发放指界通知)做好工作前准备。

2. 在确权过程中应该与村民做好沟通工作,并做到:看清(看图纸:图纸要与实地相符,看清皮尺读数以及身旁地物注意安全),问清(问清权属界线,四至界线),量精(在量取两点之间距离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3. 填写地籍调查表时必须要所确权对象出示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以及相关土地权源证明再填写,填写过程中要仔细核对,必须要扫描相关证件,必须要签字按印,与邻宗相接必须确定是否有权属纠纷,必须要邻宗签字。

篇二:土地确权方案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朔州市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四年四月三十日朔州市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激发农业农村内在的发展活力,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XX〕2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任务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试点范围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每个县区选择一个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市共涉及6个乡85个村。

其中朔城区沙塄河乡21个村、平鲁区阻虎乡5个村、山阴县后所乡16个村、怀仁县何家堡乡10个村、应县南泉乡24个村、右玉县杀虎口旅游区9个村。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范围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

对于农村土地权属不清的,要依法确定所有权后再开展确权登记。

经依法确认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村承包地,不纳入登记范围。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XX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等农业行业标准,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二)坚持确保稳定的原则。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在坚持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农户实际承包地块不变的基础上,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依据,通过调查测量,进一步明确农户承包地面积和空间位置,并制作相邻关系平面图。

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对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规范和完善,而不是重新调整原承包关系,也不是重新组织发包农村土地。

(三)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

要原则上维护农户现有的承包面积,测量后与原承包合同面积不一致的,“多不收,少不补”,不改变根据原承包面积确定的惠农政策数量和相关责任义务。

对于在二轮土地延包时,因土地等级差别抵顶面积等折合承包面积造成实际耕 1种面积与承包面积不符的,取得承包户的认可后,要按照实际耕种面积登记,并注明实际折算面积。

(四)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

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清查、确权、登记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实行民主协商,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坚决杜绝发包方暗箱操作,强行推动。

对于在试点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必须要有群众共同参与,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理解支持,努力实现群众满意,对于大多数群众坚决反对的事情不硬性操作。

(五)坚持县为主体的原则。

各县区为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四、主要内容(一)开展土地承包档案清理。

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XX〕12号),全面组织清理土地承包档案,认真解决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种类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定,坚持分级管理、集中保管、科学分类,建立健全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安全保管、公开查阅等制度。

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要移交到具备条件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或者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

(二)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

试点县要组织专门力量,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已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集中时间以试点村为单位查清农户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

鼓励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组织开展农户之间互换并地,解决承包地的细碎化问题。

对与现有土地承包档案记载的土地承包状况有较大误差且农民群众要求实测的,要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科学简便的方式测量查实。

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首要的是群众认可,并尽可能准确。

实测结果经乡(镇)、村公示确认后,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依法予以纠正。

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确权登记。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把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具体化为登记管理的各项活动。

已建立登记簿的,要结合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充实完善承包地块的实际面积、四至、地类和空间位置;未建立的,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的基础上,结合经依法确认的承包地块、面积、共有人、用途和空间位置等登记信息,抓紧建立。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有关信息,具体将基本农田落实到户并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资料共享。

(四)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

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变更、解除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等工作,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完善,变更或者补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