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
2
一、病原学
1、甲型流感病毒 2、H:1-16\N:1-9 共135个亚型 3 、 以 往 只 有 H5N1 、 H9N2 、 H7N7、H7N2、H7N3 感染人; 4、H7N9:8个基因组中,HA、 NA 来 源 于 H7N9, 其 余 PB2 、 PB1 、 PA 、 NP、M、NS 共6个内容基因片断均来 自于H9N2.
5、抵抗力:65℃30分钟或100℃2分钟灭活。
可整理ppt
3
可整理ppt
4
感染猪的亚型包括H1、H3、N1、N2
可整理ppt
5
附:流感病毒的变异
一、变异的方式 1、抗原的漂移:小变异、导致小流行。 2、抗原的转变:大变异、导致大流行。 二、基因突变学说 1、基因重排:发生于同类病毒(如单禽类、
使用为处理的鸟尸或排泄物来喂猪:1982 年美国宾州爆发H5N2流行,病毒及分离自 住在鸡棚下的猪只。农场内应避免同时豢养 猪和家禽,以避免流感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 传播。
可整理ppt
16
可整理ppt
17
禽流感如何传到人身上?
自然界宿主:水鸟(主要为野 鸭)
感染哺乳类之流感皆来自水 鸟
H1-16 16种、N1-9 9种
约200万
1968 香港流感H3N2
约100万
1977 中俄流感新H1N1 不详
2009 美墨流感新H1N1 1.2万
可整理ppt
8
二、流行病学
禽流感病毒于1900年发现,至1955年 被分离成功,并被确认为甲型流感病毒。现知 主要感染鸡、鸭、火鸡、水禽和候鸟等。其中 H5和H7亚型可引起家禽流感流行和死亡,并 已发现尚可偶尔由家禽感染人。
变种(株)变异:(H和N均小变异),经 常发生或2-3年一次。量变,漂移。
(乙型仅有变种变异。 丙型无变异)
可整理ppt
7
附:流感病毒的变异
1918年以来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而导致人类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结果:
年代
俗称与型别
死亡人数
1918 西班牙流感H1N1 约5000万
1957 亚洲流感H2N2
可整理ppt
11
人间禽流感疫情历史概况
1997年8月20日WHO公布,从1例3岁 香港儿童体内首次分离到禽流感病毒A H5N1株。此次疫情共确诊18例,死亡6例。
1999年香港,2例患者证实为H9N2感染。 2003年2名到过中国福建的香港人感染
H5N1,1人死亡。 2003年荷兰发生H7N7感染疫情,报告病
13
二、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 经呼吸道传播, ➢ 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 ➢ 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可整理ppt
14
二、流行病学
高危人群 ➢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 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 加工业等人员。
可整理ppt
15
禽流感病毒如何散播?
野鸟体内的禽流感病毒是经由水进行粪口传 染;禽流感最初传给哺乳类,如猪和马,也 可能是因为水受到粪便的污染。
在肠道繁殖,本身不发病
粪便含有大量病毒,污染 水源
潜伏期:3-10天,可长达21 天
接触家禽
分为欧亚株(Eurasia)及美洲 株(American)
北半球每年八、九月野鸭 流感病毒量最高(约30%)但 不发病 -迁移时继续排出病毒感染 当地家禽及野鸟 -到十一月时极少数排出病 毒(<0.01%)
(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
(2)核酸检测。
(3)病毒分离。
(4)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 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可整理ppt
10
疾病概况
✓ 1997年5月~12月香港地区禽流感(H5N1)流行, 共发现18名患禽流感病人,其中死亡6例。
✓ 2003年荷兰1名兽医感染禽流感病毒(H7N7)而 死亡。
✓ 1998年以来,我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相继从呼吸系 疾病患者体内分离到禽流感病毒(H9N2),均导致轻症 病患。近期在东南亚和东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鸡鸭禽 流感流行,并引起极少数人感染发病;
例80例,1人死亡,有一些人传人的症据。
2003年香港,1例儿童感染H9N2。
可整理ppt
12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 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 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 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 播的确切证据。
可整理ppt
鸡及火鸡极易受感染,病毒 在呼吸道繁殖而致病死亡
可整理ppt
18
粪便+水源
可空整理气pp+t 粪便+水源
19
三、临床表现
性别与年龄:成人与儿童均可患病,50岁以上 男性居多。
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 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可整理ppt
积极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
可整理ppt
1
背景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其中2例死亡。本次发现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既往 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本次是首次在 人间检出,且似乎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致死率。
可整理ppt
20
三、临床表现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 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 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 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 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 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可整理ppt
21
三、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 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 低。
可整理ppt
9
疾病概况
禽流感名称于1955年出现,最早叫鸡瘟; 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 1901年其病原为“滤过性”病原体; 1955年证实其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一员; 长期生存在禽中的流感病毒,基因组属禽流
感病毒的,称为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
病,可发生在禽、哺乳动物和人。
单人类) 2、基因重组:发生于不同类病毒(如禽人
病毒在猪体内、禽人病毒在人体内等)。
可整理ppt
6
附:流感病毒的变异
三、甲型流感抗原变异的种类与结果:
大组变异:H与N均发生大的变异(质变), 导致30-40年一次的大流行。
亚型变异:(H发生大变异,N不变或小变 异),约10年一次。部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