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织造工艺设计指导书【任务】南通某纺织企业接到某外贸公司一服装面料来样订单,数量为12000米,允许交货偏差±5%,质量标准国标一等品,三联匹,交期为30天。
织物成品规格为57/58〞JC80S×JC80S100×80,后整理采用小整理加工。
【分析】工艺员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对客户的样品进行分析,从织物中提炼出经纬纱的原料、规格等技术数据。
查阅资料或根据企业以往生产经验确定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初步的工艺设计,并根据分析和工艺设计的结果确定合适的工艺流程,结合企业现有设备进行设备配备,购买纱线,以备用。
进行各道工序的上机工艺设计,并组织生产实施。
记录生产过中对工艺落实情况以及生产情况,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与反馈。
具体任务分解如下:任务1织物分析与总工艺单初步设计一、客户来样分析1、判断织物正反面进行织物分析前,首先要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通过观察对比织物外观效应如花纹、色泽和织物质地如经、纬纱原料,经、纬密度,表面平整光洁度,外观疵点等方面的区别来判别的。
常用的判别依据有。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2)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
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3 -(3)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
双面起毛绒织物,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4)观察织物的布边,一般织物正面的布边光洁、整齐;(5)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配置的经、纬密度或经、纬原料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6)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7)毛巾织物:一般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一般的织物其正、反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
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2、判断织物经、纬向正确判别织物经、纬向是正确分析织物经、纬密度,经、纬纱线原料组合和织物组织的先决条件。
有布边的样品,与布边平行的为经纱、与布边垂直的为纬纱;无布边的样品,则可根据一般设计规则和实际生产规则来判别。
判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规则有:(1)一般经纱原料优于纬纱原料,经向纱线细、纬向纱线粗,经向密度大、纬向密度小;(2)如织物纱线上有残存浆分,则含浆分的为经纱,不含浆分的为纬纱;(3)筘痕明显的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经;(4)对于短纤维纱线织物,若一组为股线,另一组为单纱,则通常股线为经,单纱为纬;若经、纬均为单纱但捻向不同,则Z捻纱为经,S捻纱为纬;若经、纬纱线捻度不同,则捻度大的为经,捻度小的为纬;- 4 -(5)若织物中有一组采用了金银闪烁线、圈圈绒线、结子线、大肚纱或雪尼尔纱等花式线,则这一组为纬;(6)毛巾类织物起毛圈的为经,不起毛圈的为纬;双层分割起绒起毛织物,则起绒毛纱线方向为经,另一组为纬;(7)纱罗组织织物,则有相互扭绞的一组纱线为经。
3、测定织物经、纬密度织物经、纬密度以10 cm中纱线的根数为计量单位,是直接影响织物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并关系到产品成本与生产效率的一项重要的织物指标。
测定经、纬密度的主要方法有:(1)借助于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直接测数单位长度内的经、纬纱线根数。
这是通常的测定方法。
测数时,镜框或标志线应与纱线平行;数至最后时,如落在纱线上,则计作为0.5根,以保证密度的精确性;(2)对于组织规则的织物,可采用测数10 cm 长度内的组织循环次数再乘上组织循环纱线数来确定织物经、纬密度;(3)对于密度较大难以直接测数或者有至叠覆盖的复杂结构织物的经、纬密度测定,可采用拆数法,即剪取单位长度的织物,逐一拆出并数清其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即可得出织物经、纬密度。
织物经、纬密度一般应测取3-4个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至0.5根。
4、分析织物组织正确分析织物中经、纬纱交织规律是正确确定织物上机的基础。
组织分析常用的工具有照布镜、分析针、剪刀及颜色纸等。
用颜色纸的目的是为在分析织物时有适当的背景衬托,一般分析深色织物时,可用- 5 -白色纸做衬托,分析浅色织物时,可用黑色纸做衬托。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以下拆纱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
拆纱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分析法,也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确定分析面。
选择织物哪一面分析,一般以看清织物的组织为原则。
例如起毛类织物,宜选择反面分析;(2)选择拆纱系统。
一般将密度较大的纱线系统拆开,留出密度小的纱线系统纱缨,这样更能看清楚经纬纱上下沉浮状态,找出交织规律。
由于大多数织物经密大纬密小,所以通常是拆经纱留纬纱;(3)拆纱,拆除若干根纱线,留出10 cm左右的纱缨;(4)纱缨分组。
对于循环小组织简单不必分组,直接拆纱分析。
对于复杂组织或色纱循环大的组织用分组拆纱更为精确可靠,将拆好的纱缨每若干根为一组(一般8根一组为宜)分成若干组,将奇数组纱缨与偶数组纱缨剪成两种不同长度。
这样分组观察、记录经纬交织关系,方便简捷,又不易出错;(5)拨纱分析,用分析针将纱线逐根轻轻拨入纱绍中,用照布镜观察该根纱线与纱缨的交织情况,并在意匠纸上按拆纱顺序记录下来;当从分析记录图中发现经、纬向均达到2个循环以上,就可停止分析,确定组织循环,并通过分析判断,最终确定织物组织。
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镜,对织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将观察的经、纬纱交织规律,逐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主要适用于分析单层密度不大、纱线较粗、基础组织铰为简单的织物。
在分析某一简单组织为地部,其他组织起局部花纹这一类织物时,可分别分析地部和花部的基础组织,然后根据花部的经、纬纱根数和花纹的分- 6 -布,求出一个花纹循环的经纬纱数,而不必一一画出每一个经、纬组织点,但须注意地部组织与花部组织起始点的统一问题;分析重组织或双层组织一类织物时,可表层纱线正面分析,里层纱线反面分析,找出表、里组织,并结合表、里经纬的排列比和组织配置原理,画出完整正确的组织循环图。
分析起绒类组织织物样品时,应附织物纵向截面图;分析纱罗组织织物样品,还须绘出绞纱部分的织物结构图。
5、测定织物经纬纱缩率织物经、纬纱缩率包括织缩率和练染缩率,它是计算经、纬纱纱线密度和经、纬纱线用量,进行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般的测定方法是:在织物样品的经、纬向分别标出一定长度(一般为10厘米),作上记号,计为织物中纱线长度L2,然后拆出纱线,测量出其自然伸直状态下记号间的长度,计为纱线原长度L1,通过计算缩率a=[(L1一L2)/L1]*100%,测算10次取平均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测算缩率的精确性,一定程度上受到拆纱方法和拉直纱线的张力影响。
因此测定时要注意:(1)拆纱前,应将边部的纱缨剪短,以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拨小来时产生意外伸长;(2)拉直纱线时的张力掌握要适当,不可使纱线有伸长现象,特别是强力差、捻度低或拉伸回弹性好的纱线;(3)操作过程中不能造成纱线的退捻或加捻;(4)粘胶纤维纱线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操作时要避免沾湿纱线。
常见本色棉布织造缩率见表1-1。
- 7 -- 8 -种的经织缩和纬织缩分别为4.2%和5.4%,对于没有来样的品种,则根据企业以往生产经验或表1-1初步确定相应的织缩率。
6、鉴别织物经纬纱原料经、纬纱原料鉴别首先是纤维原料属性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感官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及熔点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双折射率法等多种。
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料混纺纱线的织物,还需进行混纺成分混纺比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化学试剂溶解法。
具体方法参见《纺织材料学》。
二、确定流程与设备选型1、确定生产流程(略)用图示的方式体现。
2、选择合适的设备(略)用表单的形式体现。
3、主要设备技术参数介绍(1)络筒机(2)整经机(3)浆纱机(4)织布机用表单的形式体现。
三、计算并填写总工艺单把客户来样分析的数据填入总工艺单,并进行初步设计,相关参数一并填入总工艺单。
1、确定幅缩率影响幅缩率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整理方式,其幅- 9 -缩率也不一样。
该品种为服装面料,幅缩率一般为8-12%,咨询客户后知,该面料后整理采用小整理,根据企业以往生产经验,该品种幅缩率确定为11.6%。
注:染色缩率,大概全棉的2-12%,涤棉的3-15%,全涤的8-15%,布越薄染色缩率越大,机缸染色比长车染色缩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烫缩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缩率越大。
常见本色棉布印染幅缩率见表1-2。
- 10 -经密加工系数=1/(1-幅缩率) 2、估算坯布参数04.65%6.1115.571=-=-=幅缩率成品幅宽坯布幅宽 取65〃(165cm )5.88=⨯=坯布幅宽成品经密成品幅宽坯布经密取89根/英寸(350根/10cm )7.83%5.41801=-=-=)(伸长率)(成品纬密坯布纬密 取84根/英寸(331根/10cm )注:上述公式中的伸长率是指印染加工伸长率,一般为1-5%,也有品种整理伸长率为负值。
常见坯布印染加工伸长率如表1-3。
常见本色棉坯布边纱及每筘穿入数如表1-4。
根,地组织每筘穿数为2,边组织每筘穿入数为4。
4、确定筘号和上机筘幅2.8422%4.518921=⨯-⨯=⨯-⨯=)(每筘穿入数纬织缩)(坯布经密英制筘号 取84#9.68227889652=⨯⨯⨯=⨯⨯⨯=每筘穿入数筘号坯布经密坯布幅宽上机筘幅〃 即175cm5、估算总经根数)边组织每筘穿入数地组织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成品经密成品幅宽总经根数-⨯+⨯=15782421641005.57=)(-⨯+⨯=修正总经根数为5782根。
(过程略) 核算坯布经密。
英寸)(根坯布幅宽总经根数坯布经密/ 95.88655782===误差在1根以内。
6、核算经、纬用纱量经回丝率)(经织缩)(经纱伸长率)(经纱特数总经根数织物自然缩率)(百米经纱用量-⨯-⨯+⨯⨯⨯+⨯=1111011006 (公式1-1)纬回丝率)(纬织缩)(纬纱特数织物纬密织物幅宽织物自然缩率)(百米纬纱用量-⨯-⨯⨯⨯⨯+⨯=111011007(公式1-2)各参数数值见表1-5。
表1-6 棉型梭织经纱总回丝率较好水平表1-7棉型梭织纬纱总回丝率较好水平把相关参数代入公式1-1和公式1-2。
计算出百米经纱用量和百米纬纱用量。
百米经纱用量==-⨯-⨯+⨯⨯⨯+⨯)()()()(%189.01%2.41%2.11103.75782%125.1110064.557kg/100m百米纬纱用量==-⨯-⨯⨯⨯⨯+⨯)()()(%489.01%4.51103.7331165%125.1110074.288 kg/100m7、核算织机开台数GA708喷气织机速度一般550r/min 左右,其一天生产时长按20小时算,则一天一台机产量为(m)2001002.54842060550=⨯⨯⨯=产量客户需要数量为12000m ,30天内交货,按企业一般生产速度来估计,织造车间一般需要15~20天,取18天,则织机开台数需)(3.31820012000台 织机开台数=⨯=取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