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

内部审计开题报告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二十一世纪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系别:会计学系
专业 (方向):审计学
年级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11 月10 日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002年6月,世界通讯公司对外承认虚造利润近100亿美元,而揭开这个造价黑幕的伟大英雄正是世界通讯的内部审计部副总经理。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内部审计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阻止了世界通讯CEO以及经理层对股东利益的进一步侵害,减少了对股票市场的冲击。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并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组织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的冲击。

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对单位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使内部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国的审计事业恢复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缺少历史经历的积累,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

本文将结合内部审计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内部审计的现状,对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望内部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于1983年成立审计署。

1985年国务院发布第一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其后,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1985)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89)。

1994年中国第一部《审计法》颁布。

1995年审计署颁布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我国引入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

张巧良(2005)对1994—2003年的内部审计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认为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基本理论、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审计、比较理论等五方面,但是在将国外理论应用于我国实践方面还比较弱。

2003年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标志着内部审计真正的从国家审计附属中脱离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地位。

随后,我国出台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0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03—2009)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进一步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国外研究现状
2002 年7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SOX 法案,该法案中404 条款及相关的103、302 条款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的法律责任,同时提出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法定审计的要求。

2002 年10 月22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第33-8138 号提案,并于2003 年6 月5 日颁布最终规则《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报告及其对定期披露的证明》,其中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
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

2004 年3 月9 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发布了第2 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AS NO.2),要求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执行同一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并提出了将两者整合审计的理念。

2007 年7 月,PCAOB 又发布了第5 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整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AS NO.5),以取代AS NO.2,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的遵循,保护资本安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

但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及广度、审计方式、规范管理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内部审计的发展,将隶属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工作重点向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转变、职能由监督约束型向提供咨询服务型转变、人员从单纯的会计人员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审计技术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发展、事后审计向事前和事中发展、环境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的冲击。

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对单位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使内部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从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研究分析:
第一部分:内部审计的定义和作用。

第二部分: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具体有独立性较低、审计内容和手段存在局限性、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式发展、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在顺应形式变化方面较慢等问题。

第三部分:根据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出二十一世纪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独立性将得到加强、工作重点向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转变、职能由监督约束型向提供咨询服务型转变、人员从单纯的会计人员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审计技术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发展、事前和事中审计将得到重视、环境审计应运而生。

(二)预期目标
介绍内部审计的定义、作用,根据我国目前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旨在提高内部审计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探讨,对我国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一)本文拟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

(二)首先阅读一些关于内部审计研究的资料,如国内的权威书籍,期刊,优秀硕士论文,用归纳分析法、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利用图书馆以及因特网等途径查找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加以归纳总结,借鉴他人观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1. 2011年10月17日——2011年10月27日选定论文题目;
2. 2011年10月28日——2011年11月03日与指导老师联系并编写论文大纲;
3. 2011年11月04日——2011年11月10日撰写开题报告;
4. 2011年11月10日论文开题;
5. 2011年11月10日——2011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
6. 2011年12月21日——2011年12月25日第一次论文修改;
7. 2011年12月26日——2012年03月15日第二次论文修改;
8. 2012年03月16日——2012年04月15日第三次论文修改;
9. 2012年05月16日——2012年05月18日论文定稿;
10. 2012年05月21日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卫娜.论当前我国内部审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1,(2)
[2] 李正楠,王淑琴,孙克新.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究.[J].会计之友,2008,(4)
[3] 胡高坤.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10)
[4] 罗宗举.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发展趋势[J].财经纵横.2010,(16)
[5] 章力刚.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发展方向[J].时代金融,2011,(2)
[6] 田兴元,季金英.浅谈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长三角.2009,(3)
[7] 马海燕.试论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商业经济.2010(6)
[8] 朱露林.论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7(16)
[9] 强海丹.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重构[D].兰州商学院.2009
[10] 肖尔丝.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J].财会学习.2010,(4)
[11] 翟光荣.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2010,(6)
[12] 李翔,曾令成.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1,(10)
[13] 徐亚辉.我国整合审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7)
[14] 黄辉.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探讨[J].审计与理财.2007,(4)
[15] 张龙平,陈作习.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及启示[N].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16] 张红英,陈东.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阐释与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六、指导老师意见
对选题的目的、意义陈述清楚,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研究方法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进度安排符合规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的不够,建议补充完善。

指导老师(签名)
2011 年11 月11 日
七、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系(盖章)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