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第四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网络部署后,由根节点广播级别发现分组来启动层次发现阶段,级别 发现分组包含节点的ID和级别
邻居节点收到分组后,将自己的级别设置为分组中的级别加1,然后 广播新的级别发现分组
节点收到第i级节点的广播分组后,记录发送这个广播分组的节点ID ,设置自己的级别为(i+1),广播级别为(i+1)的分组,这个过程 持续到网络内每个节点都被赋予一个级别
层次结构建立以后,根节点通过广播时间同步分组启动同步阶段
第1级节点收到分组后,各自分别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通过与根节 点交换消息同步到根节点
第2级节点侦听到第1级节点的交换消息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与 它记录的上一级别的节点交换消息进行同步,网络中的节点依次与上 一级节点同步,最终都同步到根节点
... ...
时钟模型
硬件时钟模型 软件时钟模型
硬件时钟模型
硬件时钟由电池+硬件电路来实现 硬件时钟是独立运行的,通常比较精确 不适应环境变化剧烈的场合
温度漂移
软件时钟模型
它是由PC硬件产生的周期性的定时器中断来工作的
如果系统运行了太多的进程,它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执 行定时器中断程序,并且软件时钟就会漏掉一些中断。
节点一旦建立自己的级别,就忽略任何其他级别发现分组,防止网络 产生洪泛拥塞
TPSN协议过程
第二阶段 同步阶段(Synchronization Phase)
目的:实现所有树节点的时间同步,第1级节点同步到根节点,第i级 的节点同步到第(i-1)级的一个节点,最终所有节点同步到根节点 ,实现整个网络的时间同步
FTSP (Flood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GCS (Global Clock Synchronization)
时间同步协议:DMTS
1. 在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主节点 2. 主节点广播其本地时钟,并且在发送前导帧和起始符时
打上时间戳t0 3. 接收节点收到广播分组后打上时间戳t1,并且在 Sept. 2008 © Neusoft Confidential
前言
虽然传感器网络用户的使用目的千变万化,但是作为网 络终端节点的功能归根结底就是传感、探测、感知,用来 收集应用相关的数据信号。为了实现用户的功能,除了要 设计第3章介绍的通信与组网技术以外,还要实现保证网络 用户功能的正常运行所需的其它基础性技术。
典型定位系统-全球和区域导航系统
全球导航系统:全球范围
GPS
GPS使用24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约2万公里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期 环绕地球运行。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通过4颗卫星发出的信号,我们可得到卫 星到接收机的距离。
GPS精度达到5m,专用车载GPS导航仪已经广泛使用于车辆导航等应 用领域。
室内、矿井、森林,有遮挡 低功耗、低成本和小体积 传输延迟的不确定性 可扩展性、移动性 健壮性、安全性 网络规模大、多点协作
传输延迟的不确定性
Sender
Send Access time time
Receiver
Propagation time
Transmission time
Reception time
100~200μs,<2μs的 确定,依赖射频芯片的种类和设
抖动
置。
Byte alignment time
0~400μs
确定,依赖发送速率和收发字节 偏移。
典型时间同步协议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 DMTS (Delay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考虑能耗问题,TPSN可以与后同步策略结合使用
二、定位技术
什么是定位?
定位就是确定位置。 定位的两种意义:
一种是确定自己在系统中的位置; 一种是系统确定目标在系统中的位置。
位置信息的类型:
物理位置指目标在特定坐标系下的位置数值, 表示目标的相对或者绝对位置。 符号位置指在目标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接 近程度的信息,表示目标与基站之间的连通关
TPSN协议过程
协议准备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有唯一的标识号ID 节点间的无线通信链路是双向的,通过双向消息交换实现节点间的时
间同步 整个网络内所有节点按层次结构管理,由TPSN协议生成和维护
TPSN协议过程
第一阶段 层次发现阶段(Level Discovery Phase)
目的:生成节点层次结构,每个节点被赋予一个级别,根节点为0级 ,第i级的节点至少能够与一个第(i-1)级得节点通信
传统同步:NTP与GPS
NTP:网络时间协议 GPS:全球定位系统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
体系结构(网络)
NTP
时钟信息逐层传播 标准的时钟信息通过TCP/IP网络传输 NTP使用UDP传输,使用固定端口号123和37 精度:LAN上与标准间差小于1毫秒,WAN上几十毫秒
不确定,依赖信道负载
10~20ms
确定,依赖报文长度和发送速率
<1μs(距离<300米)
确定,依赖收发方物理距离和传 播媒质特性
Interrupt waiting time
在<可5大达μs,多30在数μ重情s 负况载下下,不器确负定载,。依赖处理器类型和处理
Encoding time & Decoding time
定位的技术指标(2)
刷新速度是提供位置信息的频率。比如GPS每秒钟刷新1次 WSN相关的指标
功耗,WSN是功耗受限制的
带宽,协议栈开销+数据的有效载荷 节点密度,节点密度要求越高,单次定位的通信开销越 大,消耗的电能越多。
定位系统的设计要点
两个主要因素: 定位机制的物理特性 相应的算法
其他设计要求: 节点密度 扩展性 鲁棒性
TPSN是类似于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时间同步协议 目的是提供传感器网络全网范围内节点间的时间同步 节点结构中包含一个根节点,它与外界通信获取外界时间,以此作为
整个网络系统的时钟源 将节点分级后(根节点是0级,累加),每个节点同上一级的一个节点
进行时间同步,最终与根节点同步 节点对之间的同步采用发送者-接收者同步机制(RBS)
时钟前打上时间戳t2 4. 接收节点应该调整自己的时钟为t0 +(t2-t1)
DMTS特点
最简单直观 单报文同步 同步精度低(传输过程的时间没计算) 广播方式 同步能耗低
TPSN时间同步协议思想
TPSN ( 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
测距方式对精度的影响
Radio(VHF、UWB、CDMA、光、红外光)
自动化/控制等
跟踪/导航等
室外全球 室外局域
室内
GPS
专有微波 方案
TDOA RTOF
技术壁垒
DGPS
WLAN DECT 蓝牙 RSS
TDOA
GSM/3G蜂窝电话
Cell-ID AOA TOA TDOA
0.1 0.3
1
3
10
30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
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导航与定位问题。 每颗卫星上配备有高精度的铷、铯原子钟,并不断发射其
时间信息 地面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到4颗卫星的时间信息,采用伪距测 量定位方法可计算出时间和位置信息
缺点(成本、功耗、室内、安全性、分布式)
传感器网络的挑战
Receive time
传输延迟的进一步细化
时间
Send time & Receive time
Access time Transmission time & Reception time
Propagation time
典型值 0~100ms 10~500ms
特性
不确定,依赖处理器负载、操作 系统系统调用开销
100 300 1K 3K
一米的壁垒:更高的精度非常困难
典型定位系统-全球和区域导航系统
全球导航系统:全球范围
GPS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二十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 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起初为了军事目的。
Galileo系统
伽利略系统(GALILEO satellite radio navigationsystem)是欧洲自主的 、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 位服务,同时它实现完全非军方控制、管理。
定位服务的标准化
定位系统往往是订制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 GPS系统,事实标准
E-911,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制定的运营 商(紧急救援)服务标准
基于测距(range-based)的定位技术
三边定位和多边定位 信号强度(RSS) 信号传播时间/时间差 TOA/TDOA/RTOF) 接收信号相位(PDOA) 近场电磁测距(NFER)
值服务
定位的技术指标(1)
最重要的指标,指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的精确程度。
绝对精度指以长度为单位度量的精度。 相对精度,通常以节点之间距离的百分比来定义。
覆盖范围是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和精度是一对矛盾。
超声波 Wi-Fi和蓝牙 GSM系统
精度 分米级 3米 100米
覆盖范围 十多米 100米 公里级
这些应用层的基础性技术是支撑传感器网络完成任务 的关键,包括时间同步机制、定位技术、能量管理、数据 融合和安全机制等。
一、时钟同步机制
WSN时间同步技术背景
集中式系统与分布式系统 集中式:事件间有着明确的时间先后关系,不存在同步 问题 分布式:同步是必需的,只是对同步的要求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