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e to the west 雪莱西风颂查良铮译1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2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从天穹的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3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4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5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虽忧伤而甜蜜。
呵,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奥西曼提斯客自海外归,曾见沙漠古国有石像半毁,唯余巨腿蹲立沙砾间。
像头旁落,半遭沙埋,但人面依然可畏,那冷笑,那发号施令的高傲,足见雕匠看透了主人的内心,才把那石头刻得神情维肖,而刻像的手和像主的心早成灰烬。
像座上大字在目:“吾乃万王之王是也,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此外无一物,但见废墟周围,寂寞平沙空莽莽,伸向荒凉的四方。
1)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五音步抑扬格的14行诗。
14行诗的完美结构要归功于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h),他把14行分为两节,前一节8行,后一节6行。
前8行提出问题,后6行提出解决方案。
于是第9行起到了引导和转折的关键作用。
前八行的韵式为ABBA ABBA。
后六行韵式比较灵活,以CDCCDC或者CDECDE为多见。
另一种14行的体裁是莎士比亚式,也叫英式14行。
14行被分为三个四行的诗节,加一个结尾总结性的对句。
韵式为ABAB CDCD EFEF GG。
而雪莱这首14行是两种格式的混用。
结构上是彼特拉克式的,仍分为前8行,后6行,但韵式上既不是莎士比亚体,也不是彼特拉克体。
整首诗歌的韵式为:ABABA,CDC EDE FEF。
中文韵式为:AAAA BBCC DEDDDD2)Ozymandias奥斯曼狄斯,是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希腊人称他为奥斯曼狄斯。
他在墓地旁建造了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
3)Which yet survive 句,其中的survive (存活)和lifeless (没有生命的)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体现了讽刺意味,这是精彩之处,不能舍弃,因此保留为“没生命”和“存活”。
4)The hand…句,是一个省略句,大概是雪莱作诗时为了音节的缘故。
首先,mock是一个双关意义的词,即表示雕刻人的临摹,也隐喻对貌似威严的法老的蔑视和嘲笑。
中文翻译时,往往因为不能兼顾双层含义,而使原诗的含义丧失一部分,这里为了保留复意,同时用了“妙手”(雕刻技术娴熟)和“笑诮”。
Heart 究竟是谁的?从整体看,lifeless things (石头)已经从侧面讽刺了法老的coldness (前面的cold command),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生命的石匠,虽然他的音容笑貌没有因为被雕刻在石头上而“万古长存”(但最终也成为尘沙),但是,这正是雪莱巧妙讽刺的地方。
是这些有生命的、有手、有心的平民工匠,才让那个没心没肺的统治者存留,那么不难想象,真正能长久的并不是法老和他统治的王朝。
最后几行也影射了雪莱相信只有诗人和文字,而不是政客、政权、王国,才是世界上真正永存的智者和领袖。
全句以完整的文字释写出来,应该是:(passions)survive the sculptor’s hand that mocked them (passions) as well as his heart that is fed (with the passions to be graved into the sculpture). Feed 本意是为。
提供食物、养活。
由此而来,它表示提供最基本的需求以保证某人、某件事物得以生存和发展(to provide w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existence or development of)。
所以,正是工匠对法老的细致观察、深刻了解(明鉴精了,心中充满对法老的了解),才会使他用独具匠心,把这些神态和情感惟妙惟肖地赋予石雕。
Survive 这里是个及物动词,即比。
活得长久,后面的宾语是hand和heart;中文翻译处理成独立的两句了。
To Autumn(John Keats)1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
2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3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查良铮译)全诗共分三节,第一节写秋色。
诗歌一开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描述秋的景象,把读者的目光从湛蓝的晴空,带到挂着藤蔓的屋檐,从房前的老树到成熟的田野。
诗人着力描写了秋天成熟的果实,伴随着欢唱的蜜蜂和迟开的花朵:一幅绚丽多姿的秋天的美景。
第二节写秋人。
秋天在仓库地板小坐,在割一半的田垄里酣睡。
通过人的形象来描绘收获和温暖。
这些形象以人为中心,构成一幅温暖的丰收图。
第三节写秋声。
在这一节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落日融金的壮观场面;秋天转化成了许多具体的生物:飞虫、羊群、蟋蟀。
然而,在这灿烂的秋光里我们却清晰地听到了悲哀的歌,自然界的生灵们哀叹着秋天的短暂和寒冷的临近,成群的燕子正忙着向温暖的南方迁徙,以躲避寒冷的冬天。
意象美,修辞美和结构美一,意象美济慈对意象的理解是满怀深情、精雕细琢;充分运用色、声、光影的组合;重层次、重质感就像浓笔重彩的油画和马赛式的浮雕一样,带有典型的西方文化重分析,重描述的特点。
在本诗中诗人运用了具体的视觉意象、味觉意象、嗅觉意象、触觉意象和听觉意象。
通过一系列的意象,使读者如身历其景,感受到丰富具体的意象美。
1视觉意象(Visual image):本诗中运用许多描写具体事物的视觉意象,如第一节,第四行?第七行中的”round the thatch-eaves”、”to bend withapples”、”to swell the gourd”、”plump the hazel shel s”。
藤蔓环绕农舍屋檐、苹果压弯树枝、葫芦鼓起、榛子丰满,一幅秋天万物成熟饱满的景象[2]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第二节,第三行?第四行”Thee sit ingcareless on a granary floor,!Thy hair soft-lifted by thewinnowing wind;”诗人的描写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坐在谷仓地上,发丝随着扬谷的风儿飘荡的景象,产生美的视觉享受。
2嗅觉意象(Olfactory image):如第二节的第三行”Drows?dwith the fume of poppies”我们仿佛嗅到了田间罂粟花的浓烈的香味,产生美的嗅觉意象。
3味觉意象(Gustatory image):如第一节”sweetkernel”和”ripeness to the core”我们仿佛品尝到了秋天成熟的苹果甘甜可口和榛子的甘美果仁,给人以味觉美感,使读者在看到的同时,仿佛也品尝到了秋天的累累果实。
这些味觉意象激发了读者对丰硕秋天的渴望和依恋。
4触觉意象(Tactile image):这首诗中有许多触觉词汇和短语。
如”load and bless”、”bend”、”fil”、”swel”、”plump”、”soft-lifted”、”winnowing wind”、”sound asleep,borne aloft”等等当读者读此诗时,秋天不再是抽象的,它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秋天[4],加深了读者对秋天美景的直观印象。
5声音意象(Auditory image):如第三节最后七行,诗人描写了”gnats mourn”(蠓蚋的悲歌)、”ful-grown lambs loud bleat”(肥壮的羊群的咩咩叫)、”hedge-crickets sing”(蟋蟀的鸣唱)、”the red-breast whistle”(红胸知更鸟的啼啭)、”gatheringswallows twitter”(群飞的燕子的啾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