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监护和重症医学科ppt课件

重症监护和重症医学科ppt课件

27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 织的氧供与氧消耗等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患 者的观察与治疗提供数字依据,是重症监测技术 的重要手段。
适应症:各种危重患者。包括:心率监测 血压 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 肺动脉压监测 心输出量监 测 心电图监测。
28
28
有创(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是一种有创伤性 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反映每一心动周期内的收缩压 、舒张压和平均压。经动脉穿刺导管取动脉血标本 可定时多次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是ICU常用 监测血压方法。
21
❖ 消化功能监测
21
正常人体温
一般波动不超过1℃,腋下温度:36~37℃,直 肠温度:36.5~37.5℃
皮肤与中心温度差: 皮肤温度探头置于大腿内侧,
中心温度探头置于后鼻孔或直肠内(距肛门
10cm)。
22
22
体温监测
体温降低: 1. 浅低温32~35℃ 2. 中低温:25~31.9 ℃ 3. 深低温:24.9 ℃ 低体温是危险信号,是循环衰竭信号。 体温升高: 1. 低热:37.4~38 ℃。 2. 中度发热:38.1~39℃ 23 3. 高热:39.1~41℃ 4. 超高热:41 ℃以上 将不同时间点汇成体温单,有利于热型判断
高血压急症、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
13
13
内科方向
❖ 6. 严重的休克
❖ 7. 心肺复苏术后
❖ 8. 严重的感染、菌血症、败血症,各种疾病所致 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9. 严重水、盐电解质紊乱
❖ 10. DIC
❖ 11. 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蛇咬伤、淹溺、中暑、
电击伤
14
1415Biblioteka 开放式的病房和护士站25
呼吸功能监测
3.气道阻力监测
呼吸道阻力峰值突然增高可能是气胸,是呼吸道阻塞的一 个有价值的早期指标。
4.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现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监测,能够无创、持续经皮监测血
氧饱和度。
26
5.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26
血气分析和酸碱失衡
血气分析是危重症抢救过程中常规的监测手段 血液酸碱度(pH) 正常值:7.35~7.45,平均7.40,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3 人体耐受极限;最低pH为6.90最高为7.70。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失衡 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或27酸血症 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或碱血症
2002年SARS大流行,重症抢救的成功促进了
ICU的发展。
5
5
四川紧急医疗救援
6
6
2008年汶川地震后,重症监护得到进一步突破 卫生部新增了重症医学科作为医疗科目。要求二甲
及以上医院必须建立重症医学科,将涉及多个学 科的危重症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抢救。
7
7
重症监护的地位
现代医院的三大支柱: 医学影像 医学检验 重症医学
18
生命岛的设备
1
2
第二节 重症监测技术
3
19
.
19
19
重症监护技术
常用监测:心率、心电图、动脉血压、体温、脉搏、动脉血 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血常规、血浆电解质、动脉血气、 肝肾功能、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
20
20
常用监测技术且
❖ 体温监测
❖ 呼吸功能监测
❖ 循环功能监测
❖ 肾功能监测
❖ 中枢功能的监测
24
呼吸功能监测
2)肺通气功能测定 A.每分钟通气量(VE)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是潮气量联合呼 吸频率乘积。正常值:男6.6L/min 女4.2L/min B.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用力呼气量(FEV)深吸气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气 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FEV%是指FEV占VC的百分比,常用来表示呼气率 FEV1.0%、FEV1%VC--12秒5 率:88% FEV2.0%=96%, FEV3.0%=99% FEV1.0%、FEV1%VC 意义最大
23
呼吸功能监测
1.肺容量的监测 1)潮气量(VT) 正常值:5~7ml/kg 2)肺活量(VC) 正常值:30~80ml/kg,VC≤15ml/kg要考虑机械通气 3)功能残气量(FRC) 定义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可以衡量肺泡是否通
气过度。
24
正常成人比值为:20%~30% 作用气体缓冲,使肺泡分压在呼吸周期中保持相对恒定。
15
16
单间病房
16
重症病床--“生命岛”
传统病床设计的弊端
“生命岛”设计
❖ 床头靠墙 ❖ 四周凌乱、影响操作 ❖ 电、气连接易松脱 ❖ 抢救操作常需拉开床头 ❖ 影响抢救效率
❖ 床头不靠墙 ❖ 地上无凌乱电线 ❖ 电、气连接可靠牢固 ❖ 四周可随时进行各种操作 ❖ 抢救效率高
17
17
18
生命岛上的抢救
8
8
重症监护和重症医学科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以重 症医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从事重症患者救治的 临床基地。 07年国家学位办授以重症医学为二级学科后开始 称为重症医学科。
9
9
重症医学的特点
三集中: 1. 集中各种危险多变、险象环生的急性可逆性的危
重症 2. 集中的最多的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及生命
急诊医学
第九章 重症监护病房与监测技术
2
目录
第九章 重症监护病房与监测技术
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 第二节 重症监测技术
3
1
2
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
3
4
.
4
4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
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重症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
从无到有的历程,陈德昌教授于1982年在协和建
立了加强医疗病房,1984年成立加强医学科。
支持装置 3. 集中的全新的理论、知1识0 、技术与方法的医务人

10
收治范围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 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 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三)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四)其他适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11
11
外科方向
❖1. 各种复杂的、大型、高危手术后 ❖2. 严重多发伤、复合伤 ❖3. 重型颅脑损伤 ❖4. 重症胰腺炎
12
12
内科方向
❖ 1. MODS ❖ 2. 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ARDS及需要
进行呼吸管理和支持的患者 ❖ 3.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急性心梗 ❖ 4. 急性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 ❖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酸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