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品种改良
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
选用该种植物通用的繁殖材料 根据引种的类型选材 简单引种可用营养繁殖材料 驯化引种多用种子 严格检疫,隔离种植 防止生态入侵 生态入侵:引进植物遇到比原产地更加优越的生态条 件,或者被解除了病、虫、草、天敌等的制约,就会无 节制地快速生长、大量蔓延,危害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
芽变选种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
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 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 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选种的时期: 芽变选种的鉴定:
元 帅
(1880年)
元帅系
芽变选种演化过程
红 星
(1921年)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自花授粉: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 常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达5%~50% 无性繁殖
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
一次混合选择法
多次混合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
概念: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 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于同一块圃 地,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 比较鉴定的选择法。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 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 混合选择法。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 繁殖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便于及早推广,不 会造成生活力的衰退。 缺点:不能鉴别每一个体的基因型优劣,降低了 选择效果。
新 红 星
(1953年)
富士苹果芽变选种
富
士
红 富 士
水晶梨芽变选种
大果水晶梨
新 高
月季芽变选种
粉和平
糖花条
月季芽变选种
引种 选种 育种: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工程等
品种改良的任务
利用自然变异、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杂
种优势和人工诱变等变异途径,按照一定目 标进行选择培育,并结合组织培养和生物技 术等方法快速育成新品种 采用多、快、好、省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繁育 量多质优的种苗材料 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品种混 杂和退化,保持良种的优良特征。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的优良特性
早花性 连续开花性 香花 突出的优异品质 突出的抗逆性:
种质资源的类别
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
良品种 外地种质资源:引自外地区或国外的品种 或材料 野生植物资源: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和 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种质资源的搜集 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的研究 种质资源的利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
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 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种质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 种在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 处保存。 种子保存: 离体保存:是在适宜条件下,用离体的分生组织、总DNA或染色体所有片断随机连接到载体上,然后 转移到寄主细胞中,通过细胞增殖,构成各个DNA 片断的克隆系。
主导生态因子
温度:年均温、最冷(热)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高)气温、有效积温和需冷量
温州蜜橘,要求极端低温高于-9 ℃ ,1月份均 温4~5 ℃ ,年均温16 ℃以上。 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水分:植物生长所必需,可对温度条件进
行修正。 土壤:pH与含盐量 生物:菌根、授粉树、传粉昆虫。 其它
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未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物种的栖息地快速丧失。物 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灭绝速率不断加快 美国国会技术监督局认为,如果人类消费方式和破 坏作用仍不改变,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状 态的1000倍,到2050年,25%的物种将陷入绝境。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不 断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 逐渐减弱。 为了植物育种有更广泛的遗传基础。必须挽救、保 护和保存不断减少的植物种质资源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多次单株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概念: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 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 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若只进 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 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优点: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优选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费时费工,异花授粉植物易引起生活力 衰退,选出优系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我国种质资源立了种质交流关系
蔬菜种质材料的考察、搜集、整理研究由中国农科 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组织进行,种质材料入库已达1.7 万份 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果树种质材料8900余份, 占地120hm2 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除100多个植物园,还建立了 南宁金花茶基因库、武汉中国梅花种质资源圃、洛 阳国家牡丹基因库、南京菊花种质资源圃等
现阶段品种改良的目标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提高抗病虫能力 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 早、中、晚熟品种配套,
鲜食与加工品种配套 适宜机械化栽培 适宜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 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决定园艺植物各种性状的遗传 信息载体的总称。
蔬菜:韭菜、大白菜、茼蒿、山药、荸荠、大豆、 金针菜、萝卜、慈菇、茭白等。 果树: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 李、猕猴桃、柑桔类、枇杷、龙眼、荔枝等。 观赏植物:银杏属、金钱松属、水杉属、水松、 珙桐属、观光木属;百合属、龙胆属、绿绒蒿属、 萱草属的多个种;梅花、桂花、菊花、荷花、中 国水仙、牡丹、黄牡丹、芍药、月季花、香水月 季、栀子、南天竹、腊梅、金茶花、翠菊。
种子保存
种子有两类 正常型种子:要求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顽拗型”种子:不能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一
般贮藏温度为5~20℃。
正常型种子保存主要采用种质库保存。 短期种质库:用于临时存放 中期库:温度0~5℃、空气相对湿度32%~37%,
保存期10年 长期库:温度-10~-15℃、空气相对湿度 32%~50%。保存期30~50年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作物起源中心与园艺植物起源 种质资源的类别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依赖于种质资源 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离不开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是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种质资源在娱乐和旅游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种质资源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种质资源是前景广阔的生物工程的物质基础 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对银河系有多少颗星星要比对 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有更清楚的了解!
多代连续驯化法 考兹洛夫 北方杏 逐代迁移驯化法
×
成 功!
俄国杏 罗斯托夫
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品种的适应性 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 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 人的主观能动性
选择育种
选择与选择育种 选择方法 选种程序 实生选种 芽变选种
选择与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
国外种质资源的工作概况
世界各地基因库保存作物种质材料184.6万份 美国有完备的植物种质资源工作体系,拥有种质 材料达43万份以上。 西欧的植物种质材料主要由国家植物园保存 北欧5国建有北欧基因库中心和5国基因库分中心 及有关信息系统 俄罗斯与4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种质交换关系,每 年引进种质材料7000~8000份,征集本国材料 3000~4000份,拥有蔬菜种质材料63000份 日本筑波农业研究所种子贮藏管理室保存有170 种作物32000多分品种的种子 韩国在1985~1991年期间农业振兴厅基因库共搜 集107000份种质材料。
种质资源的研究
特征特性鉴定 植物学性状鉴定 园艺性状鉴定 生物学特性 品质鉴定 抗逆性鉴定 抗病、虫性鉴定 基础理论研究 园艺植物起源与演化研究 种内分类研究和生态型研究 遗传分析
种质资源的利用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潜在利用
引种
引种的概念与意义 引种的原理 引种的方法
引种的概念与意义
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
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 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 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引种驯化的类型 引种驯化的意义
引种的类型
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
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或者是原分布区域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 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 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 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 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 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 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 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引种的意义
引种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引种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 资源
引种的原理
遗传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 气候相似论:要求综合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生态历史分析法:
第四章 品种改良
品种改良的目标与途径 种质资源 引种 选择育种 有性杂交育种 现代育种方法介绍 良种繁育和种子、种苗检验
品种改良的目标与途径
品种:是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
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状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 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改良的任务: 现阶段品种改良的目标: 品种改良的途径
世界植物的起源中心
中国-日本起源中心 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起源中心 澳大利亚起源中心 印度斯坦起源中心 中亚西亚起源中心 前亚细亚起源中心 地中海起源中心 非洲起源中心 欧洲-西伯利亚起源中心 中美洲起源中心 南美洲起源中心 北美洲起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