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品油公司油库设备管理与维护

成品油公司油库设备管理与维护

成品油公司油库设备管理与维护第一节管理要求1、各油库应设置专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油库所有设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油库设备管理员对油库设备实行全过程综合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的补充和完善、设计审查、检查和维护。

3、油库各作业班组结合实际工作,对所属设备实行“五定”管理(定人、定责、定标准、定时、定内容),按照“十字”(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作业法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4、设备管理员及时对在用、新增设备建立设备台帐,保证设备动态管理的实效性。

5、设备所属作业班组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必须及时填写《设备检修记录》(见附表46)。

6、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接受有关设备安全运行的教育、培训,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7、维护设备非专业性要求的一般故障,属专业维修的故障应及时上报设备专职管理人员,协调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维修解决。

第二节设备的维护、保养5.2.1 储运类一、油罐、管线及附件1、日常维护维护(1)雷雨天气油罐不应进行收发油作业,也不应计量和取样。

(2)同品种油罐,尽量使其中一罐满装。

(3)油罐内不得垫水,油罐内如有油污时,要通过放水栓或排水孔放出,特别在严寒地区,人冬前须全面检查排放一次,地面、半地下油铺的排污阁还要做好防冻措施。

(4)加温油罐,其加热温度最高不要超过90℃,还必须比该油品的闪点低20℃。

(5)开启油罐的各种孔盖时,要用有色金属制成的工具,轻拿轻放,耐油橡胶垫要经常检查,使之保持完好无损。

(6)计量、取样、测量时,量油器具一端要静电接地,且器具和绳索应紧固在油罐的上空。

(7)要经常检查呼吸阀的阀盘是否灵活,特别是遇有大风、降温或暴雨的天气预报时,以及进出油时必须进行检查。

(8)要经常检查洞库油罐呼吸管是否畅通,竖管排渣口低凹处放水阀要定期排除积渣和冷凝水(油);出口处的控制总阀,平时不得关闭。

2、油罐管线及附件检查油罐管线及附件主要包括储油罐、人孔、管线、阻火器及附件等。

常规检查内容详见表2-5-1:表2-5-1 油罐管线及附件常规检查表3、油罐修理分类油罐的修理分三种:小修、中修和大修。

每种修理的周期,根据油罐结构及各部件的实际腐蚀速度并结合使用特点来确定。

各种修理都应按要求进行,它们的修理周期都不应超过规定的期限。

小修每半年至少得进行一次。

中修的周期视腐蚀速度而定:如果腐蚀速度大于0.5mm/a,则一年一次;如果腐蚀速度小于0.5mm/a,则2-3 年一次;如果腐蚀速度小于0.l mm/a,则可6年一次。

在油罐罐体及各主要部件因受腐蚀、磨损而接近报废程度时,就应组织大修。

小修包括:检查阀门的工作性能,卸下或装上防火器等;在不进行明火作业的情况下修理罐顶、罐壁上圈板,修理安装在油罐外部的设备。

在小修作业时,油罐内的石油产品可以不放空。

中修包括:油罐的清洗和排空油气,应用焊接方法更换罐壁、罐顶、罐底的个别钢板;去除损坏的焊缝;修理或更换设备;平整油罐基座;各部件和整个油罐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涂刷油罐防腐漆。

大修包括中修规定的全部工作,但实施的规模更大一些,主要包括罐壁、罐底、罐顶某些部分的更换;油罐基座防护坡的修理;设备的修理或更换;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油罐涂刷防腐漆等。

4、油罐大修项目标准根据《石油库设备检修规程》(Q/SH039-014-88),凡属表2-5-2内容之一者均列为大修理项目。

表2-5-2 油罐大修项目表5、油罐主要附件的维修要求(1)进出油短管。

检查罐壁附近有无裂纹;有无变形影响连接角度;密封是否完整、有无渗漏;法兰、螺母有无松动;基础沉陷是否有碍进出油管工作。

当发现上述缺陷时,应立即修理。

(2)人孔。

检查人孔附近的罐壁有无裂纹和过大变形;人孔的密封垫发生破损渗油时,要立即更换,法兰垫片可涂上石墨润滑脂;紧固螺栓时,要用力均匀。

(3)排污放水装置。

放水栓与排污放水管主要是严密性问题,应经常检查维护。

其渗漏原因,除了罐底放水管连接处开裂外,还有阀门关闭不严,阀槽残存杂物,阀体有裂纹、法兰垫片与阀门填料老化破损等原因,寒区的油罐应注意防冻。

检查出问题后应立即修理。

(4)采光孔。

对采光孔的质量要求主要是严密不漏气。

因此检查维修也着重检查法兰盘和采光孔盖是否平整,接触是否良好。

耐油橡胶或石棉垫片老化、破裂时应予修理更换。

颈孔连接处及其罐顶周围有无裂纹和过大变形,发现时应予修正整形。

(5)量油孔。

量油孔开启关闭频繁,必须经常检查其严密性,金属垫片和导向槽的坚固性,铰链和夹自装置的完整性、可靠性,以及导静电接地装置的完好性。

如发现缺陷影响使用时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

(6)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和阻火器。

要经常检查机械呼吸阀的严密性、液压安全阀的油位;阀杆能否灵活有无卡阻、粘结现象;气温低于零度时,应注意有无结霜冻冰或冻结。

当发现阀盖关闭不严时,可用红丹调拌润滑油仔细研磨。

呼吸阀应按规定期限进行检定,不符合使用的压力值和真空值时必须调整或更换。

阻火器主要是检查接合面是否完好牢固,并取出波纹板阻火芯片,清除污泥尘土,冬天应注意波纹板阻火芯片是否挂霜冻结。

每次取出波纹板阻火芯片时应将备用芯片装上。

(7)接地装置。

标桩不完整应重做,连接螺栓锈死或丝扣损坏应更换,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

6、油罐基础的检修油罐,尤其是新建不久的油罐,基础常见的故障就是基座下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罐底变形、罐身倾斜、连接管线拉裂或拉断、油罐突然毁坏等事故。

油罐基础的下沉有两种形式:均匀下沉和不均匀下沉。

(1)均匀下沉a)若基础沉降过大,中间隆起过高,可在油罐外壁距罐底40cm 处焊上支撑座,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为2.5m,支撑座可用角钢或槽钢间断焊固定,四周同时抬起底板,在其下面填实填平12-24h 后,缓缓放下油罐。

b)抬高油罐的办法,可以在油罐四周立上拨杆,用手动葫芦同时升高罐体。

c)如果罐底均匀下沉量很大,就应设法加强基座的承载力,即可通过在油罐下建筑钢筋混凝土拼装圈梁的方法来加以防止。

d)直径较大的油罐,特别是基础发生“伞状”变形的油罐,可按不均匀下沉的修理方法修理。

(2)局部下沉为了修理下面不深的局部凹陷或替代由于罐底渗漏而影响的那部分沥青沙垫层。

要在罐底2m2以上的面积上切开直径为200-250mm 的孔口,用防水混凝土来填平陷坑,再用纵深振动器或手工夯实。

尔后,在孔口上焊盖板,其直径比孔口直径大100mm,厚度可与罐底钢板厚度相同或稍大。

7、油罐的保养(1)每半年对接地检测点、管线及法兰除锈和防腐,保持漆面完好。

储油罐根据《油库设计规范》规定,油罐检定、防腐周期为3-5年。

(2)量油口盖开启应灵活,密封垫保持平整完好,如有破损,应更换;如出现密封垫错位,重新安装,保证量油口密闭。

(3)安装在人孔的各附件、跨接应牢固;如有缺失要及时补充,如有渗漏及时报修。

(4)金属软管如有破损、变形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补充。

(5)储油罐周围土质出现明显下沉或异常,应及时报告,并协助查明原因。

(6)油罐内部的浮盘、液位计、采样器等附属设备结合油罐清洗统一进行维护保养。

9、维修保养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和维护时,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氧气、油气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做好通风和监护工作,避免发生油气中毒、窒息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输油管路常见的故障及预防1、温差引起的输油管内压力变化及预防措施(1)原因由于气温、日照等因素的变化。

输油管内油温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在密封的充满油料的管路内,由于在相同温差下,油料的膨胀大于管体金属的膨胀。

这样,当温度升高时,使管内压力升高,发生热胀;当温度下降时,则会使管内出现液柱分离(或称空穴)现象。

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管内渗漏,闸阀损坏,甚至胀裂管路,而造成跑油事故。

(2)预防措施a)对于每条输油管路,应在最高位置的油罐阀门前设置胀油管。

并应注意在进出油作业时关闭,停止作业时打开胀油管上的阀门。

b)管路上设置的隔断阀,应在作业后保持常开,或加设旁路安全阀,以使其不形成没有泄压保护的死管段。

c)收发油作业后,打开管路上的透气支管,放空部分管线,使油料能自由膨胀,不致在管路内形成超压。

d)对于较长的管路,在温度有较大降低的情况下启动油泵时,当压力表指示正常时、应注意缓慢打开出口阀门,使分离液柱逐渐弥合,以免产生剧烈的冲击和增压。

e)地下管路尽管温差较小,但由于进油温度接近气温,在冬季和夏季进油温度与地下管路的温差较大时,也容易出现热胀或空穴,管路也应在罐前设置胀油管或采取其它泄压保护措施。

2、管路水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原因在油品输送过程中,由于某种外界因素(如阀门突然动作或泵突然停止等)使液流速度突然改变,这种因动量的变化而引起管内压力的突变现象称为水击。

它产生的原因如下:a)开关管路上的阀门。

b)发动机(泵)突然停止。

c)开泵、停泵。

d)改变泵的转速。

e)原动机运行不稳。

f)空气进入管线和泵内。

g)汽蚀。

h)安全阀突然开启或关闭。

水击产生的增压波和减压波会使管路发生超压、液柱分离和汽蚀,造成设备损坏、管子破裂、管线振动和噪音,甚至破坏整个输油系统。

(2)预防措施a)减轻降压的措施①安装飞轮,增大泵的惯性,从而抑制回转流速、流量和压力的急剧降低。

②将泵出口的管路布置平缓,可避免出现负压,保证管路安全。

③可在管路出现负压最大的地方设置呼吸阀。

当负压发生时,让它吸人空气,以减轻由于液柱分离弥合而产生的水击压力。

④设置单向平衡罐。

在出现负压最大的地方设置平衡容器,容器与管路之间装有单向阀,正常时与管路断开。

当管路内的压力低于容器压力时,单向阀打开,向管路补充液体。

⑤设置空气罐。

在泵的排出端设置一密闭的空气罐,当动力被切断,且流速急剧减少时,罐内的压缩空气把流体压向排出管从而减弱水击作用。

b)防止超压的措施①在设计时要正确选择工作压力。

也就是说,选择工作压力时应把突然停泵和突然关阀等可能产生水击的因素考虑进去。

②采用防止超压的设备,如安全阀、止回阀、空气罐等。

③正确地进行操作。

在泵的操作方面,开停泵的动作要缓慢而平稳,责任心要强,经常监视仪表;在阀门操作方面,关阀时应先快后慢,开阀时应先慢后快。

3、输油管路的腐蚀及预防措施油库的输油管路无论是安装在洞(室)内、(室)外,还是安装在地上、地下或管沟内,由于都会与外界介质(如大气、水分、土壤、油料等)接触,以及杂散电流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都会产生化学或电化学腐蚀。

油库输油管路防护方法主要采用涂料防腐和阴极保护两种方法。

(1)涂料防腐。

其原理是将防腐涂料均匀致密地涂于经除锈的金属管道表面,使其与各种金属腐蚀环境隔绝,切断电化学腐蚀电池的回路,达到金属管路防腐绝缘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