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原理选择方法与阈性状
➢指数选择以将候选个体在各性状上的优点和缺点 综合考虑,并用经济指标表示个体的综合遗传素质
➢因此这种指数选择法具有最高的选择效果,是迄 今在家畜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选择方法。
可编辑ppt
18
阈性状 threshold trait
阈性状是指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表型是非连 续变异的一类性状 ,是一类重要的数量性状 。 ❖ 表现特点
➢在每个家系中选择超过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主要应用于群体规模较小,家系数量较少,且性状 遗传力偏低
➢家系内选择的使用价值主要在于,小群体内选配、
扩繁和小群保种方案中。
可编辑ppt
11
家系内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性状遗传力及个 体的表型相关,而与家系含量无关:
rAI(1rA)h
n1 n(1r)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3
个体表型值的组分
➢个体所在的家系均值Pf ➢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之差(Pi-Pf),
亦也称之家系内偏差,用Pw表示,
可编辑ppt
4
个体表型值与选择方法
P iP f (P i P f)P f P w
I bf Pf bwPw
①当时 bf bw 1,是完全根据个体表型进行选择——个体选择。
②当时
,是完全按家系均值进行选择——家系选择。
③当时bf 1, bw0,是按家系内偏差进行选择——家系内选择。
④当时bf 0, bw1 ,是根据的
大小进行选择,同时考虑
了家系均bf 值0, 和bw家0系内偏差两个(bf组Pf 分bw—Pw—) 合并选择。
可编辑ppt
5
1.个体选择(iΒιβλιοθήκη dividual selection)
I=Pf 家系指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
➢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均值决定 个体的去留
➢家畜育种中应用于限性性状,公牛与公鸡的生产力
➢对于遗传力偏低的性状,而采用含量较大的家系选 择,效果良好。如繁殖性状
可编辑ppt
8
可编辑ppt
9
家系选择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家系的含量、个
体间的表型相关和性状的遗传力:
存在一个“阈”。阈的一侧表现一类性状,阈的 另一侧表现另一类性状。如死亡与存活,中间只有 一个临界点(阈值,threshold)。
可编辑ppt
19
❖ 常见的阈性状:抗病力性状、产羔数等
❖ 畜禽对许多疾病的易感性是受数量基因控制 的,但其表型只有健康和发病两种类型,因 此也将阈性状称为“或有或无”性状
可编辑ppt
20
代谢病、非代谢病以及由于应激引起 的疾病。如产后轻瘫、产乳热等
阈
值
传染性疾病。如奶牛乳房炎、仔猪腹泻、
病
禽流感等
涉及到一般抗病力的疾病。如免疫球蛋
白水平、特异性抗体等
可编辑ppt
21
阈性状的选择
❖ 阈性状的选择反应也取决于选择差,可通过 改变阈的位置来选择。
如药物处理过程中,增减药物浓度可改变病症的 发病率为选种提供依据,实质就是域值改变的结 果。此变化的域值称为诱发产生的域值,它是阈 性状潜在连续正态分布的反应。
12
4.合并选择(combined selection)
同时使用家系均数和家系内偏差两种信息来源 根据性状遗传力和家系内表型相关,分别给予两 种信息以不同的加权,合并为一个指数I, 其公式为:
I b fP f b w P w = h 2 fP f h w 2P w
可编辑ppt
13
依据合并指数进行的选择,其选择的准确性高 于以上各选择方法,因此可获得理想的遗传进 展。其选择准确性可从下式中得出:
第五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选择的概念 质量性状的选择 数量性状的选择 选择的方法 阈性状的选择
可编辑ppt
1
第四节 选择的方法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即遗传进展公式中的 rAI 。 无论是单性状选择还是多性状选择,都要尽可能 多地利用现有的包含个体本身在内的亲属关系的生 产性能记录或信息,力争最准确地选择种畜。
I=Pf + Pw ➢也称为大群选择(mass selection),只是根据个
体本身性状的表型值选择;
➢简单易行,性状遗传力较高时,选择有效;
➢在不太严格的育种方案中可使用这一选择方法;
➢个体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性状的遗传力大小,即
rAI h
可编辑ppt
6
体型外貌的选择 引种评定
可编辑ppt
7
2.家系选择(family selection)
rAI
1(n1)rA h
1(n1)rn
n为家系含量;
rA为家系内个体间的亲缘相关系数; r为个体间的表型相关系数,亦即组内相关系数;
可编辑ppt
10
3.家系内选择(within-family selection)
I=Pw ➢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
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的偏差来选择,
亲本 个体 同胞 半同胞 家系 后裔
可编辑ppt
2
一、单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经典的动物育种学单性状的选择方法:
━ 个体选择(individual selection) ━ 家系选择(family selection) ━ 家系内选择(within-family selection) ━ 合并选择(combined selection)
rAIh 1(1(rAr)1r)2((nn11))r
可编辑ppt
14
二、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遗传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可编辑ppt
15
1.顺序选择法(tandem selection)
➢又称单项选择法,对计划选择的多个性状逐一选择 和改进,每个性状选择一个或数个世代,待一个性 状得到预期选择效果,停止选择,再选择第二个性 状,然后再选择第三个性状等等
➢选择效果不理想
➢无法克服性状间的遗传拮抗作用,以及自然选择的 回归作用,往往是顾此失彼
可编辑ppt
16
2.独立淘汰法(independent culling)
➢ 也称独立水平法,
➢ 将所要选择的家畜生产性状各确定一个选择界限, 凡是要留种的家畜个体,必须同时超过各性状的 选择标准
➢ 同时考虑了多个性状的选择,于顺序选择法
➢ 容易将那些在大多数性状上表现十分突出,而仅 在个别性状上有所不足的家畜淘汰掉,而各性状 上都表现平平的个体反倒有可能保留下来。
可编辑ppt
17
3.综合指数法(index selection)
➢根据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将各性状,分别给 予适当的加权,然后综合到一个指数
➢个体的选择仅依据这个综合指数的大小